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气候监测公司 Impact Observatory 完成59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Impact Observatory成立于 2020 年,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其地图产品已在Esri、微软、亚马逊和联合国等机构或企业发布,访问次数已超过一百万次。

据报道,AI遥感企业Impact Observatory完成59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Esri。本轮融资将助力Impact Observatory的商务活动,加速推出面向政府和商业客户的人工智能遥感监测产品。这笔资金还将用于研发,获取更多遥感数据源,完善全球监测技术。
Impact Observatory的DaaS产品(Data as a Service)集成了遥感数据和深度学习 AI,以市场上最高分辨率和准确性实现近实时的全球绘制。这些实时数据能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帮助用户使用了解可持续性和环境风险,预测变化。目前,Impact Observatory的核心应用方向包括:可持续农业和粮食安全,监测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以及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Impact Observatory通过深度学习技术,使用哨兵2号卫星的影像,对全球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类别进行分类,实现近实时、自动化监测,空间分辨率为10平方米。Impact Observatory官方认为这是第一张近乎实时的LULC全自动高分辨率世界地图。该产品可以提供从2018年至今的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地图,每日更新。用户可以自定义感兴趣的区域和时间段,获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地图。
Impact Observatory如何实现自动化和近实时监测?微软的云计算Azure提供了最大的助力。Impact Observatory利用Azure HPC + AI,将Esri 2020全球土地覆盖地图扩展为一个时间序列的年度地图,揭示变化,将其大规模数据集、原始影像和技AI术结合在一起,创建一个可访问的视觉效果资源。平均下来,Impact Observatory为地球上每个位置处理了21张遥感图像——总计超过45万张哨兵2的卫星影像和每年收集的500 TB卫星数据。所有内容都压缩成一张大约60GB的地图,该最终产品需要1000个并行运行的虚拟机。现在全部部署在为微软Azure快速实现。现在,Impact Observatory制作地图的速度甚至比卫星收集图像的速度更快。
数据源方面,Impact Observatory当前主要使用的影像包括欧洲的哨兵2号和美国的Landsat卫星数据。两个均为全球最大的开源卫星数据产品,几乎所有的遥感影像公司都会使用这两个数据源进行模型的训练。开源影像最大的优势在于稳定,可以持续获取时序数据进行训练。最大的缺陷在于时效性,哨兵2号每五天提供一次全球图像,结合Landsat数据,Impact Observatory可以做到每两天半更新一次地图产品。
Impact Observatory创始人Brumby博士表示,本轮融资后,Impact Observatory将补充一些商业数据集,未来争取做到每日更新监测与地图产品。
数据源方面的问题,也值得引起中国遥感企业的重视。哨兵和Landsat最大的数据获取方一直是中国。但基于当前的全球局势,这类免费且开源的遥感数据还会给中国提供多久,值得行业深思。中国虽然有高分等公益卫星数据源,但一直处于有限的开放,加上数据质量没法被从业者认可,因此围绕中国国产卫星影像数据的开发生态一直不完善。而围绕哨兵数据和Landsat数据,已经开发出了大量的产品,极大促进了整个遥感信息领域的应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