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至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人工智能治理”成为本次峰会的重要议题之一。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产业结构与人类生活方式。与此同时,DeepSeek等中国AI企业在全球市场的迅速崛起,掀起了新一轮“AI出海”浪潮。在此背景下,金砖国家愈发重视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积极探索AI治理、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融合路径。 本系列文章将聚焦金砖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政策动向、技术突破与应用实践,以及中国AI企业出海的机遇和挑战;EqualOcean相关专题国别报告也将陆续发出,欢迎大家关注。
封面图
在EqualOcean上篇文章中(点击查看:《中国AI激活埃及数字引擎》),我们从宏观视角拆解了中国AI企业布局埃及的潜力——1.1亿人口规模、地缘战略优势、政策开放窗口,构成了表面上的“出海红利”。但真正进入市场后,企业很快会发现,埃及的现实并非简单的“蓝海”,而是机会与障碍并存。
本篇将视角进一步聚焦,讨论一个更具体、但同样关键的问题:在基础薄弱的新兴市场,AI企业如何通过技术策略应对环境制约,找到落地的现实解法?埃及正是这个问题的典型样本。它在算力供给、网络质量、数据中心建设等方面的短板,并非孤立现象,而是大多数新兴市场的共性挑战。
1. 1.1亿人的市场,为何AI企业不敢进?
当全球AI行业进入模型规模竞赛时,很多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新兴市场用不起AI。
根据商务部2024年发布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指南》,埃及作为中东北非地区的重要市场,拥有13条TB级海底光缆连接60多个国家,预计到2025年将增加至18条,亚洲和欧洲之间90%以上的数据传递经过埃及领土和水域,这为AI应用提供了网络基础,但本地算力资源仍然稀缺,这种薄弱性体现在了多个维度上的系统性制约。
1.1. 能源困局
埃及的能源结构高度依赖化石能源,尤其是天然气。
2024年,埃及电力消费中有88.4%来自化石燃料,其中天然气的占比高达81.7%。发电结构的单一化导致该国对天然气资源高度依赖,成为其能源安全的核心风险之一。
过去几年,埃及主要通过本土天然气产量和以色列的东地中海天然气(EMG)管道实现供给平衡。2023年,以色列通过 EMG 管道日均向埃及供应约8.5亿立方英尺天然气,成为埃及能源结构的重要补充。然而,2025年4月,受伊朗-以色列冲突升级影响,以色列暂停了对埃及的天然气出口,导致埃及一条关键气源被切断。与此同时,埃及国内天然气产量也在持续下滑。
在供应趋紧的同时,埃及面临持续高温天气,居民与工业用电需求快速攀升,导致发电燃料供应更为紧张。天然气的短缺直接影响发电厂的稳定运行,供电压力显著上升。
因此,埃及政府早在2023年7月就启动了限电计划,2024年7月进一步实施夜间节电措施,规定商店晚上十点关门。尽管2025年4月政府曾表示“今年夏季预计不会再出现停电”,但电力供应的脆弱性仍未得到根本缓解,能源基础设施长期面临挑战。
电力供应的不稳定直接限制了数据中心和GPU集群的规模化部署。大模型的训练正在将“电力成本”推向新的极限。一个标准的AI训练集群需要24小时不间断供电,功耗通常在几百千瓦到兆瓦级别。GPT-3单次训练所用电力高达千兆瓦时级别;而到了GPT-4,能源需求更是翻倍增长,埃及的限电政策让这种高功耗AI训练变得不可持续。
