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2024:出海全球化新周期藏在“泡沫”里

东南亚市场, 北美市场, China&Chinese 作者: EqualOcean 2024-01-05 15:51

2023年,出海特别热,从一个小范围的话题变成了各行各业都在砥砺“攻坚”的重点课题。TEMU的“大杀四方”以及不久前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的历史性时刻,让不少已经出海的创业者感觉这个方向上依然能翻出新的水花,也让大量还在观望的朋友觉得,海外很香,我也可以。

ggc

EqualOcean从2018年开始All In出海全球化方向,风口来了,应该欢呼雀跃。但这一年,我们常常感觉自己身处“红楼梦中”,烈火烹油之下弥漫着企业家和创业者们的焦虑、恐惧和迷茫。外部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抗力以及内部的增长乏力和过度竞争,使我们的商业世界在疫情结束后没有回归到预期的繁荣水平。出海,之于许多人而言,成为一个“碰碰运气”的方向。

遗憾的是,这种心态确实会使一些非常优秀的企业在出海全球化的路上前进受阻。越是深耕,越会发现,出海全球化是一项链条更长、环节更多、复杂度更高的工程。不论你是消费企业还是新能源的“时代宠儿”,不论你是ToB还是ToC,在中国企业卷向全球的当下,浅尝辄止对应着的只能是折戟沉沙,一无所获。

在2024年初这个时间点,EqualOcean旗下的“出海全球化百人会(GoGlobal Committee 100, GGC100)收集了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会员朋友们对2024年的一些预期和规划。在这些已经出海或者长期关注出海全球化方向的专家、创业者和投资人的分享中,我们可以一起发掘出更多关于出海的洞察和经验,也为2024年的战略制定和资源分配提供一些参考。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出海全球化”在当下无疑有些“泡沫化”,泡沫折射出斑斓五彩,却也有些扭曲了世界真实的面貌。新的出海全球化周期会在“砰”的一声后悄然开启,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稳住心态,静静思考。

EqualOcean视角】

未来三四年出海方向将诞生数十家上市公司。2024年下半年,会有一批赴美赴港上市。过去一年,有数十家公司已经进入了上市辅导期。再加上一些公司剥离海外业务单独上市,乐观预计2027年前后会有一波出海方向公司的上市潮。

从服务14亿用户、到服务全球80亿用户,从用中国人才、到用世界人才,从嫁接中国供应链、到嫁接世界供应链… 出海全球化,是中国企业升级的必由之路。出海全球化抬高了竞争门槛,有追求的企业不得不跟进。

基于中国各方面的优势出海,中国企业有机会像美国、日本那样,在海外市场打下和造出一个100万亿元的市场。对中国企业而言,要想成为世界级冠军级的企业,就得在全球范围和欧美最头部的公司同台竞争。在主场(中国市场)打赢了还不够,还需要在客场(海外市场)同样取得成功才行。

——EqualOcean创始合伙人 黄渊普

专家视角】

中美关系应该说有点回暖,但是不完全。好肯定是好不了,但是坏肯定也坏不到哪里去。会坏,但最坏情况不用担心。拼多多的Temu把美国老百姓都征服了,还有TikTok,一些议员、议员小孩都在用。中国互联网三个最厉害的“新王”(SHEIN、拼多多/TEMU、TikTok)都是打美国市场。因为他们支付能力强,有钱赚。所以我觉得欧美市场一定不要放弃,是可以做的、而且能挣钱。

“一带一路”市场也可以做,新兴市场支付能力弱,但只要你价格足够便宜,一走量一定赚钱,中国人擅长走这个,今天在座的都有机会。我们央企国企过去十年真的是开路先锋,做了很好的基础工作,把路修好,港口修好,电也搞好了,五通一平都做好了。未来搞1000个产业园,中国200万私企往“一带一路”走,这是一个很大的趋势。

我觉得,现在是中国企业最好的时机,国内越卷国外越好,一定要往外走。出海时要思考供应链,这个问题最核心的要去中国中心化,不要把什么东西都放在中国。就在当地,跟当地人结婚,掌握当地的资源,你儿子孙子做当地的省长甚至未来当总统,比我在广东做个老师好很多。走出国门,扎根国外,三代四代五代,中国14亿人口,走5亿去海外那就是中国人/华人得天下了。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海国图智研究院院长陈定定

中国企业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几十年来大家已经不考虑地缘政治的因素,大家已经觉得地缘政治好像根本不会影响到他,这个需要改。时代变了,有些过去是没有成本的,现在成本很高了。 还有一个我想也算是建议,在很多第三世界尤其南亚国家有大量的合规的腐败的空间,很多企业跟我说在那里学到了真正的腐败的本领。有些国家全民腐败,但是也有合规的腐败。所以你一定了解这些地方,学会这些地方的合规腐败。因为人情社会很多机会是需要这样的,我不是说鼓励你们做非法的,我只是强调实际上很多国家营商环境一定要合法,但允许一些合规的腐败行为。

