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顾|全球化3.0时代:ESG是出海企业的护身符

其他国际市场, China&Chinese 作者: 钱一如, 孟凡力 2023-11-13 10:38

ESG理念俨然是投资热点,当绿色投资迎来快速增长期,中国企业如何打好ESG这张牌,顺利出海?

ESG

2023年11月2日晚20点,EqualOcean《出海全球化会客厅》直播间展开了主题为“全球化3.0时代:ESG是出海企业的护身符”的深度访谈,让众多观众朋友对我国企业出海、绿色投资与ESG发展格局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引发了新的思考。 

WechatIMG233.jpg.jpg

本期节目邀请到了创世伙伴CCV的创始管理合伙人,周炜。2007年周炜先生作为创始团队成员加入KPCB,任KPCB中国基金主管合伙人,在10年内实现了35%以上的独角兽命中率。2017年,在管理国际顶级基金10年后,周炜先生带领原核心团队创立创世伙伴CCV,专注于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和绿色科技领域的早期投资,16年来保持了每年诞生一只独角兽的记录,并助力中国前沿科技企业走向全球。周炜先生拥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士学位,以及沃顿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投资以来,周炜先生已成就多支赛道第一股,包括B2C电商第一股京东(JD:NASDAQ)、网络安全第一股启明星辰(002439:SZ)、金融科技第一股宜信(YRD:NYSE)、美妆时尚科技第一股玩美移动(PERF:NYSE)、中国在线阅读第一股中文在线(300364:SZ)、融 360(JT:NYSE)、科净源(301372:SZ)等,还拥有探探(被MOMO:NASDAQ收购)、京东数科、数坤科技、喜马拉雅、酷哇机器人、悠跑 UPOWER、MetaApp、传易金服、诺信创联、冰鉴科技等知名项目。

以下为直播对话实录,经EqualOcean编辑整理后发布。

绿色投资:长期沉淀,迎来爆发

EqualOcean:首先,请周总和EqualOcean的朋友们介绍一下您的近况,以及您在全球化和绿色科技方向上的一些关注。

周炜:我的第一个十年一直在创业,也做产品设计,是中国第一代POS机的软件和硬件关键设计者之一。

现在近17年都在做风险投资。投资历程中的第一个十年是在硅谷,在凯鹏华盈KPCB中国担任了十年合伙人,这可以说是一个传奇基金。我主要负责科技投资,其中前三年也负责绿色科技领域的投资。最近六七年跟原来的团队成员一起创建了CCV,CCV仍然坚持投资科技、投资早期。同时因为原来在硅谷基金的历史、相应经验、国际网络,我们投资的企业大多在国际上有所扩张,甚至是华人直接在国际创业的企业,比如去年我们投资了一家美国上市的公司。

绿色科技最早是在2000 年左右由全球最知名的投资人、KPCB的约翰·杜尔发起推动,邀请了美国的前副总统艾伯特·戈尔从2008年开始担任全职合伙人,推动了全球投资对环境的关注。虽然当时的时机有点太早,从商业角度看回报不理想,但今天在绿色科技、环境关注方面到达的阶段和技术的成熟,实际上跟早期KPCB大量的推动和呼吁是分不开的,提早布局和铺垫才实现了今天的成就。所以我一直认为KPCB 是一个非常有前瞻性眼光的基金,对推动绿色科技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

KPCB 从2000 年初就开始在全球进行绿色科技投资,而国内的兴起则是从2007年开始,因此我们在2007-2012年之间投资了大量绿色科技企业,到现在已经16 年时间。今年8月份,我们11年前投资的专注水环境系统治理的创新技术企业科净源(301372:SZ)在国内上市。

EqualOcean:从过去到现在,作为绿色科技领域的一位资深投手,您认为现在的市场环境以及机遇风口有什么变化?

