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2年“中国漂绿榜”上榜企业

China&Chinese 作者: 张天翔 编辑: 钱一如 2023-10-01 10:00

9家企业上榜南方周末2022年“中国漂绿榜”,漂绿问题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esg

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企业责任和可持续性已经逐渐从企业社会责任(CSR)的边缘议题,转化为投资者和消费者关注的核心。在此背景下,ESG被广泛提及并融入了企业战略中,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商业伦理和对未来的规划。

在近年来,尤其是在“碳中和”、“碳足迹”等绿色议题的引领下,许多企业开始更积极地宣传自己的环境友好性。不仅是出于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真正关切,也因为企业认识到,展现自身的绿色属性能够赢得消费者的好感和投资者的偏爱。这种转变标志着企业在竞争中寻求差异化,同时也反映出当前消费者和投资者对于ESG的日益增强的意识和要求。

随着ESG理念的推广,一个难以忽视的问题逐渐浮现——“漂绿”。尽管很多企业大肆宣扬自己的环境、社会及治理成果,但其中不乏有只图表面功夫,实际行动甚微的。一些企业过分宣扬其对环境友好或可持续性的贡献,而实际行动却远远达不到其声称的水平。这种现象逐渐被公众和监管机构所关注,并开始成为市场上的一个热点议题。

什么是“漂绿”?

在1986年,漂绿一词被美国环境保护者杰·韦斯特韦德首次提及,初衷是针对那些在名义上主张环保,但实际上出于降低成本目的的商家。例如,旅店业者鼓励游客重复使用毛巾,声称这是为了减少对生态的影响,而实际上可能只是为了节约运营成本。

随着时间的推进,漂绿的定义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拓展和深化。如今,许多组织和权威词典对此都有所定义。剑桥字典对漂绿的定义为:“企业夸大其环保行为,并误导消费者”。这样的行为不仅局限于小规模的营销策略,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大型企业和他们的产品线。

2007年由美国Terra Choice环境营销公司所做的一项调查对漂绿现象做出了深入的剖析。他们列举了所谓的漂绿“七宗罪”,其中包括流于表面、无凭无据、含糊不清、混淆视听、名不副实、虚假陈述以及虚假标签等环境表现。

从数据上看,漂绿现象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巨量算数指数显示,相较于2021年,2022年关于漂绿的综合关注度指数已经同比增长了100%,搜索指数也有了54.55%的增长。这足以反映出公众对于真正的环保行为与仅仅为了市场策略的漂绿行为的关注和分辨能力在逐渐加强。

2022年“中国漂绿榜”上榜企业盘点

经过多年对“漂绿”现象的深入观察,南方周末发布了“2022年中国漂绿榜”。本次评选覆盖了大量知名企业,包括上市公司、中国500强以及在华运营的全球500强。最终,共有9家企业上榜:包括特斯拉(TSLA:NASDAQ)、三元食品(600429:SH)、华统股份(002840:SZ)、新华制药(000756:SZ,0719:HK)、新希望(000876:SZ)、中铁股份(601390:SH)、中国神华(601088:SH,1088:HK)、SHEIN、H&M,这些企业分布在乘用车、食品、化学制药、养殖、建筑及服装等多个领域。

截屏2023-09-28 16.11.13.png.png

特斯拉

特斯拉(TSLA:NASDAQ)创立于2003年,是新能源汽车的全球领军企业,2022年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242位。该公司在上海的超级工厂被评为2022年的国家级“绿色工厂”。2022年,特斯拉通过“卖碳积分”实现了17.8亿美元的营收。

然而,同年2月,特斯拉在美国因废气管控违规被环保署(EPA)罚款,并在5月被标普500ESG指数除名,理由涉及未公开其低碳战略等。环保组织如IPE和绿色江南指出,多家特斯拉供应商存在违规行为,且特斯拉的2022年影响力报告(Impact Report)披露的供应商中,有些曾有环境违规但未公开整改措施。作为行业标杆,特斯拉的供应链管理备受关注。

虽然特斯拉引领了电动汽车和新能源领域的的发展,在可持续领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其在生产阶段还是高排放的,同时汽车报废时依旧会产生环境问题。而特斯拉似乎并未急于改善这些问题,没有从战略上做出调整。特斯拉的ESG表现并没有显著变差,但是随着行业内其他公司ESG管理的改善,特斯拉如果不能积极做出改变和调整,那么在ESG方面就会落后。

