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增材制造解决方案公司融速科技获千万级Pre-A+轮融资

China&Chinese 作者: EqualOcean, 廖佳惠 编辑: 李嘉祺 2024-05-13 14:59

融速科技主攻中大尺寸3D打印技术。

3D printing

EqualOcean获悉,近日,苏州融速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千万元级Pre-A+轮融资,由浙大控股集团旗下基金领投、老股东九合创投跟投,义柏资本担任长期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用于新技术研发及商业化落地等方面。 

融速科技成立于2020年,主营打印设备、打印服务和软硬件三大业务体系,作为一家金属送丝增材装备和服务提供商,公司致力于为航空航天、船舶重工、石油器械、核电水电、新能源等领域提供优质的智能增材制造解决方案。 

金属送丝增材装备基于DED(定向能量沉积)3D打印技术,通过安装在机器人多轴臂上的喷嘴沉积金属丝形式的金属材料,以电弧、激光、电子束或等离子体等聚焦能源用于熔化材料,然后逐层构建零件。 

融速科技创始人徐方达本科毕业于哈工大机械工程专业,在英国巴斯大学读博期间,他以3D打印控制与监测为研究课题,曾深度参与DED送丝技术的研发,经历了送丝技术从原型机到工业化阶段,具备3D打印在中大尺寸零部件应用的技术能力。 

相比于传统制造,3D打印技术在材料利用率、成本、生产周期等方面优势明显。 3D打印仅需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对毛坯状态的模型修改,并进行切片路径规划,确认相关工艺参数,即可导出打印路径,材料利用率可提升3-5 倍,实现成本大幅下降。 同时,由于精简了前期模型反复设计验证流程,生产速度至少提快1倍。根据相关案例,美国某一零部件采用3D打印技术后,生产周期从2年缩短至2-3个月。 

融速科技自研VEAM多激光同轴送丝增材技术,六束高功率激光可独立调节,形成定制的能量场,打印精度较高,表面粗糙度高达5微米,免去了电弧送丝的机械处理程序,处理成本也相应大幅下降。 

目前,融速科技存在设备销售和打印服务两种模式,其中在激光送丝设备的出货规模上,激光送丝比重将有望超过50%,未来,激光送丝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3D打印当前主要应用于高利润率和小批量制造的特种领域,之后随着传统行业接受度逐步提高,相关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迅速。 考虑到3D打印工艺需要一定的熟悉度,融速科技一般会在售卖设备的基础上,额外提供打印服务。 

与此同时,融速科技还推出了全自研软件管理系统,其功能包括打印路径规划和工艺监测,有利于复杂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可以对打印温度、精度等性能进行实时监控。 目前融速科技已支持多达24余种金属材料打印。未来,融速科技将实现更多金属材料的打印,并提高3D打印工艺、生产效率以及实现设备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