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国际市场 , 北美市场 Author:彭瀛 Jan 09, 2023 11:03 AM (GMT+8)

与其他类型的机器人出海不同,这是一门“纯”出海生意。

1

曾经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问:中美两国的中产阶级,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答案是:看有没有草坪。

去过美国的人都有这样一个感受,满眼所见,动的是汽车,不动的是草坪。美国很多中小城市特别是郊区城镇几乎见不到裸露的土地,路边道旁,门前院后都是片片绿草,而且大多数居民门前的小草坪被整理得既干净又整洁。

对欧美等发达地区而言,园艺生活已成为很多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居民生活水平较高,以及受热衷打理草坪的人文环境和家庭理念影响,草坪文化盛行。据大叶股份招股说明书,德国和英国分别有超过43%和87%的家庭拥有私家花园。美国、德国和英国的园艺爱好者分别超过其国家总成年人口的40%、60%和49%。此外,由于欧美人工费用较贵,欧美地区养护草坪几乎为家庭自主养护。

并且,欧美地区针对草坪养护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对割草等草坪护理行为做出了要求。“各剪门前草”、“各扫门前雪”在中国文化里被形容为自私自利的一种表现,但在美国这是负责任的守法行为。

漂亮的洋房、修剪整齐的草坪,是中产生活标配,甚至是美国梦的象征之一。但是维护草坪并非易事,在旺季长草快的时候,一个月就需要割草2-3次,耗时间也费钱,整个过程前后都有大量的工作,割草前的吹树叶、浇灌,割草后还要切边、修建等等,完成一次可能需要六七个小时

也是基于这类场景OPE(户外动力设备)行业在近年来持续发展起来OPE产品多用于草坪、花园或庭院维护,最主要的就是园林机械工具,按使用类型可分为步进式、手持式、骑乘式和智能式。OPE产品应用场景广泛,不仅可以用于草坪和花园的割草、打草和吹叶,也可也用于扫雪及犁耕和播种。

2016至2020年,全球户外动力设备市场规模由约201亿美元稳步增长至250亿美元,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324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速为5.4%。分地区看,北美地区2020-2025年OPE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最快,为5.9%,亚太、欧洲紧随其后。

虽然英国工程师Edwin Beard Budding早在1830年就发明了割草机,但割草机并没有像扫地机器人那样发展顺利,甚至很难被视为真正的机器人。所以在扫地机器人兴起之后,尤其是扫地机器人逐渐被欧美接受之后,人们开始思考,割草机什么时候才能发展成像扫地机器人一样的高度自动化的机器人?

实际上,第一个商用全自动割草机器人诞生于1995年,比扫地机器人出现早了两年,由瑞典富世华公司开发。 当时,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形似乌龟的这台割草机开启了割草机自动化时代。如今,割草机器人市场在成长,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割草机器人市场规模达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0亿元)。根据预计,2026年全球割草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3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2%。

目前割草机器人主要以欧洲市场为主。根据富世华公司公告,在割草机器人市场,欧洲(除英国)渗透率远超北美,具体而言,欧洲地区市场除英国外渗透率均保持在15%以上,西北部的机器人渗透率最高,已达到50%-60%,而英国及美国的渗透率仍在5%及以下,处在行业起步期。

EqualOcean认为欧洲市场割草机器人渗透率高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第一以现在的割草机器人产品性能而言会更加适合欧洲草坪面积,欧洲的草坪面积平均为300-400平,美国平均面积600-1000平,而受制于锂电池技术的发展限制割草机器人的运行时间较短导致能覆盖的草坪面积也相对较少因此更适合欧洲的中小型草坪第二欧洲相较于其他国家地区更早实施了严厉的环保政策,而这些政策也促进了市场对传统燃油割草机的淘汰;第三,与美国相比,欧洲拥有更低的劳动力参与率,意味着更高的劳动力成本,更需要无人化家居用品以减少家庭开支。

对于美国市场而言虽然渗透率表现远不如欧洲市场,美国市场从全球OPE市场规模和园林机械需求来看,需求规模比欧洲市场更大,因此北美市场蕴含巨大潜力,未来成长空间广阔。数据统计,虽然美国2007年以来人均单位草坪年支出在逐年上涨,从2007年107美元已增长至2020年171美元,但美国市场仍处于起步期,多重因素利好发展,存量很大

