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欧陆,这20家中国优秀泛消费品牌值得参考
在以往,我们经常能听到的中国泛消费品牌主要的出海目的地通常在日韩、东南亚、北美等,这些市场上耳熟能详的品类包括日用品、潮玩、茶饮等。而当说到欧洲这类成熟的发达国家市场时,大部分从业者能说上来的品牌基本都和消费电子有密切关系。

实际上,中国的泛消费品牌早已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跟随着中国制造业出海的浪潮悄悄占据了欧洲线上电商和线下商超的货架。在本篇中,EqualOcean将从消费电子、家居用品、服装鞋帽、宠物周边、酒类茶饮、新能源汽车六大品类盘点在欧洲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20家中国泛消费品牌。
消费电子
小米(Xiaomi)
早年,通过在波兰和俄罗斯的先期铺货,采取从东欧向西欧进发的“农村包围城市”,性价比的小米手机获得了当地的热捧。2017年11月 ,小米正式进入西班牙,推出了两款手机,一款是小米MIX 2的6GB + 64GB版本,定价499欧元;另外一款则是小米A1(对应国内版的小米5X),4GB+64GB版本,定价229欧元。很明显,小米仍然坚持把极致性价比带给西欧国家的目标人群。
根据Canalys的统计,2018年Q1刚入局欧洲的第二个季度,小米在欧洲市场的出货量达到了240万台,市场份额为5.3%,排在三星、苹果和华为之后。小米的出现还拉低了欧洲市场的智能手机的使用门槛。市场调研机构IDC曾表示,欧盟消费终端在2018年Q2的平均售价同比降低了10%,其中一个因素正是小米的影响。
为了提升品牌形象,2018年小米与长江和记达成合作,意味着长江和记旗下17700家门店均可以销售小米产品,同时包括进驻英国电信运营商Three的合约机序列。初期,通过布局奥地利、丹麦、意大利与英国市场,为小米手机进军中西欧打开了突破口。此后,小米先后与沃达丰(Vodafone)、西班牙电信、O2等电信巨头达成合作,欧洲运营商渠道从此被攻克。通过售卖手机,小米将生态链也带到了欧洲,电动滑板车等产品销售异常火爆。
一加(OnePlus)
一加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中国深圳。一加创立的初衷,希望以“只做精品”的形式为用户打造最好的安卓手机产品。因此,从诞生伊始,一加的创始人刘作虎就把公司定位于国际化高端品牌。一加第一款手机累计出货量超过了150万台,相比其他手机厂商,这个数字并不大。但这款手机海外销量超过六成,覆盖美国、印度及欧洲等36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一加与英国电信运营商EE、芬兰运营商Elisa达成战略合作,帮助后者成为欧洲第二家提供5G服务的运营商。经过多年的品牌积淀,一加手机已逐渐领跑全球高端机市场,旗下产品先后获得了“欧洲影音协会(EISA)年度大奖”、“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全球移动年度大奖”等奖项。
追觅(Dreame)
成立于2017年的新锐中国品牌追觅,产品线遍布扫拖机器人、洗地机、无线吸尘器、吹风机和商用送餐机器人,实现了对家用清洁设备领域的全覆盖。而在出海赛道上,2018年追觅便宣布发力海外市场,根据益普索的数据,追觅的产品已经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覆盖欧洲、南美及东南亚,重点市场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韩国等。出海第一年品牌销售额就超过5亿,2020年销售额超20亿。据透露,追觅快速扩张的秘诀在于高度的本土化运营和研发。以吸尘器为例,针对欧美家庭普遍喜欢铺地毯的情况,追觅在每个吸尘器上都配备了V字型防缠绕的地毯刷,不污染地毯的可抬升拖布也是重要卖点之一。在2022年4月的欧洲电商扫拖机器人销量榜上,追觅坐上了品类前三的位置。
