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国际市场 Author:EqualOcean Jun 15, 2023 10:21 AM (GMT+8)

2023年6月1日-2日,2023 EqualOcean全球化峰会(ESG2023)在深圳成功举办。2500多人报名,两天的峰会超过2000人次到场,有超过60%的为总监级以上负责人;加上峰会现场出海全球化方向最头部的创业者、投资人、学者到场,共同把2023 EqualOcean全球化峰会(ESG2023)打造成了2023年上半年最顶级的出海全球化峰会。

chen

在6月1日主会场,出海远民企业管理咨询创始人、《华为全球化》作者陈攀峰先生带来《新形势下的中国企业全球化》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有删减):

陈攀峰:

今天上午大家提到Global Chinese,我在海外待了近20年,去了50多个国家,在墨西哥工作过一年,在德国近十年,在法国一年,英国两年,西班牙一年,智利四年。整个过程我学习了多门语言,刚开始我在索尼看到了日本企业的全球化,那个时候我就一直想,什么时候也有中国的企业可以走向全球,受到各国的尊重?后来我加入了华为,这是非常好的一段职业经历,我在欧洲区和美洲区,经历了华为在高科技领域的攻城略地,拿下了很多全球的顶级客户。离开华为之后,我给中资企业做全球化的赋能,我们这几年既总结了华为全球化的五大阶段、十大理念。

第一个话题,全球化趋势

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40年的过程中,“引进来”做得非常好,但我们的“走出去”相对而言做得没那么好。举几个例子,1996年我们的世界500强企业只有一家,现在已经有145家了,从这个维度来说很好,但是从真正有影响力的Interbrand品牌排名来看,前百强里只有两家中国企业,华为是其中之一。再看一个指数,西方企业的平均全球化指数,基本在58%,而中国企业基本在16%,所以我总结为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但是大而不强。

另一个趋势也不用多讲,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给很多中资企业也搭上了这个快车道,快速地出海。在17个大类里,我们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全球最大的20家光伏企业里,有多少家在中国呢?18家。未来这个赛道还会非常快速地增长。其他的,像通信基站的华为,智能安防领域的海康威视、大华,也做得非常好。

关于全球化的整体趋势,我个人是乐观派。我认为中国和中国企业在这场疫情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很多方面的动态,还是会进一步引领全球化国家也已经提出了这方面的策略,总理多次强调,对外开放就像长江黄河之水,不会倒流。

再往下看,未来进入了全球化的新阶段、新格局、新模式。为什么说它是新格局?自从2017年、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及孟晚舟事件之后,大家能够感受到脱钩、去中国化,甚至最近我们看到TikTok CEO被美国国会问询,以及最近小米在印度资产被封事件,都体现出逆全球化。

但我个人觉得这里面很多新的趋势还是会比较明显。现在很多小型的企业,弄一台电脑,弄一些人,产品已经去到几十个国家了,员工就几十个人,这些我觉得也非常好。比如今天上午的大疆无人机、安克创新,这些都是海外营收非常高的公司,是生而全球化的代表。还有两个趋势也非常明显,一是到越南和墨西哥设厂,最近我们跟很多江苏、华东地区的制造企业沟通,他们去墨西哥的意向也非常明显,因为墨西哥既是北美,可以享受自由贸易协定,同时它又是拉美的门户。

第二个话题:华为的全球化经验为什么值得我们学习

华为1987年成立,1997年左右就开始走向全球。2005年,海外营收已经超过50%了。大部分中资企业到目前为止,平均的海外营收,其实10%都不一定能超过。2008年,华为达到了历史最高,75%左右。华为做到了两个世界第一,是比较了不起的。一个是B2B,就是网络通信领域,2013年战胜了爱立信、西门子。到2020年,手机B2C领域,华为也做成了全球第一。这个过程中,2014年第一次进Interbrand,这是全球很有影响力的榜单,之后华为就一直在这个榜单里。

华为有很多做得比较好的方面,比如出海之前做很多动员、签证、培训,甚至我在加入的时候,还做过部门的英文化和职业化推行,早期华为走出去,其实也面临很多比较“土”的情况,很多方面无法与国际接轨,自己也有很大的压力。到了海外,还有人才本地化运营、服务体系搭建的问题。

