中国光伏出海记(上):野蛮生长与险象环生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国和消费市场,在过去二十年中取得了长足且深远的发展。过去二十年,中国光伏产业在中国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中美博弈的背景下起起伏伏。中国光伏出海记系列洞察将专注于中国光伏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战略布局以及面临的挑战,为读者提供光伏出海过程中的大事记与案例分析,从而让读者深入了解和洞察中国光伏产业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与机会。 本篇文章聚焦中国光伏产业出海1.0时代(2010年以前)的发展状况,在这十年间中国光伏产业抓住欧美主要市场补贴大潮,顺势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国。然而,短暂的辉煌背后却处处隐藏着结构性矛盾,中国光伏企业“四头在外”的经营模式和缺乏技术积累的先天缺陷,为其中途折戟埋下伏笔,导致2008年后中国光伏企业在原料价格大跌、美欧开启双反调查等风波后纷纷陷入破产境地。
在2000年,国际能源署(IEA)做出了一个当时非常大胆的预测,即到2020年全球光伏太阳能发电规模将达到18GW。然而实际进展显示这一预测仍过于保守了,截至2020年底,全球累计光伏装机容量早已经达到了760.4GW。在过去的20多年里,全球光伏产业经历了超出预期的快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光伏企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过去20多年间,中国光伏产业取得了0-1的突破,成为全球光伏行业的领导者和创新引领者。在光伏技术研发、产能扩展和市场应用方面取得的全方位突破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市场和光伏制造国。这一成功不仅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也对全球清洁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聚焦2000-2010年,在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初期,历史潮流下的机遇与层出不穷的风险共同交汇成为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图景。
中国光伏产业从无到有,从西北地区走向全球
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凭借全球领先的研发能力与工业水平占据了全球光伏产业85%以上的市场份额。1990年,德国提出“2000个光伏屋顶计划”,每个家庭的屋顶装3~5KWp光伏电池。1997年,美国提出“克林顿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同年,日本“新阳光计划”提出到2010年生产43亿Wp光伏电。然而,当时光伏市场规模依然很小,并且随着油价回落,欧美等国新能源发展计划被搁置,传统能源巨头逐渐崛起。
在中国电力行业的早期发展阶段,电网尚未完全覆盖西北和偏远地区,而这些地区却拥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中国看到了光伏发电在解决西部和农村地区电力短缺问题方面的巨大潜力,开始发力光伏发电。1997年,政府响应1996年在津巴布韦召开的“世界太阳能高峰会议”上提出的在全球无电地区推行“光明工程”的倡议而制定“中国光明工程”计划,在西北地区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新能源。
2001年是中国光伏产业化的起点。澳大利亚华侨企业家施正荣以海归身份回到无锡,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光伏企业——无锡尚德。无锡政府不仅提供了土地资源,还给予了税费优惠政策。此外,八家国有企业共同出资600万美元入股无锡尚德,为其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期的初代光伏企业起家于解决中国西部农村地区的电力需求,并赶上了全球光伏产业的首波发展红利。
在施正荣个人持有10多项太阳能电池技术发明专利、掌握了先进技术的情况下,无锡尚德发展迅猛。2002年,无锡尚德的业绩仍然处于亏损状态,但从2003年就开始实现盈利。到了2004年,无锡尚德的业绩更是翻了20倍。此后,无锡尚德高歌猛进,开始布局海外市场。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觉醒和可再生能源的崛起,欧美发达经济体开始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市场需求大幅增长。无锡尚德、江西塞维等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凭借低成本的优势脱颖而出,在欧美市场赢得了大量光伏组件订单,并实现了第一次海外扩张。
2005年后,全球光伏市场经历了迅猛的发展,年装机量从不到1GW急速攀升至30GW,年均复合增长率超60%。这段时间里,中国光伏企业充分利用欧美政府对光伏产业的补贴政策抢占市场,实现了产能的快速扩张,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包括高纯硅生产、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制造、光伏系统安装以及相关配套产业。
2005年12月14日,无锡尚德成为首家登陆纽交所的中国民企。挂牌当日,无锡尚德股价大涨40%,施正荣由此成为当年中国首富,与江西赛维的创始人彭小峰以及英利集团的创始人苗连生,并称中国光伏企业的三大教父。
