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起于华为,亦不止于华为|一位世界公民的二十年

其他国际市场, 北美市场 作者: 彭丽娜 2022-12-30 17:02

《华为全球化》作者陈攀峰接受EqualOcean专访,分享了他参与中国企业全球化近20年的所思所感。

深度专访

2002年,陈攀峰就职于索尼欧洲高科技中心,常驻德国斯图加特。彼时,索尼这家企业在科技界如日中天,地位不逊于当下的苹果和华为。陈攀峰因这份工作,饱受国内亲朋好友的羡慕。本应顺风顺水的生活中,却也有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烦恼——陈攀峰常被德国同事“理所当然”地视作日本人,见面时,他们会向他鞠躬,会用日语同他打招呼。他们越是礼貌,越是刺痛了陈攀峰的心。

“我心里非常不舒服,当时我想,什么时候中国能走出索尼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尊重,我一定尽我所能、为其效力!”年轻的陈攀峰如此发愿。后来,他带着这个初心,一头扑在中国企业全球化的事业中近二十年。在华为走向欧洲和拉美、通过艰苦奋斗在当地立足扎根的过程中,陈攀峰的身影始终活跃在第一线,并获得了华为“天道酬勤”的金牌表彰。

在“走出去”的大时代下,我是一个想看世界的年轻人

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有句台词这样说,“我们这代人最重要的是改变,改变身边每个人,改变身边每件事,唯一不变的就是此时此刻的勇气。”在上世纪90年代,大批青年人受到改革开放思潮的鼓舞,渴望着走出国门、向现代化文明学习。他们没有财富,没有资源,甚至对世界的了解也相当贫瘠,有的只是无边无际的好奇、热忱与无所畏惧。

陈攀峰在苏州读大学期间经常被学校外办安排接待外宾,眼见着苏州的招商引资日新月异,毅然加入了浩浩荡荡的“学英语”大军。“我整天组织英语角活动,担任英语协会的会长,说梦话的时候都在练习英语。”凭借扎实的英语基础,陈攀峰被本科老师委以“欢送外宾”的重任。在当时,虹桥机场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国际机场,1997年的一天,“我在机场送外宾,看着纸质的航班表哗啦啦往下翻,心潮澎湃,当晚回家就把所思所想记录在了日记里,期待着我有一天也能迈过闸机、走向世界。那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时刻之一。”

2000年本科毕业后,陈攀峰先后前往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和德国勃兰登堡工业大学学习,后又留在海外工作。“我在德国待了近十年,在法国、英国、西班牙、智利都工作了一年以上,这些国家的语言我都会说,拉美几乎所有国家也都去过。”年少时怀着“出去看一看”的简单想法,未料想到会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世界公民”,近20年韶华都献给了中国企业全球化事业。

2004年,陈攀峰结束了在全球顶尖的商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的中国企业国际化研究工作,在亲情的号召下回到国内,但“为中国企业全球化效力”的初心一直撩动着他。正巧他曾在柏林EGG(电子走向绿色化)国际研讨会上与华为结缘,甫一回国加入华为,陈攀峰又被立刻又被外派到欧洲。用他的话来说,还没来得及在国内“过一道水儿”。2005年3月,陈攀峰降落在雪中的巴黎。“我回国时就是从法国出发的,当时感觉根本没离开过。”

2004年初的华为还不似当下般声名鼎沸,陈攀峰“没听过,也不了解”,华为多次邀请他去深圳总部参观。陈攀峰说,“我过去一看才知道,原来华为这么牛、这么现代化。回家后我上网一搜才发现自己孤陋寡闻了,原来华为早就进入了‘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榜单,尽管排名不高,利润却是前三名的数倍,在当时被称为‘中国最神秘的高科技公司’。且华为的海外销售额在2003年就达到了10.5亿美元,并正以90%的同比增速成长。我当时想,也没别的选择,那就去华为试试吧。”

在快速发展的华为,陈攀峰配合业务和组织的需求多次转岗,先后任职于全球技术服务部、运作支撑部、欧洲行政管理部、西班牙电信系统部和智利代表处,陈攀峰的一双子女就是在智利诞生的。他一线参与了华为全球化平台的搭建,带领团队拿下了很多战略项目,所到之处身体力行地向当地传播华为文化和中国文化。

在这个过程中,陈攀峰始终带着一种“第三方视角”。“我心里一直在想,我一定要把在华为的亲身经历记录下来,把华为的理念与实践、经验与教训总结出来,分享给更多中国企业,在他们走向全球的过程中提供参考。”2020年,由陈攀峰编写的《华为全球化》一书出版,迅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化领域的畅销书,被诸多具有全球视野的商业观察家、企业负责人和创业者奉为“必读书目”。

