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登陆阿根廷电动汽车市场,扩大南美业务版图
10月8日,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BYD)今日正式宣布在阿根廷启动电动车销售业务,标志着该公司在南美市场的战略扩张进入新阶段。此次布局不仅得益于阿根廷政府针对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的进口关税减免政策,也进一步巩固了比亚迪在南美地区的领先地位。

据比亚迪阿根廷区总经理Stephen Deng介绍,公司在阿根廷首批推出的车型包括元Pro纯电动SUV、宋Pro插电式混合动力SUV以及海豚Mini纯电动车,税前出厂价均低于1.6万美元,主要面向中端大众市场。这些车型将直接受益于阿根廷政府的新政策——到2026年,政府将允许至多5万辆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享受免关税进口优惠。根据阿根廷政府预测,截至2026年1月底,该国进口的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总量预计将达约4万辆。
按照阿根廷现行贸易制度,凡未在该国或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成员国设厂生产的整车品牌,其进口车型通常需缴纳35%的关税。该项新政策的实施,将大幅削减进口成本,为中国车企进入阿根廷市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Stephen Deng在发布会上向路透社表示:“我们长期看好阿根廷在电动车领域的发展潜力。这一政策调整对我们而言是一次重大的战略机遇。”他同时透露,比亚迪目前获批可在阿根廷进口约7,800辆新能源汽车。
行业分析师指出,阿根廷的政策放宽将特别利好成本结构优势明显的中国制造商。JATO Dynamics全球汽车分析师Felipe Munoz认为:“这将成为市场的转折点,阿根廷的电动车需求即将迎来爆发。”
目前,阿根廷是南美第二大汽车市场,仅次于巴西,但在区域范围内其电动车渗透率仍然偏低。根据JATO数据,2025年1月至8月,阿根廷共售出汽车42.1万辆,其中纯电和插混车型仅486辆,占比不足0.12%。长期以来,汇率波动和进口成本高企使电动车难以形成规模消费,消费者普遍倾向于购买本地生产的燃油车型。
不过,最新行业数据显示,在关税下调与信贷条件改善的带动下,阿根廷汽车市场正在加速回暖。阿根廷汽车经销商协会(ACARA)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全国新车销量同比增长60.4%。该协会主席Sebastian Beato指出:“尽管面临汇率波动与政治不确定性,阿根廷汽车市场仍保持了相当强劲的活力。”
比亚迪在南美市场的扩张已初具规模。继巴西、智利和乌拉圭后,阿根廷成为其在南美布局的又一重要市场。比亚迪在巴西设有电池与整车生产基地,并计划于2026年前在智利建成区域物流中心。此次进入阿根廷,被视为比亚迪加速构建南美“电动车走廊”的关键一环。
不过,比亚迪在全球范围的快速扩张也伴随着竞争压力。随着吉利汽车、零跑汽车等中国同行纷纷加快国际化步伐,电动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比亚迪最新季度报告显示,其2025年第三季度汽车销量出现自2020年以来的首次环比下滑,显示出行业竞争与市场调整的压力。
分析人士指出,比亚迪在阿根廷的成功与否,将不仅取决于产品价格和政策环境,也将考验其在充电设施建设、售后网络及本地化运营方面的长期能力。随着南美各国电动化转型提速,比亚迪此举或将成为中国车企拓展拉美市场的重要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