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产业升级来袭,技术加持下的商业驱动已成定局。
专访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以科技驱动的产业升级转型,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市场选择层面,都已成趋势。在这一趋势下,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涌现出来。在广阔的市场中,不仅有那些占据新闻头条的大企业,也拥有许多技术创新、生而全球化的创业公司。
EqualOcean“科技创新,领航全球”系列采访将聚焦先进制造、新能源、消费科技、数字化等领域具有科技和产品革新性、全球竞争力、及全球布局的创业公司,通过近景观察他们的技术产品研发过程及核心管理层的全球化视野、愿景,展现中国科创企业的新面貌、新机遇。本期EqualOcean对话跨境电商智能客服服务商及时语创始人白弢。
作为及时语的天使轮投资人,零一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吴运龙(Founder of 01VC Ian Goh)表示:“及时语团队在智能客服服务领域有多年积累,团队结合了自研AI产品和接入的大语言模型,针对跨境电商行业的特点,开发的一站式智能客服平台,有效帮助跨境电商卖家们提升了效率和实现品牌及用户体验的升级,相信随着产品的进一步完善和升级,及时语能为更多行业的客户带来更多价值。”
及时语创始人白弢
EqualOcean:请先介绍一下及时语的基本概况。
及时语 白弢:及时语成立于2021年4月,我们的公司主要核心是我们自研的一套AI的技术,提供一个多平台、多渠道的统一智能客服的SaaS平台。我们主要面向的客户是跨境电商卖家,是为了满足这些出海企业,从获客到引流到客户运营、品牌管理的一些需求。我们平台功能主要覆盖了像Facebook、Instagram这些社媒的工具,以及在官网上的聊天插件,包括售后的Email等,海外客户比较常用的跟卖家沟通渠道的自动回复、客户管理、订单管理以及我们叫VOC数据管理的功能。
EqualOcean:及时语的公司简介里面提到公司80%以上的其实还是做技术这一块的,当时在创立这家公司的时候,初创成员也是大部分是做技术出身的吗?
及时语 白弢:差不多,公司主要的合伙人有两个,一个是我,另一个是CTO冯焱,我们两个是大学一个宿舍的室友,都是清华自动化系的本科和硕士,我们毕业之后也一块进了中国移动,进了移动之后我在客服这个部门10086,以我为主,带着团队一起把整个中国移动CRM系统以及一些运营管理相关的流程搭建起来。后来我开始管人,负责整个北京移动10086里几千个人员的管理。后来我在用友通信做VP,负责marketing、 sales 和 service 这些CRM相关的工作。之后和几个朋友一起创办了太原科技,专门做客服的外包,太原科技也是在2015年在纳斯达克上市了。所以我这 20 年基本上就都在做客服和CRM相关的工作。
EqualOcean:其实当时就是看准了这个赛道,跟您之前的这个经历也是密切相关的。
及时语 白弢:对,因为我有技术背景,加上CRM整套的运营体验、运营流程,包括平台都是比较熟悉的。纯技术层面的话,我已经好多年没有搞了,我更多偏管理和前端的市场销售。我的上铺冯焱,是在中国移动做飞信这个产品工作。离开移动之后,他成为窝窝团的联合创始人。所以他这20年的工作经验基本上是在互联网行业中做产品和研发管理。所以我们一起来做这个事情,他主要管产品研发、AI,我负责公司的管理以及销售市场这些板块。
EqualOcean:在做及时语的时候,产品的研发和应用的时候,你们最注重哪个方面的改进和完善?
及时语 白弢:21 年我们公司成立。在20年的时候,我跟朋友几个人就开始找方向了。当时这个背景是,疫情导致欧美各国的这个线上购物需求激增,国内的跨境电商可以说是“坐着火箭往前走”,但是我们跟卖家去聊的时候,发现这些卖家就是他们很困惑一个事情,就是跟全球用户,特别是欧美的用户交流的时候,时差和语种问题比较大,即便是英文,由于一些文化的差异,沟通是非常不顺畅的。实际上我们都清楚,在这种线上交易里面,跟用户的交互是很关键很核心的。
就直接导致,我们称“服务营销一体化”的东西互相脱节,服务的不到位对销量的这种影响是还是蛮大的,所以他们这块的需求很旺盛。基于这些,我们开始做及时语这家公司。刚才提到,他们的痛点就在于时差、语种、文化这些差异,AI,特别是精准的AI,是7X24小时的。它不存在时差,语种也可以自动判断出来,包括一些文化的差异,一些俚语等等,通过我们不断地去训练和完善模型,是能够去解决的。
在做产品研发的时候,我们最注重的还是AI能力与跨境电商应用场景的结合。举个例子,我们拿售后来讲,国内的话,我们做电商的时候根本没什么人问物流的事情,对吧?因为物流非常发达,基本上一两天全国各地都能到。但是跨境会有无数的跟物流相关的问题,如果你给回复不及时,用户就有可能会退货,甚至有一些用户可能不太清楚东西怎么用,就要退货。我做客服很多年,我知道像这种收货类的这种邮件,对跨境的卖家来讲是非常在意的。他们把货运过去时,因为运的数量多,所以成本很低。但是,退货的成本往往都高于货品的单价,所以很多卖家就干脆货也别退了,我们不要了,直接退款。实际上这是非常严重的损失。这个时候,我们的AI跟场景结合,能自动识别出来哪些用户是要退货的,第一时间AI先回一封邮件安抚用户,“我们已经收到您的请求,请您耐心等待,我们会第一时间安排专人为您处理”等等,就这么一句话,客户能多等4个小时。我们也不会真的让用户等4个小时,因为AI识别后会第一时间让重要的邮件,插队到客服代表处理的邮件等待队列前面。光通过我们的这一个事情,很多客户的退货量、退款量都降低了30%以上。
EqualOcean:在这种过程中,AI会识别出来不同的关键词和关键字句,去进行这样优先级的排序吗?
