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至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人工智能治理”成为本次峰会的重要议题之一。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产业结构与人类生活方式。与此同时,DeepSeek等中国AI企业在全球市场的迅速崛起,掀起了新一轮“AI出海”浪潮。在此背景下,金砖国家愈发重视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积极探索AI治理、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融合路径。 本系列文章将聚焦金砖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政策动向、技术突破与应用实践,以及中国AI企业出海的机遇和挑战;EqualOcean相关专题国别报告也将陆续发出,欢迎大家关注。
封面图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非洲与AI似乎毫不相关。
贫困、基础设施薄弱、科技落后……这些标签让“AI出海非洲”听起来像个悖论。但事实正在悄然改变。2025年,一个新的投资风口正在中东北非地区悄然兴起。
据埃及投资与自由区总局(GAFI)透露,截至2025年,已有2800家中企在埃及投资超过80亿美元,涉及汽车、纺织、电子、新能源等多个领域。而在这轮投资浪潮中,AI技术正成为最闪亮的新星。
6月23日,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与埃及投资与对外贸易部长哈桑·埃尔-哈提卜在北京举行会谈,双方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明确将AI与电动汽车、电子制造、新能源等关键战略产业纳入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范畴。6月29日,埃及部长访问华为数字能源,希望深化储能与智慧能源合作。埃及,正成为中国AI企业下一轮“出海地图”中的关键坐标。
埃及作为非洲GDP第二的国家,目前正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政策扶持持续释放技术红利。一方面,本地市场快速扩容;另一方面,其在区域供应链和技术流动中的枢纽作用也日益凸显。凭借“非洲门户”与“阿拉伯世界中枢”的双重定位,埃及既拥有通达欧美与中东的外交资源,也具备向撒哈拉以南延展的辐射力。
对于正加速布局全球的中国AI企业而言,埃及正成为一个兼具战略通道与落地土壤的关键据点。
1. 政策、人才、设施构建AI黄金三角
埃及AI"新风口"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政策、人才、基础设施三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埃及政府在推动AI发展方面表现出高度的战略前瞻性,正通过"顶层设计+准入机制+国际合作"三步走战略,为AI产业发展构建坚实的制度地基。同时,其在人才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也为AI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1. 国家战略夯实制度根基
埃及高度重视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发展,通过国家战略与制度安排为AI产业提供持续支持。早在2017年,埃及政府便启动“数字埃及”战略,旨在通过建设统一平台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发展数字技能培训项目,并设立应用创新中心支持AI相关初创企业孵化。
2021年,埃及信息和通信技术部便发布了该国首个五年《国家AI战略(2021–2025)》,成为该地区首个制定此类战略的国家。战略强调将AI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农业等关键领域,并明确提出加强国际合作、构建数据基础设施与推动人才培养。2025年,埃及进一步推出2025–2030年的新版战略,计划设立4.3亿至8.6亿美元专项基金,重点支持AI企业发展、风险投资激励及公众认知提升,进一步强化其AI生态系统建设。
在准入机制方面,埃及通过投资和自由区总局(GAFI)为AI相关出口导向型企业提供极具吸引力的政策待遇,允许其在自由区设立运营机构,享受税收减免、通关便利及加速注册等一系列便利化措施。同时,埃及已于2020年颁布第151号《个人数据保护法》,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数据合规体系,严禁未经授权的数据跨境传输。国家电信监管局(NTRA)亦规定,凡在埃及境内提供云服务的机构,均须在本地注册并接受监管。这一要求既构成潜在的市场准入门槛,也为有意投资本地数据中心的企业提供先发优势。