周炜:变化非常大。KPCB在领域内相当于先驱。因为刚开始绿色科技投资时,各方面都不成熟。首先,大众对绿色科技投资的关注度和认知有限。第二,从绿色科技的技术看,技术成熟度远远没有达到商业化的自我循环状态。举个例子,当时太阳能电池版转化率只有不到10%,以及风能叶片效率都没有达到一定的技术成熟,所以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公司光靠商业运营无法生存,产品的技术成熟度完全不能彻底商业化,企业无法自己产生足够现金流维持生存。我们当时投资了一家那时在全球规模最成熟的PLC可降解塑料的公司,技术非常完善,产能也已经完全实现,但是因为技术没有达到足够成熟状态,成本较高,导致后续被并购。经过那个时代的投入,现在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风能、电池以及各方面的绿色科技全面领先。从那个时代的不成熟到今天的成熟,我们的技术在各方面都实现了突破,比如电池板转换率、电池密度大幅提高。现在很多绿色科技企业,可以完全不依赖任何政府补贴维持很好地商业生存。

同时,在那个时代其实做投资是比较纠结的。比如太阳能电池板其实转换效率有限,生产成本又较高,生产过程实际上会产生污染,也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生命周期角度看,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绿色效应价值可能无法抵消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排放,最后是负的绿色效应。但是中国现在的绿色科技企业已经非常关注生产制造过程是否绿色,不论是太阳能电池板还是电池企业,生产过程以及生命周期都已经实现正向绿色效应;换句话说,那时虽然制造的是绿色科技产品,但生产制造过程反而不是绿色。今天大家都关注到ESG 等环保问题,所以实现了目前的正面循环。

总体而言,虽然彼时技术、市场、全球环境的共识尚未成熟,KPCB中国在绿色科技的投资未能产生大规模的回报;但今天,尤其在中国,技术、产业链、市场、政府关注度等绿色科技爆发所需要的要素都已具备,中国在相关领域形成全球领军的力量是个必然。经过多年积累,中国在绿色科技的方方面面都具有各种优势,借助这些系统性的优势,同时结合全球特别关注绿色以及 ESG 问题的大背景,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把企业做大做强。

EqualOcean:绿色投资的商业价值实现周期较长,如何在短期收益和长期主义中做到平衡?

周炜:今天不管是绿色科技投资,还是ESG相关投资,尤其是绿色科技投资,本身技术的成熟和蓬勃发展已经显著缩短了周期,其实现在这个领域的很多企业增长非常迅速,所以不一定要等待很久。

另外,大家可能认为绿色科技投资非常重资产,实则不然。比如现在做智能电网、智能电厂、效率管理的软件企业,以及专门针对出海市场的分布式能源系统企业,销售额都增长迅速。如果不是现在逆全球化浪潮影响,这些企业可能反而是成长最快的一批企业。

当然,作为投资机构我们也必须要考虑投资人,为他们负责。当年KPCB第一波绿色科技投资的经验和教训是,虽然非常有前瞻性地预见了绿色科技趋势,但是时机过早,由于基金具有周期性,对KPCB的行业地位也产生了消极影响。现在选对ESG和绿色科技投资方向,本身就完全可以正常带来回报。 

EqualOcean:对于出海企业来说,如果说ESG是护身符,那么产品或者服务本身的质量、差异性以及技术底蕴便是立身之本。您在选择投资一家公司的时候,尤其是出海/全球化企业,会最看重他们的什么特质?

