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10家值得关注的科技出行品牌(出海美国)

北美市场 作者: 黄艳 编辑: 彭丽娜 2023-03-16 15:01

2022年的一级市场,储能和绿色出行两大赛道异军突起。自2021年7月至今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先后有超20家两轮电动车企业获得了融资,总融资额已超百亿元人民币,尤以Aventon、Onemile、SURPANDA、TENWAYS 等E-bike企业备受青睐。腾讯、钟鼎资本、高瓴创投、华映资本、高鹄资本、青山资本、中金汇融、普华资本、光速中国、DCM、杭州长江创投等投资机构纷纷在相关赛道进行了布局。

盘点

欧美国家是许多新能源出行品牌的首要目标市场。在欧洲,受益于财政补贴和刺激政策,消费者正大量从传统自行车转向电助力自行车,E-Bike渗透率已高达20%。在通勤时段,路上随处可见骑行E-Bike的上班族。“汽车大国”美国的消费者虽然更依赖于私家汽车和公共交通作为常规通勤工具,但消费者对于在户外运动和中短途出行等场景中使用E-Bike、E-Motorcycle、E-Scooter等的热情正逐步上升。根据NPD调查显示,在2021年7月之前的12个月内,美国E-Bike的销量增长幅度达240%。而在EqualOcean参与CES2023的过程中,也直观感受到美国用户对E-Bike的热情。

基于优势供应链和丰富的代工经验,近两年涌现出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致力于打造自主品牌的全球化新能源出行品牌。其中既有雅迪、爱玛等传统电动车大厂,也有前文提及的多家创业公司。本期EqualOcean聚焦美国市场,盘点了10家在美国表现较好的新能源出行品牌,在肯定这些品牌取得的阶段性成绩的同时,共同思考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机遇。

· 九号公司

九号公司聚焦于创新短交通和机器人领域,旗下拥有“Ninebot九号”和“Segway赛格威”两大品牌。公司成立于2012年,总部在中国北京,在全球拥有中国、亚太、欧洲、美洲四大业务区域,分别在在北京、上海、西雅图、洛杉矶、波士顿、阿姆斯特丹等地设立了15个办公室,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九号公司累计申请了全球性知识产权4800多项,广泛应用于短途出行、机器人、酷玩娱乐等领域,品包含智能电动平衡车、智能电动两轮车、全地形车、机甲战车、服务机器人以及智能共享滑板车等,满足市场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2020年10月29日,九号公司在科创板块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境内上市企业中「VIE+CDR」第一股。

· 小牛电动

小牛电动(NASDAQ: NIU)成立于2014年,总部设在江苏常州,是全球智能城市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产品在过去20年中获得过德国红点、德国IF、美国IDEA、日本G-Mark、中国红星、台湾Golden pin、香港DFA全球7项最主要设计奖项大满贯。在美国,小牛不仅开设有线下店提供产品展示、试驾、维保等服务,还针对当地出行习惯主推E-Bike和E-Scooter等品类。目前,小牛电动与亚马逊、速卖通等电商平台展开合作,并在线下建立了超150家海外旗舰店、专卖店以及1000多家授权经销商,还进驻了欧洲和美国各地的消费电子品商店,如欧洲最大得家电零售商MediaMart以及美国最大的零售商超Bestbuy等。

· 大鱼智行车

大鱼智行车创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在欧洲设有研发运营服务中心,核心团队来自华为、百度、摩拜等知名企业,目前公司内设立了体感车事业部、智能锂电车事业部、代步机器人事业部。大鱼已获得知名投资机构数千万元投资,团队创业事迹曾被央视《新闻联播》于2015年12月8日专访报道。公司拥有百余项核心专利,年产能50余万台,拥有CE,UL,RoHS,FCC,EMC等国际认证。大鱼智行车是首个进驻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Costco的中国E-Bike品牌,据《中国日报》报道2021年大鱼智行车占据美国E-Bike市场35%的份额。在社交平台上,美国的代理商网络红人HolmesHobbies、越南的百万粉丝博主Creative Channel、英国的摩托领域KOL LittleHarry、以及欧洲女星Adriana Matoshi都曾为其品牌代言宣传。

· Fiido

深圳飞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 年,旗下有品牌Fiido,主营产品为E-bike、电动滑板车以及相关周边产品,销售渠道涵盖国内外品牌独立站以及线下经销商等。Fiido将可拆卸电池设计在坐管的位置这一创新举措受到海外发烧友欢迎。此外,可折叠和长续航等性能表现也受到认可。以Fiido X折叠电动车为例,其折叠后体积小于0.15立方米,能够实现130公里的续航里程。根据轻便舒适、越野、远途、载物等场景,Fiido研发了不同系列的车型,定价在699-1799美元之间。截至2021年8月,Fiido已在全球销售了超过30万辆电动自行车,市场覆盖美国、英国、新加坡、意大利等40多个国家。同时,Fiido在Instagram、Youtube、Facebook、Twitter、以及Pinterest等平台上开通了品牌账号,以便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互动渠道。