在被剔除出标普 500 ESG指数之后,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推特上炮轰了ESG评价体系,并声称“ESG是魔鬼”。诚然,当前的ESG评价体系并不完美,但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应当采取更积极的姿态从战略角度去考虑提升ESG表现,承担更多责任。

三元食品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600429:SH),创立于1956年,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头羊,其社会责任报告曾连续获得五星评级。尽管在报告中宣称“引领绿色未来”并坚持合法合规经营,2022年,三元食品及其子公司却多次收到环保罚单。

特别是在2022年3月,北京市大兴区的环境部门查明,三元食品的金银岛牧场在其氧化塘的防渗膜于2021年6月损坏后,仍继续排放污水。而从2022年2月开始,该公司通过规避监管,将污水排至附近的渗坑,导致周边环境遭到污染。其中,南侧渗坑的污染物含量严重超标,因此被罚款20万元。三元食品在其2022年报告中提及此罚单,并表示已完成整改,但未给出具体细节。

三元食品虽然积极宣传自己的“绿色”与“合法合规”,但其旗下的公司却屡遭处罚,出现各种环境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不全面的信息披露或者虚假宣传行为。其社会责任报告多次获得好评,也反映出了当前对ESG信息披露质量的认定不全面,企业仍然有机会通过包装宣传来漂绿。

华统股份

浙江华统肉制品股份有限公司(002840:SZ),创立于2001年8月8日,主营畜禽屠宰,曾被评为“浙江省绿色企业”,并宣传其在饲料、养殖、屠宰及肉品加工中构建了“绿色产业链”。

然而,南方周末基于青悦和绿网的2022年数据,发现华统多家子公司多次因排放超标受罚。例如,2022年6月,衢州华统牧业因违反“三同时”制度被罚39万元;12月,天台华统牧业因逃避监管排放污水被罚37万元,并因未联网的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两次被命令停产。

与三元食品类似,仍然是企业自身的绿色标榜与其真实表现不符。二者作为食品行业的上市企业,更应注意此类问题的发生。食品企业的言行不一会造成失去消费者信任的严重后果,如果不能加强对自己的真实ESG表现的管理,很有可能被自己的绿色标榜反噬。

新华制药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000756:SZ,0719:HK),成立于1943年11月,是主要的解热镇痛药制造与出口基地。在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后,2022年又荣获“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成为首家获此荣誉的国内化学制药企业。在其2022年ESG报告中,新华制药强调严格守法与环保责任,尤其在污水处理方面持续优化。

但南方周末根据青悦和绿网的2022年数据,发现新华制药及其子公司在一年内多次受到环保处罚。因各种与排污许可证不符的违规行为,山东新华制药及其子公司山东新华万博化工在淄博市遭到了生态环境局的罚款。

新华制药2022年度报告对罚单和整改情况做了披露,并声称相关问题都已整改。作为一家化学制药企业,由于其生产活动本身的特性,更容易造成污染和环境问题。新华制药应该更加注重在污染物排放方面的管理,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

新希望

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000876:SZ),成立于1982年,以现代农牧与食品产业为主营业务,官网显示,饲料产能世界第一,禽肉加工处理能力中国第一,是中国最大的肉、蛋、奶综合供应商之一,在2022《财富》世界500强中位列356位。2022年CSR报告写道,绿色发展理念已经融入企业经营,严格管控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设计了多种方案处理臭气、沼气。

南方周末结合青悦、绿网汇总的2022年企业环保罚单数据统计发现,新希望旗下公司收到多个罚单,金额、数量均位居养殖领域前茅。2022年9月,蚌埠市生态环境局罚单显示,五河新希望六和牧业有限公司的一处育肥猪场项目未按照环评批复要求封闭沼液暂存池,空气中弥漫恶臭,与验收报告不符,弄虚作假。

新希望2022年度报告对罚单和整改情况做了披露,但未涉及上述罚单。作为国内养殖业龙头企业,新希望应当更进一步提高养殖基地的管理水平,减少此类低级问题的出现,引领行业标杆。对于自身在CSR报告中提及的设计了多种方案处理臭气、沼气,更应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所体现。

