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海上钢琴师》中,1900自打出生起就一直待在弗吉尼亚号上,从未下船。这艘四烟囱邮轮定期运营从欧洲开往纽约的航线。每当坐在甲板上的人们看到晨雾中逐渐清晰的自由女神像,充盈着热切向往的“America!”欢呼声便会此起彼伏。
洞察
在旧世界的淘金者心中,美国曾是一片满载希望的大陆。曾经出海美国的中国公司们也对它的富饶和开放深信不疑,但现在,这场游戏的玩法变了。
3月以来,SHEIN遭到来历不明的民间联盟Shut Down SHEIN的激烈指控,后者甚至呼吁美国政府出手关闭SHEIN;TikTok在美持续遭受政府层面的穷追猛打,前有听证会上议员强硬拷打CEO,后有蒙大拿州政府以法案形式在州内全面禁用。远一点的,华为和中兴败走北美的故事更不用多讲。
一切的迹象表明,在中美关系迎来调整期的当下,中国公司的出海选择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资本因利益合作
美中之间的贸易往来多年维持高位。美国人口调查局的统计显示,2015-2020年,中国一直是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不包含2019年),在贸易总额中占14.9%。从微观层面来看,一直到现在,美国都是全球消费者平均收入最高的单一市场,吸引着各行各业的中国公司争相逐鹿。
出海美国且在美有重要业务份额的代表性中国公司中,传统家电与消费品领域的海信、顾家家居,新兴消费公司安克创新、大疆、德兰明海、名创优品已经站稳了脚跟。
根据Statista的统计,2022年海信系电视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市占率为11.3%,TV保有量达到了4%,仅次于三星、LG、索尼等品牌。而大疆无人机早在2020年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就接近80%,包括超70%的个人无人机和90%的商业无人机市场。另外,作为消费电子的出海龙头,安克创新的北美营收占比超过50%,便携式储能设备在户外运动盛行的美国受到欢迎,例如旗下Anker Powerhouse 757是首款功率1500W以上便携储能旗舰产品,上市第一天成为亚马逊同品类第一名。
水面之下,更大的冰山是资本。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中国VC/PE背后,几乎都可以看到Long China的美元身影。高瓴、红杉、经纬、IDG等老牌机构,离不开多年来多家美国大学基金和养老金的支持,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见证了过去二十年中国新经济浪潮的剧变。
美国的资本市场也一直以宽松的制度和全球的热钱吸引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中国公司远赴重洋上市。根据美中经济安全与审查委员会的统计,截止到2023年1月,中国共有252家企业在美国证券市场上市,总市值达到1.03万亿美元。
“看得见的手”
综合IMF和Statista的数据显示,作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地,2021年美国吸引外国投资总量达到4.9万亿美元,其中中国贡献了380亿美元,仅列第17位;在贸易数据中,中国作为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也在2021年被加拿大和墨西哥取代。
关于“中美脱钩”的议论愈演愈烈,代表市场风向标的资本是最敏感的物种之一。
在地缘政治、贸易战和美国官方对中国企业的打压下,2022年美元LP撤出中国的步伐明显加快,美国的大学基金、州养老金和投资委员会或多或少都在考虑减少和暂缓在中国增加投资的计划。据研究公司Prepin的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的美元计价基金只募集到14亿美元,是2018年以来同期的最低水平。
中概股们感受到的寒意更刺骨。2022年的审计底稿事件给了热衷赴美融资的互联网公司当头一棒,尽管目前中美官方机构已经达成合作,减少了大面积退市的可能性,但自此以来不绝于耳的双重上市、分拆上市以及一级市场投资人对多通道退出的讨论,说明大家都在为这一天的最终到来做着准备。
回溯中国企业被美国官方制裁史,以往的制裁对象主要集中在半导体、通信、光伏和安防等关键领域,例如华为、中兴、晶科能源、海康威视等。而近年来,以“数据安全”为理由的制裁逐步渗透到互联网和消费品领域,SHEIN、TikTok的遭遇不会是个例。这也暗示着,一旦出海公司的体量大了,被分走蛋糕的本土企业和政府便乐于形成“合围之势”。
中国公司们是时候思考新出路
面对制裁和管制大棒,在美有重要业务的中国企业或许要及早为“最坏的局面”做好准备。不少大企业选择在海外建设营运中心和供应链,一方面拥抱全球价值链,另一方面,为自己寻找合适的“中间身份”。
SHEIN早早便把总部搬到了新加坡,最近还宣布将在巴西投资1.5亿美元建设供应链;顾家家居在国内市场增速放缓时加大在北美的扩张,布局了墨西哥自建基地项目;2022年净利润翻了5倍的宁德时代,也正在紧密筹备匈牙利电池工厂的夏季开工建设。
面向终局,发掘新兴市场的增长潜力则是一条更长远的路。回溯不少跨国公司全球化的初始阶段,也是吃到新兴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中产崛起的红利,譬如星巴克的出海第一站便是1996年在新加坡和日本开店,随后很快进入中国。
中国的央国企一直是参与发展中国家建设的主力军。近年来,跨境电商的起势带动“出海”逐渐成为各行显学。未来,更多中国企业将把目光投向东盟、中亚乃至遥远的中东、拉美和非洲。但随着全球化被赋予新的定义,“出去赚一把钞票”一定不是唯一的答案,寻找利益共同体、参与当地的产业和社会发展、成为“民间的外交代表”也是商业企业们需要承担的责任。
全球化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既要懂商业也要看清政治,中国出海公司们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关于第二届EqualOcean全球化峰会(ESG2023)
在出海美国进入关键阶段的背景下,EqualOcean全球化峰会(ESG2023)出海美国论坛将于2023年6月2日在深圳举行,将邀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高榕资本、元璟资本、峰瑞资本、众为资本、源码资本、小牛电动、TikTok、SHEIN、内外、米哈游、涂鸦智能、名创优品、追觅、科沃斯、望圆科技、徕芬、UniUni等美国方向的学术机构、投资机构、公司负责人到场分享。EqualOcean分析师也将现场发布《2023出海美国报告》,梳理新阶段出海美国的创业投资机会和最佳案例。欢迎点击EqualOcean全球化峰会(ESG 2023)出海美国论坛报名,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