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2023出海东南亚论坛圆桌讨论 | 2023东南亚市场新趋势/机会

东南亚市场 作者: 彭瀛 2023-06-06 10:58

2023年6月1日-2日,2023 EqualOcean全球化峰会(ESG2023)在深圳成功举办。2500多人报名,两天的峰会超过2000人次到场,有超过60%的为总监级以上负责人;加上峰会现场出海全球化方向最头部的创业者、投资人、学者到场,共同把2023 EqualOcean全球化峰会(ESG2023)打造成了2023年上半年最顶级的出海全球化峰会。

1

在6月2日的出海东南亚分论坛中,AC Ventures管理合伙人黄佩华、盈动资本合伙人蒋舜、涂鸦智能东南亚负责人郑芳三位带来了精彩分享,VIVI霞光社主理人何维主持本场圆桌讨论,以下为圆桌讨论速记(有删减):

何维:大家好,很高兴参加EqualOcean全球化峰会,今天台上也有老朋友,今天我们聊聊东南亚。我先大概介绍一下霞光社,霞光社是关注于全球市场的产业智库,我们今天的主题讲的是2023年东南亚市场的新趋势和机会。第一季度的表现以后,大家会看到,东南亚由于之前的人力、人口、地理优势及经济活力,依然保持高速增长,以及现有的疫情过后,更多的中国出海企业在看东南亚。所以今天我们想聊聊,站在今天这个时间点,东南亚还有哪些机会和趋势可以抓到。今天非常高兴,请到了三位行业里的专家,我们先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然后我们再开始今天的讨论。

wps_doc_1.jpg.jpg

黄佩华:大家好,我是黄佩华,是AC Ventures的管理合伙人,我之前在中国大概17年,但我是新加坡人,去年搬回了新加坡。AC Ventures主要做早期投资,我们主要专注在东南亚,尤其是在雅加达,我们在东南亚算是排名前二的最活跃的投资机构,投资的项目包括几家独角兽,像Xendit、Carsome,包括我之前也投了Akulaku,也是一家独角兽公司,欢迎大家到雅加达或新加坡的话可以找我,谢谢。 

wps_doc_3.jpg.jpg   

蒋舜:大家好,我是盈动资本的蒋舜,我们是2018年、2019年开始聚焦、all in在跨境赛道,我们主要是聚焦在跨境中间地带的机构,我们也有希望专门的基金,主投的方向以东南亚、中东、北非为核心,欧美为辅助。相对来说,我们投的偏中早一些,后期我们也会看一些,我们也有自己的工号,我们几个小伙伴也一直在写一些我们对于行业的看法。

wps_doc_2.jpg.jpg

郑芳:大家好,我是涂鸦智能的郑芳,主要专注于东南亚市场,我也是昨天凌晨刚从泰国回来的,包括去年疫情期间,也有去到东南亚拜访一些企业。涂鸦智能是全球化IoT物联网开发平台服务商,刚刚在台下也有很多朋友说,很多当地东南亚企业都说,背后的操作系统以及平台都是用的涂鸦的,但没有看到涂鸦的平台。确实,我们在东南亚的整体业务呈现,是比较在后面的角色,如果后续大家有物联网、IoT相关的业务,欢迎大家一起沟通,谢谢。

wps_doc_4.jpg.jpg

何维:我们言归正传,开始今天的讨论。刚刚我提到,这两三年东南亚一直很热,特别是去年,我还阳在了泰国,当时我写了一篇日记叫《我在东南亚看到了信心与力量》,后来还挺多人有转。到了今年这个节点,疫情放开之后,大家今年有没有看到什么意外的,或者是特别的机会?

黄佩华:从疫情这几年,把整个东南亚互联网的进度加速来说,我们可以看到,谷歌淡马锡每年都会出一个报告,目前东南亚市场的数字经济大概达到2000亿美金,提前三年达到了这个水平,以及最近三年大概有1亿的新网民进入了互联网。从宏观来说,这三年的变化其实非常大,非常令人兴奋。但如果只看今年的话,今年肯定受到全球的加息、通货膨胀,科技股的影响,整个创投市场跟去年相比,没有那么热。但我们看到,大家都在追求健康的发展,会比较关注盈利性,所以我们感觉现在的发展比较健康,我觉得这么描述会比较健康。

蒋舜:包括前几年,包括疫情还在持续的当下,我们当时觉得东南亚是机会非常好的点。当然,地缘政治可能给它提供了非常大的机会,包括现在整体处在中美强烈对抗的阶段下。东南亚作为一个缓冲地带也好,或者说中国地缘的利益区也好,它获得了两边的特殊照顾。深入到整个东南亚去看宏观形式,我觉得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状态。虽然说它的经济、人口,以及所谓的基础数字是非常优秀、非常好的,在持续快速发展,但它整个经济厚度,相对来说是比较薄的,比如恶意贬值,有可能会给东南亚带来一些不确定性。我们站在投资人的视角去看,我觉得宏观的变化还是有很多种的可能性。但作为我们来说,我们会依然看好这块土地,包括他们的人口结构、技术指标,对于我们来说吸引力是足够的。