中铁股份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601390:SH),成立于1950年3月,是全球最大的建筑工程承包商之一,经营范围覆盖基础设施建设的全产业链。2022年,位列世界500强第34位。曾入选“上市公司ESG实践案例”。多个建筑项目都有与绿色环保相关的宣传,希望推动绿色环保施工在一线“落地生根”。然而,中铁在2022年的处罚金额位居建筑与工程领域前列,其中,中铁旗下公司陕西旬凤韩黄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毁坏并占用林地6.6797公顷,被罚款569312元。

中铁股份2022年度报告对全年罚单情况做了整体说明:处罚事项涉及30个工程项目,累计处罚金额约为163.35万元,已完成整改。作为央企的上市企业,推行ESG信息披露和管理要求较一般民营企业更高,但出现了大面积毁坏林木的现象,产生了恶劣的影响,说明其ESG管理的理念仍然不够深入,对于基层建设施工单位来讲,落实仍有距离。

中国神华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601088:SH,1088:HK),成立于2004年11月8日,经营煤炭、电力、新能源、煤化工等业务,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排名第36位。官网显示,公司核心价值观为“绿色发展、追求卓越”,始终将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作为实施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位列《财富》2022中国ESG影响力榜13名,宣称2025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2022年,中国神华及旗下子公司被处罚金额超过2000万元,总罚款金额位居煤炭行业之首。榆林市生态环境局罚单显示,神东煤炭分公司因未批先建,违反环评法,两次罚款1264.45235万元、331.10735万元。这家公司还因擅自倾倒、堆放危险废物,危废库未验先投多次被处罚。

中国神华2022年度报告对罚单和整改情况做了披露:项目已在整改中,产能核增环境影响报告已上报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审查,预计2023年下半年取得批复。化石能源行业是温室气体主要贡献者,其节能减排对其ESG评价带来的提升是十分明显的,也正因为如此,可能会产生其实际表现与ESG影响力排名差距较大的现象。

SHEIN

2008年成立的SHEIN,已稳坐中国海外电商的快时尚之首,每日新品达6000种,其速度赋予其“超快时尚”的称号。2022年6月,于哥本哈根的全球时尚峰会,该公司承诺投入5000万美元于EPR基金,目的是助力加纳,缓解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废弃问题。此项承诺赢得了公众的赞许,但也饱受质疑,批评者呼吁SHEIN除捐款外,还应正视二手衣物问题。尽管其线上商城推出了名为“evoluSHEIN”的系列,强调环保材料的使用,但具体的材料占比信息并不明确。

SHEIN所采纳的“小单快返”模式,虽声称减少浪费,但其庞大的生产量仍然令人震惊。对“evoluSHEIN”标签,其说明了产品间的差异,并提供了部分产品的环保材料百分比,但更多的细节仍未公之于众。

SHEIN虽然表明了自身承担社会责任的意愿,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虽然SHEIN有材料回收的计划,但是并没有明确回收材料的占比,并且限制范围为退货品和残次品;另外,SHEIN的商业模式也和衣服浪费问题相悖,虽然采用了“小单块返”的模式,但其新品推出数量惊人,造成了生产数量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综合以上两点,难免不让人质疑SHEIN是否是通过绿色进行营销,而不是从商业模式上进行思考,切实解决ESG问题。

H&M

1947年成立的瑞典服饰巨头H&M,以其可持续、时尚且物有所值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但在2022年9月,其因打上“Conscious”和“Conscious choice”等绿色标签而未提供明确证据,被荷兰消费者与市场管理局(ACM)指控“环保误导性宣传”。H&M随后答复正在改进其信息展示,并决定移除“Conscious choice”标签。

到2023年7月,虽多国H&M网站不再显示该标签,但其中国大陆官方网店仍标有“环保心选”、“Conscious choice”,且详情不甚明确。值得注意的是,同样受ACM处罚的运动品牌迪卡侬已在中国官网上对相关产品标签进行明确解释。

与SHEIN相同,在采用环保相关的绿色标签或者宣传时,未能对概念有明确标识和说明,在一定程度上让消费者产生误解。此外,H&M在不同地区的官方网页上区别宣传,是否表明了H&M面对不同地区的监管政策区别对待消费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未能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