很多产业在中国其实已经饱和了,在国外还确实是很大的一个市场,我印象特别深的就是今年我去一个南亚国家,他们告诉我中国假发产业占全球的97%,但这97%都在转到这些国家去了,因为中国人力成本上升了。

南亚地区明年上半年会很乱,为什么,因为所有国家都在大选,1月份孟加拉国大选,巴基斯坦2月份,马尔代夫太小了已经选完了,斯里兰卡下半年,印度5月份大选、肯定很乱。所以,避开上半年,下半年可以考虑南亚国家有所作为。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林民旺

一个词总结2024:分化。2024年全球南方、北方要分化,城市之间分化,比如迪拜、新加坡等地方,一定会发展的非常好,因为各种地缘政治的缘故,国家之间也会有非常多的分化,包括有些国家的选举问题,比如最近荷兰的民粹主义,欧洲的环境会变得非常艰难。

但是作为中国的企业,我觉得是与其在内部卷,还不如走出去,我一直是这个理念。我上次在深圳参加你们活动的时候特别高兴,全是我们年轻人,年轻人志在四方,中华儿女走向全球,这个非常重要。当你面对国内红海的时候,卷的不行的时候,其实外面有些地方是一片蓝海,只要你愿意去走。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院长贲圣林

【投资人视角】

出海最明显的优势是都能赚钱,这是比较好的地方。短板也比较明显,就是天花板不是那么高,赚点小钱容易,赚大钱不是特别容易。怎么做大的企业,是大家需要思考的问题。有的企业去年做七八千万的利润,今年没有利润,因为他发现一个蓝海市场没有人做,创造一个产品,今年一堆人就涌进去。中国确实供应链太强大了,没有一个产品是复制不出来的,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只有持续的产品创新,把同行卷死,成为最厉害的一两家公司才有机会。所以,你竞争对手不是其他国家的人而是国内的企业。

关于明年的预测,我觉得就两个词,俄乌和降息。俄乌战争会到尾声,美国20年期国债利息5个点左右,加上降息预期,你投任何东西还不如放在银行里面,降息对资本市场非常重要。

——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

出海绝不是一个逃亡的概念。在中国市场干不下去了,去海外找找机会撞撞大运这样肯定是不对的。你只有在中国某个领域成功过,出海才有可能成功。

大家需要认识到,今天我们讲出海,这不是一个奢侈品,而是一个必需品。当它变成必需品的时候,你考虑企业未来的时候就必须把这盘棋整体考虑,具体策略上,你只有做到大规模的本地化,才可以成为优秀的伟大的企业。

关于2024年,我觉得是风浪越大鱼越贵的一年。政治形势会看不明白,美国大选,台湾也选举,会特别微妙。风浪越大鱼越贵,形势还是往前走,明年是对未来二十年奠定基础的一年。

——前微软和百度副总裁、天使投资人曾良

今天我认为,未来五到十年,不管你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选择,国际地缘政治将倒逼中国很多知名品牌或是垂直行业的头部企业加速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企业。

今天是一个非常好的出海时代。在我们产业领域特别是上游供应链领域,我认为有几个重要的点,第一,抓新技术的能力;第二,把新技术的需求反映在产品定义上;第三,快速迭代,同时海外渠道销售实现战略升级。我们中国企业从进口替代入手,未来直面海外客户,需要加深对应用场景和变量的理解,纯技术创业者一定要有非常强的场景逻辑和思维。

关于2024年的预测,我们认为,宏观层面很难有系统性的大变量,明年整个资本市场尤其是一级市场将依然体感寒冷,科技类的早期VC还是看微观,微观变量很多,而且很细碎,不管美元还是人民币,募资难和投资的同质化现象依然存在。在相对比较差的环境下继续出来创业的人,我觉得是真正有创业理想的,估值也比较理性、合理,我们的投资还是会继续保持活跃。

——耀途资本创始合伙人白宗义先生

【企业视角】

消费篇

关于未来展望,我说两点。一个是大家要有信心,我们一直是着眼于全球化,着手本地化,目光向海外。中国不管是供应链、产品的能力、线上的运营能力,以及内容营销能力,很多时候走在很多海外市场前面。内卷的时代其实可以去外面卷一卷,还是有非常大的机会。

第二,如果做出海全球化的品牌,创业初期的团队要更加的专注和聚焦,首先找到你想服务的人,选好细分的赛道,先聚焦某一个市场做扎实。名创非常独特,我们一下子铺了很多的市场,现在也做很多的补课,真正把品牌建立起来,一步步选好自己的赛道,把一个个市场啃下来,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机会跟更多的中国品牌一起走向全球。