周炜:第一,在万物智能的时代,首先关注企业有没有定义下一代的智能产品的能力。中国企业经过20多年激烈创业环境的锻炼,出现了一大批拥有逐步定义下一代产品能力的企业家。

比如苹果Apple完全重新定义了人跟手机的交互、智能手机的生态环境,跟原来的完全不一样,打中了消费者的需求点,所以实际上是在定义我们怎么跟手机交互。特斯拉Tesla 也是一样重新定义了电动车,重点是智能、人机交互,电动只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是否智能是关键点,中国企业家现在在这方面非常强。比如我们投资的智能物流相关企业,包括叉车、仓储、智能物流,他们不是在原来的产品修改,而是对下一代的智能产品、人机交互、产品形态有独特的思考,重新定义的能力。有这种能力重新定义,才能领导标准。

第二,企业的全球化能力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核心团队对不同文化、不同区域的理解和对不同地域人才、本地人才的使用能力。上次我在硅谷参加了一个线下讨论会,我说其实现在在座的华人创业者团队全是华人,可能在进入一些市场的时候会面临一些调查。我认为,对于现在的中国企业来说,如果最终要走向全球,起初就要努力在自己的团队实现全球化,这是一个关键点。其实现在我们也在帮企业出海,过程中在新加坡建设了办公室,主要负责在中国企业出海的时帮助企业架设桥梁在寻找下一批合作伙伴团队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寻找当地的合作伙伴。

EqualOcean: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您最关注的出海目的地是哪里,为什么?比如刚提到的新加坡会是您关注的重点吗?

周炜: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举例来说,前一段时间我们看家庭储能、智能储能产品设计新颖,简单易用,人机交互更高,我们一直认为它的产品可能会卖给欠发达国家,因为当地电网不好,但后来发现卖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更有增长潜力,,因为欧美发达国家基础设施老化很厉害,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也很高。但同时又有自己的太阳能电池板,如果发电有余量可以卖给电网,相关系统又比较完善。所以大家愿意使用太阳能电池板结合储能设备,已经有经济效应。从这个角度看,不同的产品都有不同的市场。重点在于创始团队的选择,创业团队永远是第一位,包括创业经验如何跟当地市场匹配,对于当地市场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于当地用户的洞察。

但是目前对中国来说,最大的趋势是现在很多企业会在印尼设厂,面对东南亚市场;或是墨西哥,具有进入美国市场的优势。

 另外我们不光关注中国企业出海,我们还关注华人创业者在全球的本地创业,这实际上是很好的趋势。像我们投资的一家华人创建的企业,目前在非洲处于数字银行和支付的前三名,墨西哥有一家公司也在数字银行方面实现快速增长。目前中国企业家其实在全球各地都在发力,称之为“能力外溢”,中国不光是要在本土创业,然后卖产品出海,现在人也在各地开花,有些是用中国的商业模式,有些是在当地用当地模式创业,这些都非常值得关注。

绿色实践:参与标准,持续践行

EqualOcean:今年2月,创世伙伴CCV正式宣布加入UNPRI(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这也是目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负责任投资组织,也做出了对于六大负责任投资原则的承诺。具体来看,这六大原则如何在投资策略和实践中落实?如何确保所做的承诺能够真正融入到每一个投资项目中?

周炜:ESG本身是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这三个大方向,治理方面,专业的投资机构都能够做到,因为专业投资机构本身就是要帮助被投企业去实现更好的公司治理,因此大家普遍都能做到。

环境和社会责任部分,首先,我们团队的三个合伙人以及一个团队成员都是出身于KPCB,具有十几年的共同工作经历。而 KPCB 很早就开始关注绿色,可能一直按照当时的行为准则执行。比如办公室曾经有一段时间不能用瓶装水,因为塑料瓶污染环境;以及我们从来不投资烟草酒类企业,电子烟刚出来的时候有人推荐投资,但我们直接放弃,这些都是刻在基因里面。

总体来说,六大准则里面,第一,纳入投资分析和决策过程的方法可能有整合法、筛选法、主题法,但从我们来说,因为我们有KPCB绿色科技的基因,从一开始看项目如果判断出本身不具有绿色科技特征,我们就不会去投。第二,我们投资的企业也非常关注这些问题。比如电商领域,我们投资了京东。当时京东是第一家给公司低层员工包括物流员工全额买五险一金的。在京东上市前,董事会也曾讨论过,在其它大厂都没有这么做的情况下,我们这样做会直接造成盈利劣势,但所有的股东和董事都支持公司,认为这是正确的选择。