美的(Midea)
美的的出海之路是由OEM代工模式做起。据介绍,美的出海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趁着“改革开放”的趋势,美的做的是产品的纯出口;到1990年代末期,美的开始在东南亚地区的订货会上露脸,给越南等国的各类经销商做代工服务;2006年,以在越南建设工厂为开端,美的真正开启了海外自主品牌经营的探索之路。2010年-2011年,美的收购了埃及空调企业Miraco和美国空开利的拉美家用空调业务。2016年,随着多元化发展,美的再次出手,将德国库卡机器人、意大利空调Clivet和日本东芝纳入囊中。近年来,发力To B端的美的楼宇科技动作频频,在意大利投资建设了新的热泵空调生产研发基地。除此之外,美的扫地机也在欧洲市场取得了不俗销量。
家居用品
顾家家居(KUKA)
顾家家居自1982年创立以来,专业从事客餐厅及卧室家居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2018年,顾家家居发力海外业务。这一年,顾家家居先后完成了对意大利家居品牌Natuzzi、德国品牌RolfBenz、澳大利亚家具品牌NickScali的收购;同一年,顾家宣布并购泉州玺堡家居,用以加强床垫业务在欧洲市场的出口实力。次年,顾家家居在越南投资4.49亿元建设了年产45万标准套软体家具基地。布局至今年,顾家家居的墨西哥自建基地拟将正式投产。
致欧科技(Ziel)
致欧家居成立于2010年,产品服务全球超2000万家庭,业务覆盖60余个国家或地区,自营品牌SONGMICS、VASAGLE、FEANDREA已经成为欧美线上知名家居品牌。欧美是致欧科技主要的海外市场。根据Marketplace数据,致欧科技在亚马逊平台的家具家居品类中,欧洲排名第一,美国排名第三。在经营战略上,致欧科技重点布局产品的研发设计、运营销售等高附加值业务环节,背靠中国完善的供应链制造体系和优质的家具家居产业集群,主要采取自主研发或合作开发、外协生产的产品供应模式,通过“国内外自营仓+平台仓+第三方合作仓”的跨境仓储物流体系,以亚马逊、ManoMano、Cdiscount、eBay等海外知名电商平台为主要销售渠道。
梦百合(Mlily)
梦百合品牌于2008年正式创建,主营产品包括记忆绵系列家居、家具制品等,公司旗下拥有“MLILY梦百合”、“0压房”、“里境”等品牌。2012年,产品登陆美国市场,2016年登陆A股市场并成为曼联全球官方合作伙伴。在欧洲市场方面,2015年Mlily梦百合塞尔维亚工厂正式开业,正式标志着公司出海欧洲建厂。此外,梦百合家居在海外持续扩张线下渠道,收购了“床品界的Zara”、西班牙本土品牌Maxcolchón,在当地增设90多个门店;收购美国连锁零售商MOR Furniture 38个门店,并与德国家居品牌MC达成合作。如今,梦百合畅销美国、日本、英国等73个国家,在美国、塞尔维亚、泰国、西班牙、中国拥有六大生产基地,年产能布局超过100亿人民币。
服装鞋帽
森马服饰(Semir)
森马服饰主要有两大品牌体系,其一森马品牌创立于1996年,产品主要为面向16-30岁年轻人的休闲服饰;其二巴拉巴拉品牌创立于2002年,面向0-14岁儿童消费群体,品牌为中端定位。2018年10月,森马服饰以自有资金约1.1亿欧元收购了法国Kidiliz,开始了童装高端品牌的布局。据披露,Kidiliz 集团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全球共有8家子公司,拥有1.1万个销售网点和829家门店。2017年公司实现销售额4.27亿欧元,是法国最大的童装品牌。当时森马表示,从长远来看收购Kidiliz集团,将有利于完善公司从大众到高端定位的多元童装品牌组合,具备在欧洲和亚洲主要市场以及其他国际市场的市场进入和经营能力,并拥有全球化的供应链布局。然而,由于受到疫情持续影响,这家欧洲童装品牌的营收持续不振,亏损严重,目前已经被森马出售实现剥离。
PatPat