我再分享一个华为海外从0到1,大家不要以为华为是拿着麦肯锡的报告,获得了全球化的成功。其实华为当年出去是因为国内市场拼不过其他的西方厂商,走出去其实是为了活下去。和大部分民营企业一样,找个地方先租一个办公室,在法国、德国、奥地利等不同的国家,我们去那里出差,只记得在火车站旁边搞个两室一厅。很少有公司先招好几百名员工再排兵布阵,这种打法很少。

华为如何进入全球市场?刚开始的时候是随着我们外交的路线,比如当年跟俄罗斯、东欧关系比较好,所以先进入这些国家,然后再“农村包围城市”,核心就是先易后难,先去相对容易一点的国家,再去要求比较高的欧洲、北美等地。

1996年到1999年是探路阶段,并不是有高人指点了华为,告诉他这个时候应该去哪里拓展市场,其实就是几个领导带着年轻人坐飞机,看到这个地方经济还不错,就留下来拓展。过几天发现这个地方客户都见不到,很难搞,就换个国家,很粗犷。不要以为华为是拿着作战地图步步为营攻下来的。一直到2000年之后,他们在某些地方快速突破,跑马圈地。一直到2005年,我个人觉得他们才开始进入正规化管理,向一线的授权,海外的地区部,发挥出了前沿阵地的功能。所以我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要不断地去尝试,这个过程当中,一定是需要不断积累不同区域的经验,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华为全球化的十大理念,大家可以网上买《华为全球化》这本书。全球化的成功经验,我总结了15个不同领域的经验。我快速讲下第一个点,给所有中资企业的建议,也是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点,坚持长期主义。我们在国内赚钱都比较快,大部分领导者可能都希望派出去一个人,马上就出结果,派出去三个月、四个月或半年、一年,就希望赶紧打开几个口子。但事实上这种事情很少,举个例子,华为巴西,可能近二十年左右才转正。所以在海外一定要坚持长期主义,而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马上就能给你带来效果。

第三个话题:中国企业全球化的五大阶段

把大部分中资企业的全球化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国内成长,第二阶段是外贸阶段,第三阶段是海外事业部阶段,很多企业海外营收已经比较多了,但是很遗憾,我认为大部分企业还处于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还处于卖货阶段。也就是说,中国人擅长把产品做好,以及卖出去。但是在海外没有设点,基本都是通过海外当地渠道和经销商。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很多跨文化管理,你的品牌很难达到溢价,同时有很多当地政治环境方面的因素,又对我们很不利。我个人认为方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总结了十大可借鉴的模式,比如海外并购、上市、互联网出海和海外工业园等。

第四个话题:给中资企业的整体建议

第一,一定要学习标杆企业的经验。华为在这二十年当中,用10万人左右去冲锋,冲了170多个国家所沉淀下来的这么多的经验。前两天我看到麦肯锡全球的营收是100多亿美元,而中国最大的咨询公司是1亿美元左右,只有1%,但中国的体量已经跟美国等西方国家差不多了。所以首先就是要学习这些标杆企业的经验。

国际化的人才和管理理念一定要不断积累。我建议中资企业请一些专业的咨询机构,制定战略,再去出海。有数据表明,海外80%的收购都是失败的,请咨询公司听一堂课,做一个微咨询项目,可以避免很多坑,在某个关键时间节点,你就不会丧失机会成本。

十大模块

我们现在推出了十大模块,包括出海战略制定、海外销售拓展、海外人力资源与跨文化管理、海外产品行销、海外渠道与品牌管理、海外交付与服务、海外财经管理、海外行政与组织搭建、海外合规运营和海外公共管理管理。

出海训练营

我们最近在做出海训练营,总结了中资企业出海的实践,不光是华为,还有光伏业、汽车业、机械制造等领域,我们分为销售、产品、交付,还有海外设厂等不同的领域给大家进行分享。我们的案例有天合光能、比亚迪、中国中车、模塑科技等。

最后,我个人认为,中国企业全球化这件事情,肯定是很有挑战的。我认为华为等优秀的企业,还是有很多成功经验的,我们总结的方法论,可以让出海企业事半功倍,或者少踩坑。国与国的竞争,其实就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时代也在呼唤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