为了应对电力不稳定,企业需要配备备用电源系统,这进一步推高了部署成本。这让数据中心成为了“电力黑洞”,随着未来算力需求的持续扩张,数据中心的能耗还将以近20%的年增速进一步上涨。电力限制迫使企业采用分布式部署的策略,但这又带来了数据同步、模型一致性等新的技术挑战,需要将原本集中式的大规模训练拆分成多个小规模任务,这也造成了训练效率的大幅下降。
1.2. 网络瓶颈
埃及虽然拥有全球最密集的海底光缆体系之一,但国际数据通道的通畅并未转化为本地网络体验的全面提升。根据中国商务部2024年发布的数据,埃及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7690万,普及率高达99.1%。
但Speedtest全球指数显示,2025年5月埃及的手机宽带平均下载速率为41.22Mbps,固定宽带为88.16Mbps,分别排名全球第84位和第71位。Surfshark发布的2024年数字生活质量指数排名中,埃及在121个国家中排名第79位,埃及在互联网可负担性、网络稳定性等维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网络质量的参差不齐对依赖云端调用的传统AI应用构成挑战。埃及现在41.22Mbps的平均下载速率意味着一个10GB的AI模型需要约30分钟才能完成下载,而在网络高峰期这个时间可能延长到几个小时,这种速度对于需要频繁更新模型的应用来说是致命的。例如,一个简单的图像识别请求,在理想网络环境下需要几百毫秒,但在埃及的网络环境中可能需要几秒钟,用户体验大打折扣。
同时,埃及城市地区的网络质量明显优于农村地区,同一个AI应用在不同地区的表现差异巨大,企业需要针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技术方案。对于需要实时数据同步的AI应用,网络不稳定会导致数据丢失或延迟,影响模型训练和推理的准确性。
这些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正从多个角度推高了 AI 部署和运营成本。企业需要投入额外资源来应对电力中断、网络延迟等问题。除了备用电源,还需要建设冗余网络连接、增强数据备份系统、冗余冷却装置等“防御性投资”。到2024年,大型企业的停机成本已飙升至平均每分钟9000美元。这笔巨额开支凸显了投资预防性维护的重要性,不稳定的设置会导致频繁的服务中断和性能下降,进而导致用户流失、影响企业收入。
2. 轻量化小模型的技术解法
在算力资源紧张和部署环境受限的背景下,轻量化小模型为AI的落地应用提供了更加可行的技术路径。轻量化模型并非简单的“大模型缩小版”,而是通过减少参数规模、优化模型结构,实现核心功能的同时,显著降低算力和运维门槛。这类模型可以在本地终端、边缘设备甚至弱网环境下高效运行,特别适合中小企业和垂直行业的定制化需求。
2.1. 模型压缩技术
模型剪枝(Pruner)作为主流的压缩路径之一,通过移除部分冗余参数,使模型具备稀疏性,从而降低内存占用与计算负载,提升推理效率。主流剪枝技术大致可分为局部剪枝和全局剪枝两类:
针对两种方法的困境,SparseLLM框架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解法,该方法通过引入辅助变量,将原本无法并行的全局剪枝问题拆解为多个可管理的子问题,分别在各个模块内协同优化。
2.2. 降低电力消耗
DeepSeek通过轻量化模型架构和开源策略,大幅降低了训练与部署成本,让中小企业也能轻松搭建AI系统。传统AI巨头训练同等模型的成本是其10倍,而DeepSeek模型的能耗仅为行业平均值的零头,这让AI的“电力焦虑”第一次得到了缓解。
这种效率提升直接动摇了能源市场的预期。此前,行业普遍认为AI将推动电力需求爆发式增长——美国预测到2030年数据中心用电量将翻番,甚至占总需求的12%,但随着DeepSeek问世,让“AI必催生电力饥荒”的逻辑遭到了质疑。
2.3. 边缘部署策略
边缘部署是将AI模型的推理计算过程从云端转移到本地设备或本地服务器进行,这种策略与传统云端集中处理相比具有多重优势:
大幅降低延迟,实现实时响应,特别适用于工业检测、智能硬件、手机应用等场景;
减少了对网络连接的依赖,规避了因网络波动或中断带来的功能失效问题;