 所以,一个负责任、专业的投资机构,大部分都能做到,更多的可能是在一些利益和践行准则的选择。而我们希望投资的是一个对世界有正面影响的、基业长青的企业,这是我们非常明确的原则。所以根据我们的原则,投资过程中确实就能够做到投资标的基本都是符合标准。

 从另一个角度看,目前我们投资的两大主题,其一是智能化,万物智能是下一个阶段的重点,AI、机器人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各样自动化替代简单重复或危险环境的人类的工作。我们发现我们投资的企业绝大部分本身已经在仓储物流、自动叉车等流程中利用新能源。第二个投资的重大主题是绿色科技投资,现在新名称是“新能源”或者“双碳”,但我们一直将其视为“绿色科技”,绿色科技较为宽泛,可能涉及能源、环境或相关技术。针对这一块,我们现在可能投入了将近一半的精力。

第三,我们投资的企业普遍希望能够走向全世界。中国现在有点像日本的1970 年代,今天看见的绝大部分的日本品牌其实都是在70 年代走向全世界。中国现在在这些方面积累了足够能力,可以走向全世界。如果同步结合绿色科技或ESG ,出海进程就会更顺畅。因为未来碳税、ESG会成为企业进入新市场的准入资质,尤其是发达国家市场。同时,我们在投后还会对企业进行帮助和辅导,让企业明白践行准则的益处。因为中国企业下一步一定走向全球,企业做大必须要出海,而践行准则对企业出海相当于护身符、通行证,本身是有价值。

ESG治理:中国企业出海必修课

EqualOcean:当我们的经济开始强调“质量”,ESG因素就不可否认地会被放大。您会如何评价ESG或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关键词在投资领域的重要性?未来是否有什么新的机会,能够跟它结合在一起?

周炜:中国经过多年高速发展,从多年前出口一件衬衫去换一架飞机,到今年中国的电动汽车出口量已经全球第一。中国出口的部分垂直领域在往海外迁移,一些产能流失,但现在出口产品中权重增加较大的都是一些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除了在国内市场发展以外,必须出海。

2020年之前,几乎所有的创业企业都是挤在中国竞争,在海外成功的寥寥无几,国内竞争非常激励。但是现在中国有大量的高科技产品、新能源产品、绿色科技产品出口,已经到了拐点。然而出海就必须要结合ESG综合考虑,因为真正的利润还是存在于相对发达的国家,而相对发达的国家无论是否真正出于道德责任,抑或是将ESG作为壁垒,都普遍关注企业是否符合ESG标准、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对环境的保护,以及对于员工的责任、人权等方面的关注,这都将是企业要面对的挑战。如果做到了,出海进程就会比较顺畅;如果做不到,就算起初进展迅速,但是可能到某个时间点突然会遇到限制,那时再开展ESG为时过晚。所以,所有企业无论现在是否出海,都应该要做好ESG。

EqualOcean:“双碳”也是一个非常火的投资热点。我国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在2012年上线,又在2017年被暂停交易,至今已有6年;而在今年3月,生态环境部透露了重启CCER的信号;10月20号,“CCER管理办法”在生态环境部官网正式发布,虽然还有着各种不确定性,但年底前重启CCER的猜想基本已板上钉钉,这不仅给碳市场带来新的动力和生机,也将给企业带来更多机遇。

此外,我们了解到今年9月,在中国可持续投资(ESG)与自贸港建设三亚论坛上,创世伙伴CCV与太铭碳管理达成了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合作,签署了孟加拉节能炉灶碳减排项目的合作协议。通过这次战略合作,创世伙伴CCV 也将为全球碳市场的不断发展贡献力量。在全球背景下,您会如何评价中国碳市场发展?