——名创优品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刘晓彬

从创业者角度来说,现在中国已经在全球是第二。原来在硅谷的时候我最深的感触就是硅谷的创业者不管做一个多么小的项目,CEO站出来一说,就感觉有去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现在对于中国的创业者来说,我们的产业链成熟度,还有在各个行业积累的经验,从改革开放出口这么多年,我们从一开始做了很久的制造和替代,中国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资源来去着眼于全球市场。

看你做什么行业,如果你做的行业有很强的文化属性,也不一定适合马上就去考虑全球市场。全球市场我觉得是说你一开始有全球的思路,但并不一定着眼去做全球市场,因为在创意初期还是要非常专注于某个点先去突破,从一个点突破之后找到感觉了再不断复制其他不同的国家。

做企业也好,规划你的人生也好,都要有一个长线思维。如果你觉得所在的行业或者选择的职业是一个往上走的阳光的行业,接下来明年或者后年的小波小浪只是当中的一个插曲,所以我是觉得,我们心怀希望,克服小的波动,不断往前走,祝愿大家2024都越来越好。

——贝昂智能联合创始人章燕

科技篇

首先灵动今天在做的这一波,其实还是跟着今天中国的电商和汽车发展走起来的。在欧美日韩参加了快10个展会,能看到大量在细分头部的中国企业出海,还有传统欧洲自动化的企业也在那里。大家提到AI、自动驾驶、算力、传感器,是2015年后的浪潮。今天的浪潮无论是服装也好、电商也好、汽车也好,在领域上比较强的能力。

其实我们今天在做的有点像50年前,我们今天对标那些自动化企业也出海,从日本走到全球。这事:第一,挺长的;第二,也不会那么快,toB就是以客户的成交复购而放大周期的,基本上五年左右能看到大家都认了,中国的机动机器人,四家大概率有三家在中国。之后还会持续的有渗透,全球化推广下去,这是大的背景。

2024年我们对自己团队和行业要求:第一,安全合规。对于海外客户,首先把安全合规做到不可逾越的红线上。第二,产品可靠性。中国今天的技术元素越来越多,整个智能制造、机器人的行业持续给到客户信任和信赖,才能使行业每一个从业者有更多长期客户的信赖,减少长期的代价。第三,本土合作伙伴长期的尊重和纽带。今天我们要打开门看本地比我们还要再成熟几十年,我们要在几十年后的商业平衡环境下,这是我们要不断成熟的地方。

——灵动科技ForwardX创始人齐欧

自动驾驶是一个高成本、长研发周期的行业,目前国内外都在摸索和尝试,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无论对于文远知行,还是同行业其他优秀企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开展全球化业务是很有挑战的。

漫漫长路定是荆棘密布,坎坷征途必将困难重重。文远知行一直在做积极的尝试,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方面,文远知行要不断巩固和加强技术优势这一“护城河”,另一方面,文远知行也在努力促成商业化闭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当下,出海本地化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也是出海企业在当地走得更远、步伐更稳的关键所在。文远知行认为本地化第一点便是要扎根当地,了解和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特点。第二点,我们自身的技术要快速迭代,领先的技术、优秀的产品才是把握未来行业话语权的根本。未来我们也希望能够跟合作伙伴一起不断把优质的自动驾驶产品和服务带向更多国家和地区的用户。

——文远知行副总裁罗琳

新能源篇

今天的电动汽车已经变成第三空间,你可以学习、睡觉、娱乐,甚至还变成了更多衍生的消费电子的属性,摩托车也是消费电子,除了交通工具属性以外,还可以带来更多的属性。汽车今天严格意义也是个机器人,两轮摩托车难道不是吗?产品定义的时候始于颜值,忠于内涵,剥开看里面的东西怎么定义。我们今天做出来的东西颜值是不是够惊艳,真正里面带给人家的内涵有什么不一样,如果还只是做了一个车,能把人从A带到B点,成为点对点的绿色交通工具,谁都可以做。

2024年,我觉得随着四轮的快速电动化,全球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二轮电动摩托车必然是爆发式的增长,因为现在已经有这个契机了,我觉得是巨大的机会和利好。

——浩万新能源董事兼CEO周维

我们在全球市场发布了很多新的产品,我们不断开拓行业里从来没有人做过的新板块、新领域、新方案,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品牌。原来是国外有这个产品,我们在做这个品类时比其他产品性能做到更好,就可以实现竞争。现在我们开始进入新的无人区,大家发现我们是更加原创、创新的品牌,用户看到我们的新产品、新的解决方案,包括产品拿到很多行业奖项,这对我们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也是非常好的补充。

我觉得现在是中国过去40年发展最好的阶段,我们有新的竞争优势,尤其在新能源产业非常强,包括电池的生产、光伏和风电,中国已经占据了全球最大的市场份额了。我觉得我们可以抓住全球能源转型的机遇,利用中国最好的供应链、产业链资源,最重要的是做好产品和品牌,这样会有更多新的全球品牌涌现,我们也希望逸动能够代表船艇电动化领域成为全球第一的品牌。