· Urtopia

Urtopia(深圳哲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依托中国供应链和AloT技术,打造了包括E-Bike和各类周边产品在内的产品线,通过“DTC+BTB”模式直达欧美用户。Urtopia的创始团队均有在美学习/生活经验,创始人张波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读博士期间养成了骑行的爱好,CTO为MIT博士。Urtopia的E-Bike产品试水海外众筹渠道表现优异,平均售价2500美元,首轮金额即超300万美元,成为2021年该品类全球第一。在品牌打造方面,Urtopia倡导“Inspire Passion, Activate Life”,希望通过创新的科技消费产品,服务新都市、新人群和新生活方式。2022年第一季度,Urtopia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总额近千万美元,由光速中国和DCM共同领投,融资金额将用于市场拓展、技术研发和人才吸引。

· Aventon

Aventon是一个诞生在美国的户外运动品牌,2013年凭借设计生产固齿自行车起家,曾连续三年获得Bicycling Mag北美最佳自行车奖,并多次赢得Wolfpack Hustle和Redhook Crit冠军赛,在美国拥有较成熟的用户认知度及线下渠道资源。Aventon是最早看到两轮车电动化趋势的公司之一,从2017年开始研发E-Bike,并将多年来对美国消费者偏好的洞察融入到产品设计之中。Aventon产品的差异化还体现在车机互联,用户可通过APP对车辆进行智能控制,并可记录骑行里程、与其他用户进行社交互动。

Aventon部署了本土化的运营和销售团队,仅产品制造工厂设立在上海附近。目前,Aventon线上销售收入全部来源于官方网站,线下已有300+家覆盖全美的门店,并入驻了美国最大的家电零售商之一BestBuy。2022年3月,Aventon宣布获得数千万美元首轮融资,由高榕资本独家投资,此前其已建立了完备的研发、设计和自有工厂生产能力。

· VELOTRIC

新锐E-Bike品牌VELOTRIC由欧美最大的两轮电动共享平台Lime的硬件联合创始人张曦、Lime的硬件研发总监肖小涛和滴滴集团的工业设计负责人孙震联合创立,于近期完成了5000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复星锐正资本和红点中国投资。VELOTRIC目前在美国市场推出了两款产品:Discover 1和Nomad 1,分别针对通勤和户外场景。据VELOTRIC,两款E-Bike的续航里程都高出市场上同类车型50%。Discover 1作为VELOTRIC首款产品,在6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超过10000台的销售量,带来了1500万美元的营收。

VELOTRIC从2023年1月开始布局线下渠道,目前已与将近200家线下经销商达成合作,未来两年还计划与超过3000家线下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生产方面,主要是同天津、江苏和浙江的三个工厂达成了合作。

· NAKTO

E-Bike品牌NAKTO成立于2016年,创始人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公司在美国洛杉矶设有办事处和仓储设施,产品通过了欧盟CE EN15194、TUV等国际认证。NAKTO旗下有折叠式E-Bike和胖胎越野车等产品,销往欧洲、南北美洲、日本、韩国、东南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累计拥有超过10万名用户。NAKTO高度重视客户服务,在独立站展示用户评论与反馈,及时跟进用户需求,同时还海外设立了多个售后服务点,联合经销商为用户提供本地化维修以及免运费服务。为保障质量,NAKTO的产品均通过自有工厂生产。

· 爱玛

爱玛科技集团成立于1999年,2004年步入电动自行车行业,是国内最大的电动自行车品牌之一。2015年,爱玛正式开启出海之旅,并将瑞士作为了全球化战略的第一站,在当地设立了首家海外旗舰店。2022年上半年,爱玛国际业务收入为1.17亿元,同比增长111.69%。爱玛系列产品出口国家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基于对美国消费者的需求体察,爱玛选择在当地以销售电助力自行车、电滑板等产品为主。在国际市场,爱玛积极参与行业展会,提高品牌及产品的传播力,以触达、沉淀更多优质行业客户,并曾获得IAI国际设计奖、美国MUSE设计金奖等国际奖项。2021年6月,爱玛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

