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英国汽车产量创新低 给中国车企出海带来机会
2022年英国工厂仅生产了775,014辆汽车,汽车交付量降至30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也是英国汽车行业自1956年以来最糟糕的一年。

受到英国退欧、新冠疫情的影响,同时在电池供电带来的行业迅速变革的冲击下,英国汽车制造产业受到急剧影响,在汽车制造排行榜上的排名从2016年的第13位跌至五年后的第18位,2022年英国工厂仅生产了775,014辆汽车,汽车交付量降至30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也是英国汽车行业自1956年以来最糟糕的一年。
相比之下,近年来尤其是随着电池供电时代的来临,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如今,海外市场亦成为众多车企竞相追逐的焦点领域。欧洲,对于布局海外的中国车企来说,不仅有着极高的市场价值,还有着更深的品牌意义,其不仅拥有高度成熟的消费市场,更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即使来到新能源引领的时代,欧洲市场也不甘落后,2020年欧洲市场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甚至超越美国和中国,市场空间巨大。而作为汽车制造老牌国家的英国,至2022年9月,全英6670万人口享有4077万辆的汽车保有量,EqualOcean在实地看到,英国的汽车文化已渗透至家家户户,这里不论社会和贫富阶层,几乎每家都开车,而且很多家庭都是两辆起步。
曾经的汽车制造老牌国家 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最近的挫折加剧了悲观情绪,几家英国工厂纷纷遭遇危机或者选择离开英国。1月16日,曾被政府誉为电动汽车(EV)时代标志的电池初创公司Britishvolt进入破产管理程序。宝马在去年10月确认,该车Mini的电动版本将在中国生产,而其在牛津的工厂今后将只生产汽油动力汽车。而继Arrival后不久,一家生产电动货运车的初创公司表示,将把大部分业务转移到北卡罗来纳州。
英国的汽车制造行业为该国直接提供了182,000个就业岗位,2021年的营业额达670亿英镑,占GDP的3%。但其汽车行业再次复苏的可能性正在减弱,原因有以下三个:汽车工业自身的发展阶段、英国退出欧盟,以及最重要的是其在电气化方面相对较差的表现,而电气化是汽车行业自大规模生产以来出现的最深刻的变革。
1980年代以来汽车行业的全球化给英国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日本的丰田和尼桑在当地开店,其他外国公司也纷纷抢滩最好的英国品牌。所有人都热衷于利用英国国内先进的工程技术实力、灵活的劳动法以及欧盟成员国身份,将该国塑造成为领先的出口基地,大约80%的汽车销往国外,超过一半销往欧洲。但另一方面,全球化也让英国的地位变得脆弱,对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就可以作出投资决策的全球巨型公司来说,英国只是一个中等的欧洲生产前哨。
这使得英国汽车行业容易受到任何降低其吸引力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比如英国脱欧。本田在2021年结束了其在斯温顿的生产,该工厂每年生产150,000辆汽车,这是在脱欧公投后宣布的一项决定。尽管该行业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但英国脱欧为横跨英吉利海峡的汽车和零部件增加了大量的流程工作,并加大了引进外国经理人的难度。
英国脱欧带来的不确定性也阻碍了该行业关键时刻的投资,比如电池供电。福特将再投资1.5亿英镑在默西塞德郡的黑尔伍德生产电动汽车零部件,使其总投资达到3.8亿英镑。沃克斯豪尔的所有者Stellantis正斥资1亿英镑改造其位于柴郡埃尔斯米尔港的工厂,以生产电动货车。同时,日产及其中国合作伙伴Envision正斥资10亿英镑在桑德兰建造一座超级工厂,自2025年开始为英国制造的电动汽车生产电池。但对于一个到2030年全球将在其电气化上花费1.2 万亿美元进行重组的行业,这些数字是微不足道的。
据法拉第研究所称,如果英国没有大规模的电池生产,那国内电动汽车生产商将逐渐倒闭。电池是笨重的关键部件,因此靠进口是次优的解决方案。英国拥有一些长期优势,包括来自北海的廉价清洁能源。但超过40家超级工厂已经在欧洲建成并投入运营或计划建设,这些工厂或者由初创公司发起,或者通过汽车制造商与中国、日本和韩国电池巨头的合资企业建立。到目前为止,桑德兰是英国唯一一家。
2008年之后为印度企业集团塔塔所有的捷豹路虎,计划自2025年起在英国索利哈尔生产电动汽车。丰田在德比郡组装汽车并在威尔士制造发动机,主要生产仅需要小型电池的混合动力车,可它在欧洲还有另外6家工厂,新的超级工厂可能会更好地提供服务。
至于依靠创业公司,这里的问题是老牌汽车制造商是否会信任新公司提供的零部件占电动汽车价值的五分之二左右。Britishvolt缺乏客户就是其倒闭的原因之一。而一家希望在考文垂生产电池的初创公司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投资者。相比之下,已经开始在瑞典北部生产电池的初创公司Northvolt获得了沃尔沃和大众等公司的投资。
欧盟将在2035年前停止销售内燃机汽车;在英国,最后期限是 2030年。根据作为脱欧后汽车自由贸易协议的原产地规则,到2027 年,从英国出口到欧洲的汽车零部件价值的55%必须原产于其中一个地方,以避免10%的关税。因此,英国发展汽车电气化的日程紧迫。
英国卓越的工程设计吸引了许多一级方程式和其他赛车队,而世界知名的电池科学和其他电动汽车技术也依然吸引着许多国外汽车制造商在英国设立研发中心。劳斯莱斯、宾利和阿斯顿马丁等将英式元素作为其品牌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端小型企业肯定会留下来。但大规模制造面临着艰难的未来。如果有一家大公司决定跟随本田而离开,那么英国汽车制造业的兴衰可能会出现螺旋式下降。
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车企 大力布局欧洲及英国市场