及时语 白弢:这个原理我们叫意图,因为光拿关键字、关键词其实不是很准。比如说,一个词和一个词组前面加了一个not,它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样。尤其是在现代互联网,俚语很多,还有很多缩写等等,各种各样的新词,你要不是当地人基本上很难明白,但是因为我们的AI在不断地去标注和学习,这些我们是搞得定的。
EqualOcean:智能客服服务商这一块,跟同类的竞品相比的话,及时语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及时语 白弢:我认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就是 AI 和场景的这种结合,因为我们对场景的理解是非常深的。在国内的这些竞品来讲,我们做的是最早的。从2020年开始到现在,及时语积累了上亿的语料,我们有专业的海归的这种标注团队,做了超过 500 万语料的标注。我们所有的对用户开放的意图,准确率都在 95% 以上。AI跟其他技术不一样,准确还是不准确,你一看就能看出来,所以我们的AI能力加上实践,以及我们对场景的深度理解,是我们的一个最核心的竞争力。
另外还有一个核心竞争力是客户的支持和配合,说白了,我们是行业里面第一家,在做任何一个平台时其实我们都是第一个。不管是Facebook还是Email,包括现在的 livechat,这几个场景我们一提出来,用户都非常感兴趣,他们也会特别深入的配合我们,比如说我们需要语料,他们就给语料,要帮忙去测试,他们就去测试。实际上我们作为市面上第一家是可以拿到这个东西的,再往后进来的在时间上、在用户的这种配合上都会差很多。
及时语主要服务内容
EqualOcean:讲到AI这一块就不得不提起就是2022年年底以来的大模型这一波的浪潮。及时语的技术跟自然语言处理这一块是密切相关的。那在面对这个AIGC这个浪潮的时候,及时语的做法或者态度是什么样的?
及时语 白弢:首先我们肯定是拥抱技术,在去年11月份GPT3.5出来之前,我们一直是自己在做AI的模型,我们的NLP是基于word 做的我们对图片、动图、视频、表情包,其实我们都有涉及,我们叫一个多模态的模型。多种模态实际上都是我们自营的这种模型,再加上我们对行业的应用是理解是非常深刻的,所以我们去年下半年产品开始正式推广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一套非常精准的GPT图库。我觉得GPT出来刚刚好,因为原来我们相当于通过我们的模型精准地知道用户的意图,生成一个答案,但是毕竟是我们人工做的,这种答案的多样性和标准化不够。现在有GPT,用它加上我们的意图库模型,结合起来后就可以提供更多更细致的场景,来更好地来服务卖家。
AIGC最近几个月远不如一季度那么火,因为很多人发现直接拿出来用是用不了的。我们现在已经推出了智能质检、智能知识库、多轮绘画,这些基本都是基于 GPT 的。但是我们能做这个事情,是因为前面已经有了两三年的积累,这些积累再加上我们前面的AI 模型和GPT结合起来有很好的prompt,从技术角度来说,我们有很好的prompt,能用最少的token帮助GPT去收敛,给出最精准的答复。
EqualOcean:GPT是一个比较通用的模型,但是在客服或者说的一些具体的场景里面,还是需要跟具体去结合才能应用,对吧?
及时语 白弢:对,比如说客户问一句,“我身高170,体重140,我穿什么码?”,这个GPT肯定答不上来。但是在我们的场景下,已经有了卖家的关于商品的知识图谱,GPT用来去修饰一下语料,让它更加人性化。
EqualOcean:及时语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跨境电商这一块,这些客户主要是面向哪些国际市场,以及它大致的占比有多少?