· 雅迪

雅迪科技集团成立于2001年,是国内老牌的电动车企业,产品销往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已连续五年稳坐全球销量第一宝座。2016年5月,雅迪在香港上市,成为中国首家电动车行业上市公司。雅迪从2017年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在2020年12月举行的雅迪全球倍增战略峰会上,雅迪董事局主席董经贵更表示,品牌将全面进入欧美和东南亚市场。在传统优势品类电动车以外,雅迪积极进行品类扩张,推出高性能电动机车雅迪VFLY进入电动摩托车赛道。2023年1月,雅迪VFLY首次亮相CES并带来了系列高性能出行设备。

Unknown.png.png

在观察出海的出行品牌之余,我们还将目光投向了在海外市场最受欢迎的一些本土品牌,并发现了它们如下的共性:

· 突出产品设计,科技属性强,走中高端品牌路线

最受追捧的品牌,其产品设计多具有科技极客风,且智能化表现突出。如VanMoof、Cowboy 、Super73等品牌定位于城市通勤场景,产品设计上讲究简约与科技感并存,并通过独立研发软件系统使出行工具拥有了更丰富的智能化功能,例如定位、导航、无感交互、智能助力等。来自荷兰的VanMoof为优化用户的科技体验,在产品上设置了自动电动换挡,并配有车载警报和智能位置跟踪功能。

在此基础上,Rayvolt和Super73等品牌还叠加了复古的造型以及精致的做工,以彰显用户的个性与时尚。西班牙品牌Rayvolt主打复古和奢侈风格,车座和车把会采用手工缝制的西班牙皮革。而Super73汲取了上世纪70年代的机车外观为设计灵感,将机车传统与潮流文化融入品牌基因。

· 本地化的传播和社区运营,注重与种子用户互动,抢占用户心智

多个初创品牌通过Kickstarter、Indiegogo等众筹平台,成功触达和培养了种子粉丝,再通过粉丝群互动建立用户好感度,甚至吸引更多B端的线上线下代理商或经销商。如Super73选择通过Kickstarter发布首款电单车,Rayvolt以及Rad Power Bikes则通过Indiegogo发布了第一款产品。

在品牌初具影响力后,通过联名和名人效应可以进一步扩大知名度。Super73选择了与欧美最受年轻人追捧的Avril Lavigne、Justin Bieber、LISA、Lil Nas X等娱乐明星合作,并通过定制专属产品等形式获得明星的宣传推广。此外,该品牌还曾与多个大牌推出过联名款产品,包括Yves Saint Laurent、巴黎足球俱乐部Paris Saint Germain等。VanMoof也和欧莱雅、喜力啤酒、Calvin Klein和Tommy Hilfiger等国际品牌合作过。

当然,社交媒体也是品牌营销的重要渠道。上述品牌通过社交媒体将产品与“潮流”“生活方式”等更高层级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结合,从而与用户建立深层联系。Super73为粉丝设立了专门的网站,供粉丝交流和分享经验,并通过 Facebook、Instagram、TikTok等社交平台与用户互动,营造了活跃的社区氛围,不少用户还自行成立了区域性的骑行俱乐部。同样,Rad Power Bikes也通过上线Rad Academy Classes课程,教授用户各种修车方法,提升售后服务质量与用户黏性。

· 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响应多元化使用场景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出行需求,Rad Power Bikes注重产品的灵活性并在官网提供车筐、储物箱、座椅、宠物箱等各种配件和周边产品。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自由改装车辆来延伸使用场景,如载人、送货送餐,或是外挂拖车等。

此外,各品牌均针对多元化的使用场景推出了用途丰富、各有亮点的电动出行产品,在车型方面,既有以轻便和速度为主的公路电单车(VanMoof、Cowboy),也有注重复杂路面下舒适性的胖胎越野车(Rad Power Bikes),还有小巧便于房车携带的折叠车(Lectric)等。为进一步占领市场,Rad Power Bikes推出了适合用于外卖送餐、物流配送、园区通勤和设备维修管理等场景的业务。2019年,Rad Power Bikes与披萨品牌达美乐合作,为其定制了用于送餐的车型。同时,Rad Power Bikes还推出了可用于载货的车型RadWagon,以及用于“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的电动三轮车RadBurro。

在科技出行这条赛道上,中国凭借完备的供应链设施和领先的研发实力占有一定优势,但在打造受欢迎、可持续的品牌方面,欧美创业者显然更为得心应手。随着更多资金和资源涌入出行赛道,同质化竞争必将愈发激烈。面对来自海内外的竞争者,出行企业需要考虑如何维持研发设计、供应链、运营、品牌等因素间的均衡并建立起核心壁垒,尤其是如何形成强有力的品牌符号,才有可能在变动的环境中迎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