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前瞻 | 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四个发展阶段

东南亚市场, 中东北非市场, 北美市场 作者: 周非凡 编辑: 彭丽娜 2023-08-04 11:33

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时代背景下,EqualOcean将在2023年11月上海“出海全球化百人论坛”现场发布《2023全球化领导品牌50》报告暨榜单,评选出各行业头部的全球化品牌,并对其发展现状、实践经验和发展趋势进行解读分析,对品牌出海全环节进行梳理。本篇文章为报告研究成果的阶段性呈现,梳理了中国品牌全球化发展的历史阶段。了解报告详情、参评“2023全球化领导品牌50”,可至文末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

行业分析

回顾21世纪以前,中国品牌出海寥寥无几。尽管中国长期以来是全球制造业的重要角色,却只是默默地为国外品牌代工,通过学习与模仿,中国的一批制造企业迅速成长。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历经二十多年的风雨,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上展现出日益强大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尽管出海探索的势头愈盛,但根据商务部2022年统计数据,中国4842万家企业中仅有56.75万家企业出海,占比1.2%,绝大多数中国企业仍然专注于国内市场,出海之路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基于对过往行业研究的总结以及EqualOcean独有的研究心得,我们将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分为以下几大阶段:加入世贸组织后的贴牌代工商品出口阶段、金融危机之后的海外并购阶段、中国互联网与跨境电商走向全球阶段以及创新与品牌驱动下的天生全球化阶段。

2001年-2008年:加入WTO,贴牌代工成为出海主要形式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改写了中国品牌出海的历史。在此前的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并将其作为中国四大新战略之一,鼓励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全球分工。中国企业迎来第一波出海浪潮。

作为国际市场的后来者,中国企业出海主要靠为国际品牌贴牌代工的方式进行,同时,海尔(成立年份1984年)、海信(成立年份1969年)、华为(成立年份1987年)、联想(成立年份1984年)、TCL(成立年份1981年)、美的(成立年份1968年)、长虹(成立年份1958年)等一批以制造为核心的品牌开始在国际社会崭露头角。

小工厂和家庭作坊在这个时期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涌现了一批因产业集聚而知名的制造业城市,例如晋江(鞋履之都)、余杭(服装之乡)、义乌(小商品之都)、慈溪(轴承之乡)等城市。

1.png.png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出口总额在2001到2008年间实现近5倍的增长,GDP总量也从11.09万亿元跃升至31.92万亿元。这一阶段主要出口的商品类目包括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工业制成品以及大宗商品,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包括机电企业东方电机、光伏企业浚鑫科技、通信科技企业华为等。

这些民营企业主要承担商品零件的制造与成品的组装环节,主要出口地包括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韩国、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凭借人力和成本优势进入跨国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实现出口扩张。例如,山东潍坊的歌尔声学和深圳瑞声科技通过加入苹果和三星的手机供应链进入国际市场。

这一时期出海企业的特点是缺乏资金和技术,因此只能通过低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来承接供应链下游的组装工作,暂时缺少与国际企业同台竞争的能力。

2008年-2015年:以资金换技术,民营企业飞速成长

2008年到2015年是中国企业全球化提质增量的重要阶段。中国企业在前一阶段完成了资金和技术的初步积累,开始通过海外并购外资公司获得技术、供应链以及品牌声量,从而打开海外市场。到了2014年,中国境外投资首次超过外资对境内投资。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下,不少国际巨头企业陷入困境,纷纷减少对外投资,部分企业甚至负债累累、濒临破产。而中国企业逆流而上,通过资本运作、海外收并购获取了一批高价值的海外资产,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央企中的石油、钢铁、化工等行业引领了这场海外征程。2008年,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企业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混凝土机械生产企业CIFA公司,一举获得欧美排名前三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制造商的生产技术、厂房基地及供应链。2012年,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混凝土机械领军企业普茨迈斯特,将研发、制造和销售网络拓展到了欧美与亚太地区。

民营企业同样加入了这场大潮。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业务,通过借鉴沃尔沃汽车的管理经验和销售网络,加速了吉利在国际市场的拓展;2013年,双汇国际以约432亿元人民币收购史密斯菲尔德,转型成为全球企业,创当年中企赴美收购案纪录。2014年,安邦保险以19.5亿美元收购了位于纽约的华尔道夫酒店,富华国际则以1.2亿美元收购墨尔本柏悦酒店;联想以29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获得超过 2000 项专利资产以及全球 50 多家运营商的合作关系以及其他知识产权的授权许可证。

2.png.png

2013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额首次突破百亿美元。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创下1456.7亿美元历史新高,占到全球流量份额的9.9%,仅次于美国(2999.6亿美元),首次位居全球第二。同年,中国对外投资超过同期实际使用外资的1356亿美元,首次实现了双向直接投资项下的资本净输出。

民营企业在这一阶段取得了质的飞跃。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到2015年,世界五百强中的中国民营企业数量从1家增长到11家,年均增长率达40.9%。

1280X1280.PNG.PNG

2015年-2019年:互联网和电商模式优势显著,全球复制

2015年开始,中国互联网企业主导的平台经济进入一片红海,中国巨大人口基数和工程师红利下成长起来的互联网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先天的优势。

