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美国报告前瞻|中美贸易关系:在摩擦中合作发展

北美市场 作者: EqualOcean, 赵思懿 编辑: 彭丽娜 2023-05-12 17:21

在出海美国进入关键阶段的背景下,EqualOcean全球化峰会(ESG2023)出海美国论坛将于2023年6月2日在深圳举行,将邀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高榕资本、元璟资本、峰瑞资本、众为资本、源码资本、小牛电动、TikTok、SHEIN、内外、米哈游、涂鸦智能、名创优品、追觅、科沃斯、望圆科技、徕芬、UniUni等美国方向的学术机构、投资机构、公司负责人到场分享。EqualOcean分析师也将现场发布《2023出海美国报告》,梳理新阶段出海美国的创业投资机会和最佳案例。本期为报告前瞻系列之一,聚焦中美经贸关系的历年变迁。

前瞻

历史阶段

1979-1989 中美建交,开启战略与经贸合作

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20世纪80年代,为了配合国内经济建设,中国积极扩大与美国在经贸、科技和人文领域的交往。出于对抗苏联的战略考虑,美国里根政府在对台军售问题上与中国达成协议,放松对华出口管制,两国关系走向缓和。美国政策圈也乐见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加强中美经贸关系是跨党派共识。

中美贸易总额从1979年的24.51亿美元增长到1989年的122.5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7%;其中中国从美国进口总额从1979年的18.6亿美元增长到1989年的78.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5.5%,为后续中国经济发展引进了大量生产设备和专业技术知识。

1990-2000 经贸关系争议不断,但稳步发展

1991年苏联解体,中国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体系中失去了制衡价值,美国对华最惠国待遇年度审议变得越来越严苛,屡屡以人权、知识产权、及“复关”“入世”等问题挂钩。在一系列谈判中,中方在坚决捍卫祖国利益的基础上作出了承诺和让步,美方也不得不继续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

在此期间,初具规模的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迎来了战略性的发展机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实行的招商引资政策激励下,外资企业对华投资急速增加,中国外贸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加工贸易的转变。

尽管美国国会对华最惠国待遇年度审议持续了十年之久,但中美两国的贸易总额仍在快速增长,从1990年的117.7亿美元增至2000年的744.7亿美元,11年内猛增了533%,年均增长48%,并且从1993年起,中国对美国形成了越来越大的逐年贸易顺差。

2001-2006 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

从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2006年2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美中贸易关系全面评估报告,中美经贸关系经历了摩擦与纠纷不断的五年过渡期。在此期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规模猛增,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804.8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2626.6亿美元,年均增幅为12.6%;贸易顺差从2001年的280.8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1442.39亿美元,年均增幅为17.8%。

中国对美国出口以及顺差的剧烈增长使得中美贸易摩擦日益加剧:2002年3月,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钢材设置为期三年的配额限制,对中国出口的汽车挡风玻璃开征反倾销税;2003年5月,长虹等彩电在美遭到反倾销起诉;2004年2月,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暖水虾征收反倾销税;2005年4月,美国启动针对中国三类纺织品的进口保障程序。

2007-2017 进入战略与经济对话期

从2006年12月中美两国在北京举行首场战略经济对话开始,到2016年双方共举行了八轮对话,同时确认,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中美两国经济繁荣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双方也表明会采取进一步具体措施支持强劲的国内和全球经济增长。

这十年中美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中美贸易额从2007年的3020.7亿美元上升到2017年的5837亿美元,年均增长6.8%;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从2007年的1632.9亿美元上升到2017年的2758亿美元,年均增长5.4%。虽然中美两国举行了一系列的战略与经济对话,且两国在2012年5月还确立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但美国政府始终试图在世界贸易组织之外建立新的经贸关系以平抑对华贸易赤字,“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以及“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就是在这样的意图下产生的。

2018至今 贸易战开始,双边关系战略相持

特朗普执政后,两党的否决政治加剧,政治体制和主流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国际上,特朗普政府主张“美国优先”,高扬重商主义和民族主义旗帜,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此次贸易战普遍认为始于2018年3月22日,当天美国政府宣布“因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对中国商品征收500亿美元关税,并实施投资限制”,此后的“301调查”事件与“中兴事件”彻底引燃中美贸易冲突。至2023年3月2日,美国商务部以涉及国家安全为由,再度将28家中国实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这些企业大多涉及人工智能、芯片、生物科技等领域。