周炜:其实在上一波绿色科技浪潮时,碳交易和碳市场就已经是热点,我觉得这一定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平台。最近欧洲又开始讨论碳税问题,尤其是针对中国产品,但其实中国在绿色方面过去几年投入很大。从全球角度看,我们为全世界绿色科技也有大量贡献,不能只看到我们在排放。如果碳市场的计算方法是科学公平的,对中国并不一定不利,有可能有利。因为我们现在在全球绿色科技领域是领导者,大家尤其要关注我们能否介入标准设计的过程。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很大比例的产品贡献者,如果参与标准设立,比如碳交易如何计算,不只看生产或运输过程,还要考虑带来的绿色效益,如果这些都考虑在内,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中获利。所以更聪明地去思考这个问题、提前去介入很重要。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平台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需要政府处于主导。所以我们也在关注,也有企业家在做这方面的创业,但更多的是,可能需要政府积极推动,或者是有影响力的超大企业积极参与标准设立,才能获得一个比较公平和有力的标准格局。

EqualOcean:除了投资端,ESG对于企业来说也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欧美或者海外消费者来说,在他们购买一件产品或者服务时,出于他们的消费习惯和长期践行下来的理念,使得ESG的表现对他们的购买决策的影响力会更高。因此完善ESG治理开始成为中企出海的又一必修课。从您的角度看,当前出海企业在ESG领域的进展如何?出海企业在ESG领域的主要关注点是什么?目前您认为在ESG领域做得比较好的实践有哪些?

周炜:现在中国企业在这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比如Tmall天猫在国外经常被报道ESG相关的完善度欠缺。所以中国企业目前还在学习的过程中。

我相信EqualOcean在这方面可以起到很大作用,因为你们关注出海的同时研究ESG,可以陪伴大家更好走出来。我们CCV作为投资人,也是在朝着这个方向积极努力。像我们投的企业如果一开始就意识到未来将布局海外,必然就要去意识到需要践行哪些ESG方面。最近有很多相关论坛,越来越多的创业企业积极参与,对ESG的认知逐渐深入。

另外中国企业目前特别好的一点在于,现在这一批创业者普遍国际化程度较强,对国外文化、法规的理解和适应能力较强,利用全球化人才方面也普遍比 10 年前的创业者更强。所以接受ESG观点,并有意识践行应该是一个比较迅速的过程,这也是下一个阶段的重点,需要学习的必修课。

EqualOcean:在ESG和“双碳”概念热度不断递增的趋势下,许多中国企业积极参与,成立了可持续发展部门,披露ESG报告。然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企业在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上缺乏动力,甚至有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是名不符实,或者仅仅停留在表面绿色营销。针对以上企业打着“ESG”噱头营销或吸引投资的“漂绿”行为,您如何看待?

周炜如果说这个概念可以帮助企业“蹭热度”,并让企业从中获益的话,我认为这未尝不是好事,反过来看,这其实也是在普及ESG,大家认识到践行ESG、绿色环境、社会责任等能够得到关注并获利。我们做投资也并不是慈善,不是一定会放弃对回报的追求,践行社会责任不能完全靠人的道德自我约束去实现,很多时候需要足够强的经济激励。大家认识到践行ESG是可以带来利益,更多人就会去践行,最终就会变成大家的共识。有些企业确实把ESG作为噱头,但是能够获得更高的用户关注,增加用户付出更高成本的意愿。比如现制饮品类企业将吸管更换为可降解材质,然而其他饮料杯等用具依然是普通塑料,只有吸管是可降解,但这些有限的改善仍然会让大家感觉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前段时间我看到在美团财报发布后,有新闻讨论美团包装材料问题,如果美团、京东、阿里在成本接受的范围内,能够解决物流、快递包装材料及污染问题,大家未必不愿意稍微多付一点钱去实现更环保的社会。

EqualOcean:看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是说ESG 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企业来说,过去可能是有杀伤力的,相信这一点我们都是认同的,比如SHEIN就曾因为使用高碳排、不可降解的纤维面料在环保方面受到了极大的诟病;那个说法的后半句是,但ESG未来应该要成为企业出海发展的护身符。您会如何看待这个说法?您认为ESG给企业到底能带来什么切实利益?