在这一阶段,中国互联网巨头纷纷开始向外寻找增长机会。腾讯、阿里、字节跳动、滴滴等以海外投资或建立分公司的方式抢占新兴市场。公开数据显示,到2016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出海企业的数量达6000家,主要出海产品分为软件工具类、娱乐内容类和音视频社交类应用。

软件工具类中最著名的有久邦数码、猎豹移动、茄子快传以及连尚网络旗下的wif万能钥匙等。其中,猎豹移动旗下的猎豹清理大师、猎豹安全大师、PhotoGrid、Live.me等,高居中国出海App榜单前列,在海外一度拥有数亿级别的用户规模,引领中国互联网工具的出海浪潮。

1280X1280 (1).PNG.PNG

娱乐内容类以移动游戏为主,网易、腾讯、尼毕鲁科技(tap4fun)、FunPlus趣加、龙创悦动、Game168、IGG等游戏公司在海外市场大放异彩。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的数据,2016年开始,国内游戏厂商海外营收已经超过海外游戏厂商在国内营收,尼毕鲁科技依靠tap4fun海外收入占比一度达95%以上。

1280X1280 (2).PNG.PNG

音视频社交中,Tiktok、BIGO Live、赤子城、雅乐Yalla、Coco与litmatch等应用在欧美发达国家与中东、拉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取得了成功。其中字节跳动旗下Tiktok成为了现象级爆款应用,自2017年上线以来,两年内月活用户迅速突破5亿人次,撬动了全球的短视频市场;欢聚旗下全球直播平台BIGO Live自2016年在泰国、越南、印尼等国家上线后,不到一年用户数量即突破5千万人。

与此同时,跨境电商日益收获更高的关注。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了4.8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8%。其中,跨境电商出口总额为1915.48亿美元,同比增长43.53%。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在此阶段,跨境电商的主要商品是服装、鞋帽配件、家居用品等消费品,主要交易模式为B2C,以海外品牌直购和跨境电商平台为主要形式,销往美国、日本、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同时东南亚、中东和拉美地区等新兴市场也受到跨境电商行业的关注。

跨境电商的明星玩家包括阿里旗下速卖通、Gearbest、SHEIN、子不语、致欧、傲森Aosom等。Gearbest 2016年在海外上线后,连续3年上榜BrandZ中国出海品牌30强,电子商务类排名第2位,海外营收在2018年突破45亿元大关。傲森Aosom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及西班牙7个国家设立了子公司,并建立了30余个自营海外仓,将中国制造稳定地销往全球10多个国家,在全球的独立站共拥有超过四百万的稳定用户。快时尚品牌SHEIN在2015年将业务扩展到欧洲、美国、日本和中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APP下载量过亿,年活跃用户超2000万,销售额突破100亿美元。

1280X1280 (3).PNG.PNG

2019年至今:创新与品牌驱动的生而全球化企业,重点布局新兴市场

近年来,能源革命、数字化转型和全球疫情等因素催生了中国出海企业的全面爆发。线上消费和新兴社交平台的兴起,推动了海外营销渠道的变化。能源革命和数字化转型催生出一系列以技术为底层驱动力、形成全球优势的行业,包括汽车和电池制造,光伏组件,SaaS等。

得益于互联网基因、技术积累、国内大市场和国际化人才等优势,许多新兴品牌自诞生之初就开始布局全球化,瞄准蓝海市场,被认为是“Born Globally”。与此同时,传统企业为了谋求阶梯式跨越,也纷纷加入出海探索的浪潮。“出海”不再是一个小众话题,中国进入“百行百业出海”的大时代。

目前,出海方向代表性的品类包括消费电子、日用品、跨境电商以及汽车等。其中,新入局玩家名创优品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九个月内,实现了国际业务27.08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46%。2023年一季度营收录得8亿元,同比增速更是达到55%,远超国内市场的18%。美国连续两个季度成为名创优品收入最高的单一海外市场。拼多多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自2022年登陆美国市场后,在极短的时间内登顶购物App榜首,此后一直保持着惊人的扩张速度,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在23个国家上线,并在大部分国家的应用榜单上名列前茅。

中国汽车企业正成为向全球输出技术、产能和品牌的代表,新能源汽车成为出海方向最受关注的赛道之一。无论是传统车企如比亚迪、吉利、东风,还是造车新势力smart、小鹏、理想、蔚来、哪吒等品牌,都积极布局以欧洲为主的发达国家和以东南亚、中东为主的新兴市场。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全年汽车出口突破300万辆,已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9a82a523-1f9d-475f-8f30-2c0c0372130b.png.png

从布局上看,中国出海地区也从美国、欧洲等成熟市场逐渐转向东南亚、中东、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亚马逊云科技发布的数据显示,超过60%的出海企业布局覆盖3个以上的大洲和海外地区。InfoQ联合Vonage对188家企业进行调研,结果显示,东南亚、中东与南美地区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热门目的地。其中,东南亚地区甚至超过北美与日韩成为受访中国企业的首选。

点击链接了解报告详情或报名参评,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EqualOcean工作人员。

38e2e845-f6ee-4c66-a145-aa0af5cc97e8.jpeg.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