关于华为和任正非本人的著述不在少数,但《华为全球化》是市面上为数不多的了解华为海外发展历程的一线资料。陈攀峰在书中细致还原了华为进入不同市场的过程,梳理了华为全球化的五个阶段、十大理念和十五大经验。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挺进海外市场,华为的“得与失”、“0到1”还将起到更重要的借鉴价值。

汗与泪,笑与甜,华为何以成为全球化企业

许多人知道华为重视全球化,知道华为在海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华为为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扎根付出的精力,以及华为在全球化发展之路上获得的关键性的突破,多数人并无清晰的认知。

在2005年,华为的海外营收占比第一次超过了50%。到2018年,华为总营收首次超过千亿美元,并仍有48.4%的营收来自海外市场。截至2019年10月底,华为在全球拥有19.4万名员工(本地化率达到75%),业务遍及170个国家和地区,服务30多亿人。从营收构成、组织分布、市场覆盖等角度来说,华为都堪称是自中国走出的最成功的全球化企业。

诚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凭借系统性的成本优势、领先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顺利打开海外市场,但能够建立起全球范围的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的中国企业实属凤毛麟角,华为当属其一。就国际评级机构Interbrand和Brand Finance等发布的“全球品牌价值榜”而言,华为常年榜上有名,且是为数不多的上榜中国企业。原西班牙电信拉美CTO古斯塔沃曾这样向陈攀峰发表他对华为的看法:“华为在通信行业引领了全球,结束了西方人的技术垄断,也彻底改变了高科技行业对中国制造的看法。”

一路走来,陈攀峰认为华为遭遇的最大挫折、也可以说是华为取得的最大突破,就是打破了海外对“Made in China”的固有成见。“直到现在,绝大部分人还是认为‘中国产品’等于低价低质,更别提十几年前。别人根本不相信中国能生产高科技通讯设备,海外的客户也不愿意理我们。故宫里的第一台电话是爱立信生产的,摩托罗拉在二战期间就成立了,全世界都认为购买通信产品和服务就应该找这些品牌,应该找爱立信、摩托罗拉和西门子。”

为了实现从0到1的业务突围,为了扭转这种普遍存在的负面认知,华为经历了多番艰苦的探索。“在华为早期拓展阶段,欧美等发达市场进不去,华为便走向跨国巨头不愿去、或不愿重点投入的‘边缘’地区,比如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流行病肆虐的非洲,海啸后的印尼,地震后的智利…华为人始终坚守在当地,即便最困难的时候也对客户不离不弃。”

在陈攀峰看来,‘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他对这句话中所凝结的血与汗再清楚不过。“华为全球化发展成就的背后,是许多华为人多年背井离乡、远离妻儿老小、甚至承担着生命危险换来的。在拉美地区,很多华为人曾遭遇绑架,一点也不夸张。”他颇为感慨地对我们说:“华为人谱写了中国企业全球化历史的一个精彩片段,华为的军功章里也有华为家属一半的功劳。”

‘奋斗’是华为全球化的基石,但绝不是唯一的武器,深度参与者陈攀峰始终强调‘闷声发大财’的心态无法为华为创造独特的全球品牌地位。“我去过全世界很多地方,每当走下飞机,我都会格外留意当地的中国品牌广告。前些年基本只能看到华为,近几年也能零星看到小米等几个其他品牌。”华为能成为ToB和ToC领域的‘双一流’品牌,在‘投广告’这件事上是下了血本的。

“‘如何投广告’这个问题并不难,难的是树立投广告的决心和心态。假如一家企业今年盈利一个亿,也许需要拨出相当大一部分预算去建立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最重要的是钱花出去也许在当期并不能产生直观收益,但来年、第三年、第五年还得持续花,只是阶段性地做意义也不大,品牌需要长期地建立和维护。”

陈攀峰还观察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许多中国传统企业家身上‘低调内敛’的品质。“企业在海外合法合规地赚到钱,也是藏着掖着,尽量回避媒体和公众的视线。但西方重视‘公开透明’,‘有神秘感’并不是正面的形象。中国企业特别是在挨批评后不知道如何应对,越不应对,批评的声音越是单方面压倒。”

甚至华为在早期阶段也是采取“不曝光、不回应”的姿态。吃了亏后,才下定决心,在华盛顿、布鲁塞尔、巴黎、柏林等主要城市建立起公共关系团队,专门维护品牌形象。“如果有媒体发表了负面评价,华为的公关团队会采取各种方式‘消毒’,可能是再发表一篇正面的文章来回应,这是一种博弈。西方本土企业并非不会受到批评,但是他们和媒体之间的‘攻防演练’已经非常娴熟了。”