PatPat是全球最大的童装DTC品牌,是由王灿(CEO)和高灿(COO)于2014年在美国加州硅谷山景城成立的。两位创始人是多年的同学和同事,都毕业于卡耐基梅隆大学,也在美国甲骨文担任首席工程师。PatPat专注于打造欧美母婴用品,已在美国和欧洲大受欢迎,被称为“用户体验最好的电商之一”。据悉,PatPat已经获得包括软银、DST Global、SIG海纳亚洲、今日资本、泛大西洋资本等众多一线机构的融资,刷新了国内跨境电商行业已披露的最大单笔融资金额记录。
比音勒芬(Biemlfdlkk)
比音勒芬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广州,是中国高尔夫服饰第一股,被国内资本市场称为“衣中茅台”。公司现已拥有比音勒芬、比音勒芬高尔夫、威尼斯狂欢节、KENT&CURWEN和CERRUTI 1881五大品牌,能够一站式满足中产及以上人群多场景的着装需求。今年4月初,比音勒芬集团以7.2亿人民币价格间接收购“CERRUTI 1881”和“KENT&CURWEN”两大国际奢侈品品牌全球商标所有权,这一举动引发行业极大关注,意味着又一家本土服装集团通过收购“借力”拓展国际商业版图。目前,比音勒芬拥有中、英、意、韩四国设计研发团队,并与GORE-TEX、POLARTEC、OUTLAST、东洋纺等国际知名面料供应商合作,且已建立起中、日、韩、越等国际化生产制作基地。
宠物周边
比瑞吉(BridgePetcare)
比瑞吉作为国产宠物粮的领头羊,成立于2002年,创始人许久曾在挪威留学,长期受到欧洲高标准宠物喂养文化的影响,希望建立一座天然之桥,连接西方的严苛质量标准和东方的膳食文化,同时也能连接宠物与主人之间的情感。20年来,比瑞吉实现了宠物主粮连续10年销售额领先,扛起国产粮“先行者”的旗帜。同时,比瑞吉也在不断加快自己的出海脚步,向行业展示了比瑞吉不仅仅是在反哺国内市场,更是积极拥抱世界,致力为全球“毛孩子”带来健康好口粮。目前,比瑞吉产品已出口至欧洲的法国、德国、希腊、英国等,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以色列、卡塔尔等合计25个国家和地区,受到了诸多用户的一致好评。
Furbulous
Furbulous 成立于2021年底,总部位于上海,研发中心及制造工厂位于苏州。公司核心产品线为智能宠物用品,目前研发计划包括智能猫厕所、饮水机、喂食器、定位器等产品,目标市场为欧美、日本等宠物经济发达的地区及国家。商业模式方面,Furbulous将于初期采取众筹模式,未来将覆盖独立站、亚马逊等线上渠道及目标市场线下合作渠道。去年8月,Furbulous宣布完成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险峰K2VC领投,人人游戏跟投。
小佩宠物(Petkit)
小佩成立于2013年,从智能硬件切入宠物行业,拥有自主研发、设计、服务、医疗团队,致力于为用户打造一站式消费平台。2018年,其产品线扩充到“吃、喝、住、行、清洁、玩”等6个产品线,目前拥有20多个SKU,产品覆盖超过40个国家。PURA MAX是继上一代产品PURA X的一款全新升级版自清洁猫砂盆,并于2021年在Indiegogo上线,最终的众筹金额突破百万美金,获得2千多支持者,创造了Indiegogo智能猫砂盆的最高销售记录。小佩的出海业务从2017年开始,以欧美国家为中心,平台和独立站同时布局。核心受众地区是美国,占比35%,其次是中国,占比23%。品牌影响力从起初的北美,现已延伸到欧洲、俄罗斯、日本、泰国、越南等地。
酒类茶饮
喜茶(HeyTea)
作为新茶饮时代的开创者,喜茶的前身皇茶ROYALTEA创立于2012年的广东江门,经历十年发展已成茶饮新消费巨头。目前,喜茶已在全球240座城市开设了超过2000家门店。2018年11月,喜茶在新加坡开出海外首店,自此开启出海之路。今年3月9日,喜茶宣布开放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在内的海外事业合伙人申请。6月19日,喜茶开设小红书账号 “喜茶英国HEYTEAUK”,预告英国首店开业信息——“HEY!英国的茶茶们,阿喜来啦!”。8月4日,英国首店正式上线,该店是喜茶继新加坡之后的出海第二站,也是其首次走出亚洲地区,进入欧美市场。