及时语 白弢:我们模型是基于英文做的,其他语种用的经过我们优化的翻译模型,底层有Google翻译,Bing、 GPT这些翻译模型。我们欧美语种的支持明显是更加完善的,所以我们现在的做的客户大概80%左右是面向欧美的客户,剩下还有一些东南亚、南美、日韩、中东市场的,但是比例就没那么高了。
EqualOcean:从2021年到现在以来这个比例有没有什么变化?
及时语 白弢:我们平台的比例变化不是很大,因为我们目标很清晰,以欧美市场为主。从卖家来讲的话,其实还是有一些变化的,有一些做东南亚COD的现在转做了东欧的COD。再比如说南美最近起得非常猛,中东一些很精细化的这种卖家最近一两年也发展得非常快。
EqualOcean:为什么及时语首先选择了美国作为第一个海外办事处?这个办事处主要承载着什么样的职能?
及时语 白弢:选择美国一方面就是跟我们的模型有关系,我们做英文模型肯定会对英语语系的支持更好。我们申请一些海外资源,用美国公司可能会更加方便快捷。ChatGPT我们实际上就是用美国公司申请的接口,包括用一些美国的支付方式,申请海外资源是一方面,另一个方面是,我们的目标是要做一个全球化的公司,目前国内目前的客户可以帮助我们打磨一下产品,把我们AI做的更完善,对美国设的公司也是有好处的。
EqualOcean:刚才白总提到,及时语要做成一个全球化的公司。我们在公司的简介中也有看到,及时语计划未来在全球设立多个全资的子公司或者办事处,这个拓展会重点往哪些区域?
及时语 白弢:公司毕竟刚成立两年多,产品方面首先是要稳健地去发展。未来的拓展有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产品不断迭代,不断完善,另一个因素是看大环境,因为大家都清楚这个这几年这个全球的大环境,不如以前乐观。但是经济是有周期的,肯定还是会有波幅往上面走。等这些产品和大环境都相对 ready 的时候,我们肯定会走出去。我们走出去的话优先考虑的是欧美,第一肯定是美国,第二数据的话可能就是欧洲和南美,这几个这些地方不管是经济实力、付费能力以及电商的普及程度,我们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同时我们的模型对这些语种支持会更好。
EqualOcean:国内外经济形势,在这几年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及时语能感受到的跨境电商这一块的变化有哪些?
及时语 白弢:从2015年到2020年有一点野蛮增长的趋势,大家不注重运营、不注重服务,利用国内的这种供应链优势把货卖出去就行,做得比较粗放。但是当时我觉得这么粗放下去不行,平台不会不管。这跟国内电商的发展趋势是一样的,2015年开始,阿里巴巴开始严管淘宝上的东西,国内的卖家就开始寻求运营工具。所以我们2020年开始一头扎在这里面,提前去布这个局。
果然2021年经历了一波卖家的各种封号,这种封号倒逼着卖家必须去做合规,一方面是商品的合规,另外一方面是运营的合规,需要去做精细化的运营,需要去打造品牌,过去简单粗暴的高利润率时代已经过去了,必须得用工具来降本增效。我们的感受很明显的,过去客户给我们提的需求,最早的时候我们有一些很简单的功能,比如Facebook评论的处理,用户认为过去不回复,现在回复就已经很不错了。从去年开始明显经历了粗放到精细化的变化,比如说,原来没什么客户提客服回复质检的问题,现在稍微大一点的卖家都会询问有没有质检的功能。还有,我们去年做了VOC功能,相当于是voice customer,通过跟用户的交互,来判断用户对商家的商品、服务或者物流有没有不满的地方,有一个模块来自动归类和提供报表。这个功能原来没什么人用,但是今年明显很多卖家开始使用,还会给我们提各种各样的要求,希望我们做的更精细。
EqualOcean:刚才白总提到了,现在及时语有VOC这个功能,一个新的应用。我们看到其他的服务商也有拓展到就是视觉,及时语服务更多跟自然语言处理更加相关,以后会不会探索更多CV一块儿的服务项目?
及时语 白弢:可能短期之内我们不太考虑这些东西,文本类的AI研究是我们一直擅长,深耕了很多年的。如果客户对其他方面有需求,既然市面上已经有很多数字人、虚拟人团队了,我们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接入,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方面,我最早提到了,我其实最擅长的是CRM整套流程和系统搭建,CRM里面可能有marketing、sales、service,服务营销一体化这个事情是我非常擅长的。市面上做marketing、做 sales 的公司很多,随着我们把 service做得深入,自然而然可以把一些marketing、sales 的场景做起来。建立一整套客户关系的维系和管理全流程的平台,是我们的产品未来的一个方向。
EqualOcean:在看待这个以后业务拓展的时候,更多是从场景这个角度思考未来的发展?
及时语 白弢:对。如果非要加一个维度的话,可以是行业。我们现在做的是电商,但是有很多行业工具是相通的,我们未来也会考虑去服务金融、游戏等等这些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