周炜:美国户外服装和装备品牌巴塔哥尼亚(Patagonia)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它的产品、设计、质量各方面都和较高的定价有些不匹配,但是消费者仍然会买,因为它在践行ESG方面应该是最彻底的企业,不但在产品材料、生产流程、企业理念层面践行,还把全部股权将来都用于ESG践行。因此,这家企业通过彻底的ESG践行获得了足够多的价格维度的品牌溢价。

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ESG的发展在国内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相比较之下,在发达国家,如果公司或产品在ESG方面有较多投入并产生了比较明显的社会效益,较高的产品价格消费者也都能接受。鉴于发达国家市场民众的相关意识已经比较普及,所以践行ESG对于企业会有较大价值。

中国企业在践行ESG方面一定特别注意标准,如何提前介入标准设定,类似有机食品需要共性的标准。此外,中国企业出海,不仅自身发展要好,企业还应要开展一定合作,在相关标准组织内产生一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中国的企业、研究机构、智库都应该积极涉入标准制定,产生一些影响力,或是在已有的标准里让中国企业获得更好、更公平的评价。

EqualOcean:参与标准的制定其实更多的针对行业前 10% 的企业,对于中腰部的企业来说,当他们已经意识到 ESG实践能够成为企业自我迭代、打造全新竞争优势的捷径,该如何做好ESG呢?

周炜像EqualOcean和我们这样的投资机构都应该给企业提供更多指导。我们也加入了很多组织,能够更好地交流和获得ESG方面的信息,提供给我们的投资企业。

相对来说包括三个主题。第一,对环境的关注。无论产品原材料、生产制造过程、运输、后期维护服务、循环回收,都需要考虑到。第二,社会责任方面的关注,不仅是产品的社会责任,还有企业内部的,包括对员工、原材料供应商、上下游合作伙伴的社会责任,甚至对收购的某些基础原材料生产者是否足够公平。其实这方面中国传统对于这方面也都有关注。第三,公司治理方面我们特别要注意,尤其是中国企业最近几年频出公司治理事件,包括当年瑞幸财务造假事件,对中国企业出海上市实际上也产生了重大打击。同时出海企业一定要注意跟当地的ESG 更好地结合,不能仅仅是披露报告,一定要在本土市场去识别他们更关注的点,有针对性地加大投入。总体而言,如果不践行ESG,可能短期获益,但从长期的角度来看一定会受损。

EqualOcean: ESG是一个长期议题,它不是面子工程,更不是成本中心,而是价值创造的关键点。展望2024年,您对中国企业全球化和ESG 的融合发展有哪些期待? CCV 在其中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 

周炜中国企业不管从企业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定义能力都已经到了拐点,而且中国在很多科技垂直领域具有综合的领先性,再下一代复杂的智能产品系统方面,有比较明显的领先优势。比如有一些垂直领域转移至越南、印尼,但他们无法完成复杂、智能、最终产品的系统性实现,这是中国现在极大的优势。

这个时间点已经到了,中国很多默默无闻的企业,甚至没有融资,比如有一家企业在南美洲,当地人都认为这是本地企业,而实际上这是中国浙江的一家太阳能企业。所以时间、企业家能力、技术积累要素都已配齐,中国企业应该抓住机会,不再局限于内部内卷。中国企业要勇敢地走出去,现在国际大形势虽然有一些逆全球化,但中国具有产业链优势,包括绿色科技方面,在绝大部分垂直领域中国都有绝对领先地位,这种情况下必须要跟我们合作,所以要抓住机会实现相对本地化。 

从CCV来说,我们也投入大量资源,包括原来在KPCB的资源、海外建立的网络,我们也期待能够帮助更多的企业出海,不断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