目前中美经贸紧张关系大体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虽然美方打压仍在继续,但已逐渐失去效果,据美国商务部2月7日发布的报告,2022年,美国和中国货物贸易总额达6906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向美国出口总额达到5817.83亿美元,中国自美国进口1776.44亿美元。

中美贸易近况

中国在美国贸易额中的比重在减少

从近十来年的数据来看,中美进出口贸易总额仅在2018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之后连续四年均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贸易总额产生新高的原因除两国进出口需求旺盛外,还可能受通货膨胀和油价暴涨的影响。但从占比与增速上来看,美国正着力于减少对华供应链的依赖。

WechatIMG1268.jpeg.jpeg

2018年,中国占美贸易总额的15.6%,到2022年下降至13.0%。作为曾经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战后中国多次降为美国第三贸易国。尽管2020年由于美国出口增加,中国重回榜首,但2021、2022年已连续两年位列加拿大、墨西哥后。同时,相比于2021年,2022年中美贸易额涨幅放缓。贸易总额同比增速从28%下降至0.5%,中国自美国进口总额则减少1.1%。

中美贸易结构变化不大

从各类商品出口总量来看,我国对美出口优势依旧集中于低技术制造业。

近三年来,我国对美出口金额前十名较为稳定,主要是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其中,机电产品占绝对优势,2022年占出口美国总额的43.36%,相关出口额增幅4.49%,但较2021年同期有所下降。

2022年11月,墨西哥超过中国,位列美国机电进口首位,导致自中国进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部分家用电器等产品下降明显。其次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包括纺织制品、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

从中国的进口来看,除了机电产品外,自美国进口品类则以初级产品为主,包括谷物在内的植物产品进口金额持续稳定增长,与大豆等农产品相关及与矿产相关的重点领域进口依赖度较高。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1/22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为9157万吨,中国仍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需求占比居于首位。

对比增速,美国对华出口的能源、原材料及农林牧渔产品普遍增速偏低,而偏中下游的机械和轻工制品等增速相对较高,如2022美对华出口的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及制品同比增速4.2%,而纺织品同比增速达40.6%。

WechatIMG1269.jpeg.jpeg

高技术产品“脱钩”明显

尽管中美贸易总额创新高,但高技术产品的贸易交流却逐渐减少。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22年美国高技术产品的进出口额都有所增加,但与中国相关的占比都有所减少。2022年,美国自中国大陆进口的高技术产品同比减少0.4%,仅占其进口总额的23.7%;而美国对中国大陆出口的高技术产品也减少了300多亿元,同比减少2.4%。具体而言,除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相关产品,中国出口美国的高技术产品比重、出口额都有所下降。其中,光电与信息通信产业是中美脱钩幅度最大的。

我国出口美国的光电产品总额逐渐下降,所占美国光电产品进口总额更是缩水严重。2016年,我国光电产品对美出口总额达到56亿美元,而到了2022年,下降67.6%,所占进口总额也从22.39%下降至6.35%。在信息及通讯产品、电子产品、柔性制造、先进材料四大领域,也逐渐表现出“脱钩”迹象,美国自中国进口占比皆不断减少。

此外,尽管中国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产品的对美出口有所提高,但所占份额极小。2016年,我国出口美国生物技术产品总额仅有1.35亿美元,而到了2022年,增加至19.52亿美元,增幅达到1345.9%,但占美国该类产品的总进口额也仅有2.79%。而在中国对美依赖度较高的领域,美国也试图减少对中国出口的比重。航天相关产业受影响最大。2016年,美国出口我国航天产品的总额为146亿美元,占美国相关产品总出口额的10.94%。而到了2022年,下降61.79%,占比也降至5.37%。

2022年,中美贸易仍然保持着令人惊讶的良好势头。不过,贸易战短期内恐怕不会结束,未来中美贸易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北大国发院China Economic Journal刊发的论文指出,从根本上看,中美贸易战的背后是科技战,双方围绕高科技行业的竞争已经展开,并将进行一系列的竞争。但总的来说,中美贸易合作具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中国在世界市场的地位很难被其他国家取代,加上中国持续开放举措,因此中美贸易在总体上很难脱钩。

WechatIMG1270.jpeg.jpeg

欢迎点击EqualOcean全球化峰会(ESG 2023)出海美国论坛报名活动,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

20230428-135252.jpeg.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