首先,美国环保政策实施推动割草机器人应用进度。美国加州自 2020 年开始已加紧实施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为其他州树立典范,未来传统燃油割草机将逐步被割草机器人取代;第二,技术突破带动割草机器人北美市场应用场景多元化。

家用割草机器人目前仍是应用场景的主流占比达到了70%,未来预计割草机器人将更多纳入专业化应用场景,例如高尔夫球场维护等。对于美国来说,作为高尔夫球场数量全世界第一的国家,假设渗透率到达100%,则专业应用场景可带来百亿美元的市场空间。

总而言之,割草机器人市场目前以欧洲市场为主,拥有极高渗透率;北美市场虽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许多痛点,如市面上割草机器人修剪面积不足以覆盖北美草坪等,但各企业正积极发力解决问题,并初见成效,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当前割草机器人市场品牌度集中,但市场存量大,多家企业纷纷涌入。据数据统计,市场中有两家明显巨头——富世华和宝时得,两家公司的产品占据了全球90%市场份额,市场品牌度高度集中。但由于北美市场渗透率不足5%,处于起步期,仍存在较大的存量空间,所以各国企业纷纷涌入该赛道。

面对全球广阔的市场空间割草机器人也成为了中国企业出海的一个新风口,割草机器人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开始涌现

当前入局者或有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研发经验、或有传统割草机生产经验,或有丰富出海经验等,可谓各有特色与亮点:九号机器人旗下控股子公司未岚大陆发布的智能割草机器人Navimow,已在海外11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落地和产品批量交付;松灵机器人旗下库犸动力发布的割草机器人KUMAR,分智能导航与遥控两个版本,适用于商用大面积草坪场景;深兰科技展出的新一代AI割草机器人,则分为多款型号,可以满足家庭庭院、酒店、足球场等多场景的草坪修剪维护工作;科沃斯推出的智能割草机器人GOAT G1,以机器人视觉方案为核心技术突破,对草坪上的动物、儿童的安全性更有保障,甚至还可以承担庭院安防工作。

面对日渐火热的割草机器人赛道愈来愈多的企业厂商开始介入竞争开始出海抢占市场但面对市场集中度如此高的赛道是不是所有新企业新产品都有着不小的机会

事实上,割草机器人产品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出海市场很大,但要拿下并不容易。

首先与我们所熟知的扫地机器人不同割草机器人从研发到落地的时间周期大概需要2-3而大部分扫地机器人只需要1年的时间因此割草机机器人在投入市场之前需要经历漫长的周期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只要是草机器人所处的室外环境更复杂。受到草质、湿度、光线等多种因素影响,割草机器人在算法层面需要累计大量的真实测试数据。与此同时,产品在室外跑测试时,还需要搭配适合的技术方案。

其次,从整体市场情况来看,智能割草机器人所处阶段就类似于十年前扫地机器人刚出现所处阶段,市场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OPE产品的的销售逻辑是,先小规模供货给欧美当地的经销商,经过市场验证才大规模出货。

并且从出海渠道来看,目前,欧美消费者在购买割草机器人时更倾向于线下渠道,因为其单价较高,部分产品单价可高达2000美金,消费者只有摸到实物才能放心购买。因此,对于割草机器人来说,已入驻大型零售渠道的宝时得等国外品牌在初期或更具竞争力,目前宝时得在海外已经入驻劳氏、OBI、百安居等多个大型零售商渠道,拥有成熟的销售体系。而走线上众筹路线的一些初创品牌,易于打开知名度,但会面临渠道难题、利润难题。

另外,与手机、移动电源这些品类不同的是,割草机器人的体积重量更大,出海销售建仓、物流的难度和成本都会更大,这些也都是入局者在未来需要迈过的坎。

最后,对于智能割草机器人这个新品类来说,初期肯定少不了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售后问题,因此,品牌必须为本地化售后服务、智能升级服务做好准备,可采取的方式为与代理商合作等。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政策的持续推进,割草机器人凭借其高效节能、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逐渐代替燃油割草机成为割草机市场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领域。但就目前来看,割草机器人市场发展时间还相对较短,市场普及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未来有望向高效率、低排放、高智能化方向持续发展。对于中国割草机器人出海企业而言更是需要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价值,并实现规模化量产这样才能在海外抢占广阔的市场说不定可以再走出一个“大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