伴随着我国品牌汽车在三电技术和智能驾驶相关领域逐步建立起竞争优势,我国汽车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出口呈加快增长趋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车企出口竞争力持续增强,继8月单月出口30.8万辆后,汽车出口持续保持较高水平,连续5个月月均出口量超过30万辆,其中10月出口创下33.7万辆的历史新高,全年累计出口达311.1万辆,有效拉动行业整体增长。
新能源汽车成为出口增长点。分车型看,2022年我国乘用车出口252.9万辆,同比增长56.7%;商用车出口58.2万辆,同比增长44.9%。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其中,去年11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5.3万辆,环比增长5.5%,创下单月出口量新高。
中国乘用车海外出口短短两年内增加了两倍,接连超越了美国和韩国,位列全球第三大乘用车出口国,仅比第二名的德国相差约6万辆。彭博社称,中国汽车已成为拉丁美洲和中东市场的领导者,并在欧洲市场占据重要位置,即将超越德国成为第二大乘用车出口国。
中国汽车出口在欧美市场持续取得突破,欧洲和北美正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两大增量市场。据海关总署数据,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前三大市场为比利时、英国和菲律宾。据EqualOcean此前文章观察,2022年11月,英国机动车进口的增长由中国和德国引领,而从中国进口的机动车价值环比增加4.66亿英镑,几乎增长了2.5倍。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
当中国本土汽车市场渐趋饱和时,车企尝试出海,尤其在全球碳减排的倡导下,各国纷纷支持制造电动汽车,而强大的本土供应链使得中国电动汽车得以凭借质优价廉的优势迅速扩张。据UN Comtrade数据,2021年中国制乘用车出口均价约1.37万美元,约为德国车的三分之一,比最便宜的日本车便宜30%左右。
比亚迪、蔚来等一批中国本土车企已经崛起,试图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说,这仅仅是个开始。中国的目标是到2030年,海外汽车出口达800万辆。
比亚迪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掌握电池、电机、电控、充电基础设施以及整车技术的汽车企业,早在2015年就已经布局英国市场。
2015年,比亚迪与英国最大的客车制造商亚历山大丹尼斯有限公司(ADL)签订合作协议,在英国豪恩斯洛联合建立工厂,启动针对英国市场的战略合作。比亚迪提供客车底盘、电池和动力总成核心技术,ADL在英国生产外观时尚的客车车身,为伦敦和其他致力于减排的英国城市提供电动巴士。比亚迪与ADL的强强联手,已在英国市场取得巨大成功,比亚迪成为英国电动巴士最大的海外供应商。
同年,比亚迪在伦敦推出首批电动双层大巴,受到伦敦交通局旗下运营商Metroline的欢迎,投放在伦敦98路等公交路线。
直到2021年5月,比亚迪和ADL向合作伙伴Go-Ahead London车队交付其生产的累计第500辆电动巴士。这辆BYD ADL Enviro400EV双层汽车是加入Go-Ahead London车队的20辆双层汽车之一,用于 Walthamstow和Canning Town之间的伦敦69号线路运输。
2021年6月,比亚迪继续联合ADL中标英国当时单笔最大的纯电动巴士订单,为伦敦交通局旗下公共交通运营商RATP提供195台纯电动巴士。2022年2月,这组纯电动巴士在伦敦63号巴士路线投入使用,往返于King's Cross和Honor Oak车站之间。
2022年2月,比亚迪宣布将为英国最大的城际巴士运营商National Express提供超过130台零排放纯电动双层巴士。比亚迪已累计获得1000多笔全英各大公交运营商纯电动大巴订单,遍布英国逾10个城市(在英国市场占有率约50%,在伦敦市占率超80%),累计运营里程超过两千万公里,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万吨。
EqualOcean的记者走在伦敦、诺丁汉等英国城市街头,会惊喜地发现很多公交车的车头都赫然挂着比亚迪的Logo-BYD。
根据《2018伦敦市长交通战略》,伦敦交通局旗下所有公交车需要在2037年前替换为零排放大巴,这将给比亚迪很大的市场空间。
至于去年受到广泛关注的英国王室乘坐比亚迪一事,就是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访问巴哈马,当地政府举行隆重欢迎仪式,并使用比亚迪唐EV作为王室接机专用车,汉EV也出现在欢迎仪式队伍中。
伴随着比亚迪在英国电动巴士领域的成功,据悉,比亚迪即将在2023年第一季度在英国启动第一家门店,选择当地知名的经销商集团合作,随后不久将针对私人开始销售电动汽车,首款在英国上市的将是BYD Atto3运动型SUV,代表着正式进军英国私人汽车市场。
EqualOcean认为,比亚迪凭借其对上下游产业链的自主可控以及一体化压铸等技术,得以保持自身成本优势,并陆续推出不同定位的车系,成功塑造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品牌溢价能力,这都是其取得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2022年12月,比亚迪共售出23.5万辆,其中海外销售11320辆,全年共售出186.85万辆,同比增长1.52倍,其中海外销售约5.6万辆,增速超过3倍,其中作为其重点目标地区的欧美市场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相信,比亚迪的海外销售具有极大的潜力,即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对于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汽车产品企业出海的表现,EqualOcean也将持续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