——逸动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陶师正

数字经济篇

过去我们更多关注出海贸易在营销端、商业模式的设计和变化、广告投放、精准营销等方面。但是未来的十年核心竞争力一定离不开中国的供给侧过去二三十年卷出来的核心能力,而这个核心能力一定不是便宜,因为东南亚比我们更加便宜,而是一个中国工厂能具备柔性交付和快速反应的能力,这对我们整个中国供给侧工厂端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人们几十年积累出来的技能,和产业链互相协同,我觉得这个产业带的孵化短期之内东南亚取代不了的。这个能力并非中国便宜,而是中国快速反应的交付能力,是我们各自创业探索出来可以思考怎么样结合到你的业务模式和品牌定位,和消费者群体划分里面去的,当然我自己没有找到答案,也期待接下来和大家有些碰撞。

——黑湖科技创始人周宇翔

SaaS领域,国内市场的需求由大公司主导,因此小公司在海外反而能够拥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在出海方向上,2024年我们会针对不同国家的细分市场推出有针对性的迷你产品。此外,在业务方面,我们AITable也会做得更加接地气,更加创新,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中。整体来说,2024年我们核心的目标就是商业化,重点市场是美国。

——vika维格创始人&CEO,AITable.ai CEO陈霈霖

【海外视角】

我所在的墨西哥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出海的热土,在最近一至两年之内形成热潮,我的判断,这个热潮还会持续五年。在墨西哥市场,不管是华人还是中资企业,相对于美国、欧洲、东南亚人来说少很多,竞争不像中国和其他区域那么卷,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是一片非常好的蓝海市场。我建议大家不妨飞十几个小时去看一看,中国企业在那边大有可为。

——北美华富山工业园董事长胡海

在海外,当找准了海外机会点的时候,我们发现中国最卷的30年里做强的的各行各业在海外一旦定位准确,就可以异军突起。

中国企业,我们现在理解杀出去的思路是依照我们制造业的优势,把美国本土习以为常的类目,比如咖啡机也好、自行单车也好,做一些创新,再以相对好的性价比杀入欧美市场,相当于收割原有的刚需行业的容量。

我是特别推崇全球合作的,因为术业有专攻,国人造产品很强,在理解大洋彼岸用户需求这方面,我们自己琢磨半天和相对去到对方面前问一些对当地做过真正的市场研究的人,我们要修炼二三十年,等我们稍微修炼成的时候,国际市场早就已经变了,基于抓住市场时机的考量,我一直推崇术业有专攻,发挥自己的所长,找合作伙伴。

——Indiegogo中国区负责人李永琴

“一带一路”倡议帮非洲解决了很多问题。比如非洲地区很大,交通非常不方便,“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带来了交通设施方面的进一步完善,比如说火车;我作为非洲人觉得这是最有影响力的一点;在此之上,“一带一路”倡议还帮助非洲国家更好的进行互相贸易,它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即“connecting people”,我也希望“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带来更多、更普惠的实践。

我建议在非洲更多的雇佣本地人。现在在中国有很多非洲留学生,他们可以在中非之间做为非常好的桥梁,为非洲带来很多中国文化,也可以和中国人更好的交流。对于准备出海非洲的中国公司,我觉得在团队搭建方面可以寻求一些留学生的加入。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非洲商会首席数据分析师 Dr. Amine HAMMADI

从我观察过去30年技术发展,真正带来变革性的东西,过去只有两件,第三件目前正在发生。第一个是PC,真正让我们线下的工作可以工具化、自动化,提供了信息自动化这方面。第二个变化是Internet,Internet技术上个世纪60年代就有。90年代中期,Web的出现,减少了人和Internet(全球互联)的门槛。基于这个基础,加上无线的加持,让我们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今天所发生的技术是AI,这个技术对我们产生巨大的作用。但是AIGC之于AI,就是web to Internet。AI怎么样用好?并不是每个人用大模型,而是基于行业的,根据你专业的支持来用AI,应用到整个行业里。

回到我们对品牌,我们真正要去做出海的话,还是一个非常长期的投入,发挥自己的长处,根据自己的优势,不是被当前趋势影响随便变动的。我们当时希望企业成功,但是一定要知道我们到这里面去,那任意平台里给别人产生什么样的价值,只有为别人产生价值,我们才能长期的存活。

最后一点,跨境电商需要更多不同的人才。不同的文化团队在一起,虽然是跨不同文化的市场,但是我们在企业内部保证统一的文化,一个非常好的交流机制,还是非常之重要的。不管是多么好的战略,最后还是要团队来执行的,这个在我们不断做的过程中会有所体会。

——敦煌网集团联席CEO李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