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上半年外贸总值首破20万亿,非洲中东欧市场增速领跑
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至6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首次在上半年突破20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同期新高,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其中,对非洲及中东欧国家的进出口表现尤为亮眼,成为拉动增长的重要引擎。

聚焦非洲市场,上半年,中非贸易额同比增长14.4%,其中对非出口增速高达23.0%,领跑全球主要市场。中非贸易获得显著增长的主要原因系尼日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等新兴经济体的消费结构升级显著,对电动车、光伏产品等高附加值“中国制造”的需求旺盛。此外,政策与产业协同发力也是助推中非贸易发展的一大动因:中国对53个非洲建交国全面实施零关税待遇的政策便利了非洲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而跨境支付优化则保障了贸易资金安全。同时,中非产业合作模式正从商品出口转向本地化生产,尼日利亚光伏生产线、坦桑尼亚大型菜籽油厂等本土化项目加速落地,都标志着中非合作深度拓展。
转向中东欧市场,上半年中国与中东欧17国贸易额达5228.8亿元,同比增长6.8%,6月贸易指数创历史新高。中国-中东欧贸易额获得突破的主要动因是中国的多元化市场布局战略和双方贸易结构的持续升级。在传统欧美市场因关税政策波动时,中国持续深化“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累计建立20余个专业领域合作平台,涵盖农业、能源、科技、人文等全产业链,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此外,双方的贸易结构也在持续升级,主要体现在机电与高新技术产品占比显著提升,以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下降。贸易结构的升级既满足了国内消费升级需求,也帮助中东欧国家规避了对俄欧贸易的过度依赖。
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外贸规模再创新高。非洲与中东欧市场的突出表现,有力印证了“一带一路”合作深化与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成功,为全球贸易注入了稳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