在国际合作层面,埃及积极参与全球AI治理,作为非盟成员,推动落实非洲大陆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并与中国在AI研发领域展开合作。2025年6月,中埃两国签署涵盖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协议,为中资企业在埃及落地AI项目提供制度协同与政策支撑,释放广阔合作潜力。
1.2. AI人才储备领跑非洲大陆
在AI人才储备方面,埃及在非洲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根据数字战略公司 Qhala 和研究平台 Qubit Hub 今年 4 月发布的《2025 年非洲人工智能人才准备指数》,埃及与突尼斯并列第二,得分51.80。这一优势主要得益于其在数字技能和数据基础设施方面的稳固基础。
在开发者密度方面,埃及每百万人拥有1224名开发者,有超过一半的人口(53.06%)具备ICT相关技能,为本地数字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埃及政府也在积极推动AI人才建设——其《2025-2030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明确将“技能发展与能力建设”列为首要优先事项,目标是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AI专业人才。今年5月14日,埃及总统塞西还指示政府研究将AI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推动AI教育向基础阶段延伸,拓宽人才储备路径。
1.3. 数字基础设施加速完善
埃及在5G和宽带等数字基础设施方面持续加码,为AI应用铺设坚实底座。当前,埃及正通过总额达27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及多边全球合作,加快5G布局步伐,截至2024年底,所有主流移动网络运营商均已获得5G牌照。
今年5月,埃及通信与信息技术部长阿姆鲁·塔拉特在“5G埃及论坛”上表示,全国已有超过1270万户家庭(涵盖农村地区)接入固定互联网,平均宽带网速实现13倍提升,移动用户总数达到1.2亿,过去一年移动互联网使用量增长超10%,宽带价格在非洲地区位居第二低,极具性价比。
数字基础持续夯实的同时,关键算力设施也在加速落地。2024年4月28日,埃及于艾因苏赫纳高速公路沿线启动了埃及首个政府数据与云计算中心,致力于打造中东北非地区的大规模数据分析与AI应用枢纽。
然而,AI数据中心对能源的高强度依赖也带来新的挑战。高盛预测,全球范围内由于生成式AI的快速发展,未来数年电力消耗将大幅上升:2023年至2027年增长50%,到2030年预计累计增长165%。在此背景下,埃及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资源优势逐步显现,埃及政府正积极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从阿斯旺本班的太阳能园区到红海沿岸的风电场,一系列标志性项目不仅展现了埃及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天然优势,更体现了其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建设可持续未来的坚定决心。
2. 埃及AI场景风口打开,中国玩家加速落地
对于这个拥有超1亿人口、60%的人口年龄在24岁以下的国家而言,AI不是“前沿科技”,而是“生活刚需”——它影响着年轻人拍照的方式、交友的效率、家电的智能程度,甚至一座城市的运转逻辑。中国企业,正凭借在AI+场景融合上的优势,迅速成为这场数字化转型浪潮的关键推手。
2.1. 手机里的中国智能
据 Omdia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埃及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4%,这一增长主要受益于多重利好因素:政府为打击“灰色市场”而实施的IMEI(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白名单制度、宏观经济形势的逐步稳定,以及对本地制造业的重新重视。对于年轻一代而言,手机不仅是连接世界的窗口,更是表达个性和开展社交互动的核心载体。