有助于提升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敏感数据无需传输至云端,降低了泄露风险。
轻量化大模型通过减少参数数量和模型复杂度,降低了对硬件资源的需求,使得AI技术更易于部署在边缘侧设备上。在移动设备、边缘计算节点及其他实时应用场景中,企业可以在不依赖高性能GPU集群的条件下实现流畅的AI推理,降低了部署成本与硬件门槛。
3. 轻量化模型的市场验证
新兴市场,正在成为中国企业验证轻量化 AI 商业价值的主战场。
与欧美大模型企业卷算力不同,不少中国公司选择了另一条路——围绕落地场景做减法,把技术的复杂度降低,让产品更适配中东北非地区网络和硬件环境受限的市场。
3.1. 传音控股
中国品牌传音控股在面对网络质量参差与带宽受限的非洲市场时,展现出高度的产品适配与技术创新能力。其旗下 Infinix 手机品牌长期占据埃及主流市场份额,深谙本地用户在“流量贵、网络差、内存低”环境下的核心痛点。
为此,传音在新兴市场构建了一整套“弱网环境下的智能优化体系”:不仅在系统层面推出了流量节省模式、内存融合调度引擎和弱网连接加速器,还在本地语音识别、图像处理等关键功能中深度布局端侧AI模型,确保核心功能即使在离线状态下也能稳定运行。
在AI部署方面,传音联合阿里云构建了数据与广告平台基础设施,并于2024年正式发布具备离线AI能力的 PHANTOM V Fold2 手机。该产品集成了通义千问的小模型框架,通过机身上特定的AI按键,用户可一键调用端侧大模型,在离线环境中依然可以运行多轮AI对话,并实现文档及通话摘要。
PHANTOM V Fold2 手机
中国品牌传音控股在面对网络质量参差与带宽受限的非洲市场时,展现出高度的产品适配与技术创新能力。其旗下 Infinix手机品牌长期占据埃及主流市场份额,深谙本地用户在“流量贵、网络差、内存低”环境下的核心痛点。
为此,传音构建了一整套“弱网环境下的智能优化体系”:不仅在系统层面推出了流量节省模式、内存融合调度引擎和弱网连接加速器,还在本地语音识别、图像处理等关键功能中深度布局端侧AI模型,确保核心功能即使在离线状态下也能稳定运行。
在AI部署方面,传音联合阿里云构建数据与广告平台基础设施,并于2024年正式发布具备离线AI能力的 PHANTOM V Fold2 手机。该产品集成了通义千问的小模型框架,通过机身上特定的AI按键,用户可一键调用端侧大模型,在离线环境中依然可以运行多轮AI对话,并实现文档及通话摘要。
3.2. 昆仑万维
昆仑万维则通过产品生态策略发挥轻量化 AI 的协同价值。昆仑万维旗下的 Opera 浏览器和社交娱乐产品 StarMaker 等长期布局中东北非市场,针对本地用户的使用习惯,打造了内容推荐与互动生态闭环。
Opera 浏览器通过获取用户的浏览兴趣、内容偏好,积累了大量基础数据,StarMaker 和 Star X 等社交产品则反向将用户互动数据反馈给推荐系统,帮助提升内容分发的精准度。昆仑万维在这一过程中引入了轻量化AI模型,将复杂算法下沉至移动端与本地边缘服务器,实现更快响应和更高效率的本地化推理。更重要的是,Opera 浏览器支持超过 150 种本地 LLM,包括 Meta 的 Llama、Google 的 Gemma、等通用模型,这意味着用户无需连接云端即可在本地运行 AI 功能,显著提升了隐私保护和响应速度。
4. 结语
中国企业在埃及面临的挑战,不仅是技术本身能否跑通,更是如何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找到一条真正可持续的本地化路径。基础设施的局限迫使企业在产品和技术上做出更贴近现实的选择,通过轻量化部署,把原本高门槛的AI服务转化为适用于当地的实际功能,降低了运营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用户体验。
这种“适应性”策略,正在重塑中国企业的出海逻辑——不再是单纯输出技术,而是围绕市场现实调整产品形态、重组服务方式,逐步形成以深度本地化为核心的新竞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