中国的光伏企业纷纷选择海外上市,并凭借出色的制造能力崛起为全球光伏产业的重要参与者,营收能力也在2008年前后到达顶峰。2010年,无锡尚德以1.5GW的组件出货量,首次超越美国企业“第一太阳能”,登顶世界第一。
野蛮扩张背后的先天性缺陷,缺少核心科技的经营困局
第一代光伏企业疯狂扩张的背后也存在着先天的缺陷。作为海外上市的企业,它们的经营模式"四头在外":原材料、设备、技术甚至连市场都在海外,中国企业仅负责制造和组装环节。这意味着多晶硅材料的定价权、光伏产业技术以及光伏需求市场都被欧美掌控,而中国光伏企业只参与了光伏组件和产品加工的中间环节,利润微薄。
华尔街资本和欧洲的多晶硅材料供应商看到了中国光伏企业的弱点,对其展开围猎。欧美供应商首先在期货市场上制造了光伏材料价格上涨的预期,将多晶硅材料的价格从每公斤40美元推高到每公斤500美元。这使得许多中国光伏企业提前与欧美的光伏材料供应商签订了长期订单合同,以锁定所谓的低价多晶硅原材料。
2006年,施正荣预测,未来十年光伏产业将持续增长,多晶硅材料价格也会上涨。因此,无锡尚德与美国的MEMC签订了一份为期十年的长期供货协议意向书,规定尚德可以80美元/公斤的价格采购多晶硅,同时还与美国的HOKU签署了价值6.7亿美元的多晶硅供货合同。
然而,多晶硅材料价格却在此时开始剧烈波动。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欧美光伏需求萎缩,多晶硅价格大幅下跌,从400多美元/公斤下跌到50美元以下,提前签订的低价多晶硅合同反而成为了天价合同。无锡尚德首当其冲受到打击,被迫支付超过2亿美元的巨额违约金,中止了部分天价多晶硅合同以求挽回损失。与此同时,中国光伏企业面临产能过剩和次贷危机的双重压力,进一步加剧了困境,债务负担沉重,濒临破产。
2007年,以无锡尚德为首的部分光伏企业押宝下一代薄膜电池,计划在2010年形成400兆瓦的产能。然而,彼时市场主流观点认为下一代核心光伏零部件是单晶硅。那时单晶硅的实验室效率已经达到24.7%,而薄膜电池的实验室效率仅有13%-16%的水平。
2009年,无锡尚德在成都启动的碲化镉薄膜电池项目最终以失败告终,在上海投入3亿美元建造的50MW非晶硅薄膜电池工厂也被迫在2010年全部关闭,薄膜电池计划流产。
2010年欧洲市场需求的迅速增长吸引了大量投资,中国光伏产能扩张速度高达300%。然而,2011年欧洲多国的主权债务危机,导致欧洲光伏装机增速放缓,又给光伏产业带来了一次沉重打击。由于重大决策连续失败,叠加光伏市场持续走低的影响,无锡尚德等行业巨头开始巨幅亏损。
过度的产能扩张结合原材料价格下跌,导致许多光伏企业刚投产就不得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清仓,引发了整个行业的恐慌。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中国拥有超过400家光伏企业,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国。金融危机之后,全国只剩下不到50家企业,损失惨重。
双反调查,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加剧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困境。2011年10月19日,SolarWorld Industries America Inc.(以下简称"SolarWorld")与其他6家美国光伏企业共同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投诉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国市场非法倾销多晶硅光伏电池,并指控中国政府为国内生产企业提供了非法补贴,包括供应链补贴和设置贸易壁垒等。他们要求联邦政府对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超过10亿美元的关税。11月9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启动了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简称"双反")立案程序。
2012年,美国商务部正式作出决定,对中国光伏企业的产品征收18.32%-249.96%的反倾销税和14.78%-15.97%的反补贴税。同年,欧盟也提起对华光伏企业的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是迄今为止欧盟对华发起的最大规模贸易诉讼。2013年,欧盟同样做出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欧洲和美国是当时中国光伏企业最大的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5%以上,双反调查对已岌岌可危的中国光伏产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随着市场价格的不断下降,加上国际经济形势和欧美的反倾销措施,恐慌情绪逐渐蔓延到投资界和金融界,使得中国光伏产业面临严峻的融资形势。光伏上市企业的报表披露加剧了这种局面,不少企业陷入资金链紧张的困境。
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在短暂辉煌后,成为欧美的打击目标。残酷的价格战中,90%的光伏企业被迫停产。与此同时,欧美的双反制裁切断了下游市场的利润空间,导致海外订单流失,国内市场也无力承接。江西赛维和无锡尚德在双反调查后破产,其中无锡尚德于2013年11月进入破产清算,2014年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从高调出击海外市场,到萎靡退回国内市场,这是第一代光伏产业大起大落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