“华为乃至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盛。”在这个过程中,陈攀峰得以从海外视角见证了中国从2001年加入WTO、2008年承办奥运会到2013年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风起云涌。“华为在海外开展销售工作时有一个杀手锏:每次遇到实在拿不下的客户时,就邀请他们到中国来参观游玩一趟,海外友人亲眼目睹了北上广深的繁荣景象后,订单一准儿就成了。”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时代呼唤中国企业走出去

2000年初,陈攀峰在海外几乎看不到中国商品和品牌,也难觅中国企业的踪迹。到了2022年,已有145家中国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总数超过美国,为全球第一。

陈攀峰将中国企业出海划分为五大阶段。第一阶段,企业在国内成为行业龙头,营收达到一定的规模;第二阶段是外贸阶段,企业通过电商平台或B2B贸易渠道将产品销往海外,但在海外并无员工;第三阶段,企业成立海外事业部,统管各项出海事宜,在国内的技术或生产优势溢出海外;第四阶段,企业在海外部分重点市场设立团队或分部,进行国际化组织建设;第五阶段,企业真正实现全球化,服务全球大部分市场,在全球各地设有本地化的组织,从采购、生产、研发、销售、服务到合作伙伴全链路进行全球布局,正如当下的华为。

当中国企业发展到国际化、乃至全球化阶段,常常遭遇跨文化管理的“拦路虎”,近年更是不乏TikTok、Shopee等具有中国基因的企业在海外遭遇“管理危机”的新闻。在陈攀峰看来,这是中国的“效率至上主义”与海外价值观的根本性分歧。“我常遇到这样的中方管理者,今天派员工到海外去,明天就要搭建起团队,后天就要看到产出;今年实现了100%的增长,明年的KPI就要定到200%。这种过于‘简单粗暴’的管理模式是海外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无法接受的。”陈攀峰认为,这种文化和价值观的冲突可能需要一两代人的时间去逐步消弭,但产品和技术硬实力之外的软性影响力无疑是中国企业家和创业者必须攻关的课题之一。

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时代在呼唤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具有多国工作生活经验的陈攀峰建议中国企业不妨打开视野,此路不通,另寻他路。“大部分中国人对拉美的了解有限,甚至偏负面,曾经一度,中国人需要从美国或欧洲转机到达拉美,现在国内已经开设直达墨西哥和古巴等国的航班。拉美地区拥有超过六亿人口,人口结构年轻化,语言相对统一,人民热情奔放,矿藏资源丰富多样。拉美地区的市场发展潜力很大,墨西哥、智利等国的人均GDP都高于中国,智利等国也与中国保持着友好的经贸关系。”中国商品和企业在拉美当地的渗透率还不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意味着巨大的机会。

中国改革开放数十年来,“走出去”远不如“引进来”做得好,中国大型企业在海外营收、本地团队层面远未达到“全球化”的水平。尽管当下的地缘政治环境给中国出海企业提出诸多挑战,但作为海内外交流的深度参与者,从2022年9月至11月,刚刚结束从拉美到北美,再到欧洲的一个长差,拜访了很多商业伙伴和朋友,陈攀峰的体感更是“世界还是那个世界,除了极少数国家的特定领域,世界的大门依然向中国企业敞开,‘逆全球化’不可能形成趋势。”

任何时代都蕴藏着其独特的历史机遇。面对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中国企业当以新的格局、新的模式探索全球化之路,制定科学完善的战略规划,尊重和善用专业的知识,合理调整团队和业务的发展节奏,先慢后快。

陈攀峰介绍

陈攀峰拥有20年的国际化经历(含华为海外13年),掌握5门语言,有丰富的全球化实战经验;曾任职于索尼欧洲高科技中心,并曾在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从事中国企业全球化研究,同时担任过宽带资本海外投资董事和亚信国际董事总经理。陈攀峰最为人熟知的经历是参与华为欧洲和拉美地区的业务开拓以及团队搭建,历任华为欧洲质量经理、欧洲行政管理部部长、智利西班牙电信系统部部长、华为智利销售副代表。

2019年,陈攀峰创立出海远民管理咨询公司,并于2020年出版全球化领域畅销书《华为全球化》,深入剖析了华为全球化的五大阶段、十大理念和十五大成功经验,并与天合光能、比亚迪、中国中车、奇瑞汽车、九牧卫浴、中国电科、中航工业等公司开展全球化战略咨询合作。

图片3.p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