在这个年轻的AI硬件消费市场中,中国品牌正在“统治榜单”。Statcounter的数据显示,目前OPPO在埃及市场销量仅次于三星,位居第二;其子品牌Realme也牢牢占据中国品牌市场份额前列。2024年9月底,OPPO在埃及建立工厂开始本地化生产手机。近期在埃及发售的OPPO Find N5 已经搭载了 ColorOS 15 系统,可使用AI搜、AI通话摘要、AI笔记和文档等功能,这让OPPO在年轻人心中脱颖而出。
2.2. 社交背后的算法引擎
如果说智能手机是埃及年轻人通往数字世界的钥匙,那社交App就是他们表达情绪、建立联系、参与虚拟社群的主阵地。据我国商务部数据,截至2024年7月,埃及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7690 万;手机用户1.103亿,普及率为99.1%。相比传统媒体,埃及Z世代和千禧一代更愿意把时间花在短视频、语音聊天和虚拟交友上。这意味着,社交App不仅是娱乐渠道,更是流量入口、文化舞台,甚至情绪出口。
而在这片数字热土上,中国App已占据“半壁江山”。其中,赤子城科技凭借其主打社交产品在中东北非地区快速出圈,成为AI出海中的代表玩家。2024年,赤子城科技总收入达50.9亿元,同比增长53.9%,其中,公司核心产品在中东北非地区的收入同比增长60%,成为公司全球扩张中最亮眼的板块之一。随着多款产品在当地细分赛道占据领先地位,赤子城正不断接近“打透中东”的战略目标。
这背后,是AI技术与本地语境的深度融合。赤子城通过自研算法Boomiix,提升语音匹配和视频推荐的效率;利用AI语义理解与大模型部署(如DeepSeek-R1)优化心动值判断、匹配准确率;在极具本地化语境中实现“内容-人-情绪”的闭环推荐体验。东南亚复杂的交通形态和多样的政策生态,为Robotaxi企业提供了理想的实战演练场。
2.3. 智能家电深耕埃及市场
埃及家电市场正在迎来结构性跃迁。根据Statistita数据推测,2025年埃及家电市场规模将达73.1亿美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不但超过北美与欧洲,也跑赢中国同期6.4%的增速。增长背后,是年轻家庭消费升级的拐点,更是“AI+家居”加速落地的窗口期。
海尔无疑是中国家电品牌中最早看见这一机会的企业之一。从1998年通过贸易出口进入中东北非地区,到2019年在埃及设立本地公司,再到2024年海尔埃及生态园正式开园,这家中国制造业代表性企业始终围绕“本地化+智能化”的策略深耕埃及市场。
海尔埃及生态园总投资达1.6亿美元,占地20万平方米,一期项目已开始生产空调、洗衣机和电视等核心品类,二期工程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更值得关注的是,海尔在园区内部部署了高精度BIM建模与数字孪生平台,将生产管理、资产盘点、安全控制等多个环节实现AI化,为传统制造注入“数据大脑”。产品端,拥有可在 55℃高温环境下依旧稳定运行的轻商系列 T3 定频&变频产品,完美适配埃及炎热气候;采用全直流变频技术,且支持智能备份模式的 MRV-5 解决方案,也展现出卓越的节能与智能优势。
2.4. 一座城市的数字大脑
埃及新行政首都项目总投资超过580亿美元,被誉为“非洲第一智慧城”,它不仅在物理空间上实现迁移,更在数据空间中重新定义城市的运行逻辑。新首都将部署高度集成的数字系统,涵盖智能交通、视频监控、城市照明、能源调度、数据管理等多个维度。AI成为其中的核心技术底座:通过预测分析优化公共服务供给,通过实时调度提升城市安全和效率,通过可视化管理降低治理成本。
在智慧城市的背后,中国企业深度参与基础设施智能升级。中国电建集团主导建设的1.1GW风电项目,在设计中引入AI风力预测与智能电网系统,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智能调度;中兴通讯联合埃及电信,推动光纤网络在1500个乡村部署,为近千万人提供稳定的高速宽带,并大幅提升农业、电商、教育等农村场景的数字基础。与此同时,华为积极参与“数字埃及建设者”倡议,在开罗成立了北非地区首个OpenLab,成立了“华为ICT学院”、发起ICT技能大赛等活动,为埃及培养了大量ICT人才。无论是城市治理、能源传输还是人才教育,中国企业正在用AI深度参与埃及社会底层结构的重塑。
3. 结语
随着中埃全面战略合作持续深化,埃及政府在数字化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不断加码,这个中东北非地区的国家正加速迈向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新兴市场。在智能终端、家电制造、汽车出行与数字社交等多个场景中,已有众多中国企业在埃及跑通商业闭环,通过AI技术实现从产品输出到生态渗透的跃迁。
在这片古老文明与数字浪潮交汇的土地上,中国AI企业正迎来新的增长起点,与埃及共同探索新合作、新场景与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