CoCo都可
CoCo都可创立于1997年,是中国台湾饮品连锁品牌,隶属于台湾亿可国际饮食股份有限公司。CoCo是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品牌,目前已出海到欧美、东南亚、南非等国家和地区,迄今已拥有全球超过2000家门市。目前在欧洲市场,CoCo已经将店面拓展至英国、法国、西班牙、德国等国,在当地非常受欢迎。
燕京啤酒(Yanjing)
燕京啤酒成立于1980年,总部位于北京,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啤酒企业集团之一。早在2005年,燕京啤酒就已开始出口至法国。2019年,燕京白啤捧获“欧洲啤酒之星”大奖。目前,燕京啤酒已经进入了更多欧洲国家,如德国、荷兰和比利时等。
洋河股份(Yanghe)
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坐拥“三河两湖一湿地”,总占地面积近10平方公里,2018年第一季度末总资产为443.46亿元,在岗在职员工近3万人,下辖洋河、双沟、泗阳三大酿酒生产基地和苏酒集团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是拥有洋河、双沟两大“中国名酒”,两个“中华老字号”的企业。从2015年首次进入欧洲市场,到产品逐渐覆盖欧洲主要经济体,再到在荷兰设置欧洲仓,经过多年耕耘,洋河海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与12个欧洲国家有直接合作关系。
新能源汽车
比亚迪(BYD)
比亚迪是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之一,2013年进军欧洲市场,并取得了显著的增长。近年来,随着欧洲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增加,比亚迪在欧洲的业务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和加强。自2019年起,比亚迪开始在欧洲销售其旗下的电动汽车,包括宋EV、唐EV和e5等车型。虽然起步较晚,但比亚迪凭借着自主研发的技术和先进的制造工艺,迅速赢得了欧洲消费者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比亚迪在欧洲已经销售了数万辆电动汽车,销售额超过10亿欧元。
领克(LINK&CO)
吉利在2016年以柏林为起点,把领克推向了欧洲市场,并且战绩斐然。根据官方数据,2022年领克在欧洲卖出了3万多辆,多数为领克01 PHEV车型。按照领克欧洲CEO魏思澜的话说,“领克目前在欧洲做到了7%的品牌认知度”。目前,领克已在欧洲6个国家(荷兰、德国、瑞典、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开设了11家线下体验店,法国的体验店也在建设中。荷兰、意大利和德国是排名前三位的市场。能做到这个程度,领克靠的是自创的向用户售卖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的订阅制服务,每月550欧元的费用涵盖了维修、保养和保险项目,可随时取消。
上汽名爵(MG)
名爵全称Morris Garages,是百年英国运动汽车品牌,于1924年成立于英国牛津。自2007年起,名爵品牌收归上汽集团。2022年,随着MG4 Electric(国内定名MG MULAN)正式向客户交付,上汽MG欧洲全年销量已超过10万台,同比增长也超过100%。欧洲成为MG品牌海外首个“10万辆级”市场,产品足迹遍布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38个国家。上汽集团预计2023年进入全球超过80个国家。目前,MG品牌已在欧洲建设超过790家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