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化妆品行业分析
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处公布了2022年化妆品生产业绩。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韩国化妆品的产值为13590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53.16)。
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处公布了2022年化妆品生产业绩。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韩国化妆品的产值为13590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53.16)。
此前中国消费者十分热衷于购买韩国护肤品,例如,雪花秀、后、悦诗风吟、可莱丝面膜等,从主要化妆品企业和品牌来看,爱茉莉太平洋集团、LG生活健康、爱敬、Carver Korea、悦诗风吟Innisfree、Have & Be在2022年的产值都出现下滑。
2022年,韩国主流媒体《朝鲜日报》就曾报道称,“现代汽车、起亚汽车和韩国化妆品已从中国电视剧中消失”。热门韩妆品牌的中文互联网声量在2015-2017年达到顶峰,随后下降。随后,完美日记、花西子等国产品牌接替韩妆品牌,成为互联网热门。
但在2019年之后,韩国化妆品的产值出现波动,在2020-2022年分别是15161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41.06亿元)、16653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23.80亿元)、13590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53.16亿元),增减幅度分别为-6.8%、9.8%、-18.4%。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处表示,在化妆品对华出口的减少,访韩游客的购买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之下,大部分类型的生产业绩都下降了。
从产品策略来看,主攻中、低端价位的韩妆普遍存在营销重于研发、产品缺乏独创性的问题。韩妆市场快速兴起的原理就是将 “快时尚” 的模式运用到了美妆行业,菲诗小铺进入中国的时候就打着对标悦诗风吟的旗号,包括思亲肤主打的都是自然健康又平价的特点,抛开韩流的加持,这些品牌的同质化现象太严重了,加上过分注重营销投入而忽略了品牌建设本身,导致不足以支撑单品牌门店的整体经营。
缺乏独创性带来的另一个直接影响,就是产品容易被模仿、造假成本低,假货泛滥进一步打击了中国的消费者信心。据《化妆品观察》透露韩国化妆品代理商中,水货商达到了 12 家。
据爱茉莉太平洋集团财报显示,在Q1其亚洲地区销售额下跌27%,其中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下滑40%以上。按化妆品类型来看,基础化妆品产值在2022年下滑2656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7.25亿元)至7522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16.75亿元),跌幅最大,为26.1%。此外,虽然基础化妆品的产值减少了超1/4,但是其产值占化妆品总产值的比重最大,为55.35%。
据数据显示,具有美白、抗皱、防晒等某单一功能的产品生产规模为2.288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6亿元),较2017年1.949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6亿元),增加了17.4%,而具有两种以上功能的产品生产实绩却比前一年减少了3%。可以看出功能性产品的细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过往畅销的韩国平价护肤品,现在仍在主打补水、保湿等基础功能,成分上偏好天然植物成分,如菲诗小铺金盏花水乳主打金盏花提取物、春雨蜂蜜面膜主打蜂蜜提取物等。
韩国的出口方向正在逐渐多元化,不再仅依赖中国市场。尤其是在中国市场遇到困境后,韩国化妆品开始积极开拓其他国际市场,如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此外,对于具有潜力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区的化妆品市场,韩国的出口也有显著增长。韩国化妆品在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英国、俄罗斯联邦、波兰等地区的出口增幅分别达到了110.9%、91.0%、70.4%、63.6%、51.6%,增长十分迅速,韩国逐渐在东南亚、欧洲等国家实现了多元化的国际市场。
结合企业具体的动向来看,不少韩妆集团仍在尝试多种措施以实现在华业绩的“回温”。如在中国市场,爱敬积极拓展线上渠道,入驻了中国主要电商平台。除爱敬之外,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在不久前也与屈臣氏集团展开深度合作,以深化在亚洲和欧洲市场的线下销售,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2016年以来,花西子、完美日记、珂拉琪等品牌相继涌现,不仅价格低廉、SKU丰富,并且在审美上符合东方美学,能够满足年轻人对新中式流行妆容的需要。
近十年,我国护肤品市场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护肤品消费不到18美元,远低于美国、日本、韩国等人均消费量较为成熟的国家。随着消费升级以及护肤品消费习惯及理念的培育,这样的差距会不断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