疫情前后,我们回过头来看东南亚的时候,我们原先觉得东南亚是最适合做的土地,因为我们人种差不多。另外,我们总觉得我们可以用中国的视角,用中国的方法去解决一些问题。很多人也说,疫情一放开,就有很多中国人跑到东南亚创业、做事业。我现在阶段性的结论是,一大堆人跑到东南亚之后,又全部回来了,觉得这个事情不能这么做,这是不对的。其实你会发现,深入到本地之后,最大的变化是你对本地更敬畏,对东南亚市场更敬畏。无论是泰国还是越南,他们并不是我们想象当中的,随便弄个电商、卖家、搞个品牌就可以去做,或者你想深入当下,获得当地消费者的支持和钱,我觉得门槛还是有的。最大的变化是,疫情放开之后,我们更加理解这个市场,我们可以更加尊重当地的消费者和用户,让我们用更好的权力去做创业,我觉得这个变化也是比较大的。

郑芳:与其说相比过去两年,应该是说“疫情前”“疫情中”“后疫情时代”,疫情前我也去了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从整体的变化来说,包括我昨天也是刚刚从泰国回来的。我觉得疫情彻底放开之后,整个东南亚的经济恢复得非常快,这是我看到的,另外,整体的商业模式也有很大的变化。刚刚蒋总也有提到,大家深入到东南亚市场,发现东南亚的门槛并没有那么低,确实是这样。因为我们的物联网业务,跟一些云厂商的资源,合作的比较紧密,像腾讯、阿里。从我的视角了解到,今年咱们一些大的云厂商都在积极布局东南亚,可能大家也从新闻上看到了马云在泰国的整体布局,以及运营商的布局,当然我们也有一些合作。其实我们IoT的业务,在整个疫情期间都是持续增长的,但为什么说我们的业务相比疫情,还会有所增长?这个其实是跟国家以及整个东南亚的发展有关。从东南亚国家的基建,包括政府与民营企业,刚刚黄总也有提到这方面,智慧数字经济建设的规模已经达到了1940亿美元。从政府的维度来看,物联网推广的力度是相当大的,这也得益于我们在整个东南亚物联网业务有着非常好的发展。

刚刚蒋总有提到,大量的中国企业出海,去到东南亚,其实也发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我这次在泰国,住在曼谷,我去拜访了一个客户,他在曼谷周边很小的一个城市,叫黎逸,它离曼谷大概有1小时飞机的距离。当时我们一架飞机过去,下飞机的时候,碰到了四波中国的出海商,去拜访同一个客户,当时大家面面相觑,很搞笑,因为那个客户的体量相当于中国的苏宁、国美这种线下渠道,他们的业务和品类也覆盖得非常广,各行各业的商家都去拜访他。我觉得这个时候,大家确实更方便,也更容易走出国门,以及深耕到东南亚市场。但是真正能够做进去的,或者说能够把自己的业务带入东南亚吗?这需要打一个问号。因为从很多中国出海商家反馈回来的信息,基本都是摇头,或者说这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这是我在这两年看到的东南亚的主要变化。

何维:我们刚刚聊了聊变化,东南亚整体呈现什么样的行业趋势,或者说你们有没有看到某一个国家有没有呈现出来往某个趋势走?

黄佩华:最近一年最火的,就是看到TikTok在东南亚的发展,大家应该有看到一些数据,他们去年是44亿美金,印尼占很大的比重。我们也跟蒋总在那边合作一个项目,小家电出海到东南亚,发展的确实很快,一个月也有几百万美金的收入,我们也看到在护肤品、保健品赛道,还是蛮有意思的。出海公司前面几年,都是靠自己去做,就会掉进很多坑里,比如各国的政策把握不好。但这些如果是中国的品牌,利用中国的供应链,其实是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像TikTok、Lazada、Shopee的肩膀上,发展得更顺利。当然大家也知道淘品牌的发展历史,所以也不能完全依赖品牌,后面还要走到线下,做多渠道的布局。但我觉得TikTok整体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红利,只是要看哪个品牌可以真正做到本土化,我觉得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我们还看到了一个比较好的赛道,电动车。整个气候科技现在在国外是比较热的,大家会非常关注,印尼也会推动碳税,我们也看到,电动车的发展也是让人兴奋的,现在的渗透率还很低。印尼主要是两轮电动车为主,印尼的摩托车有1.25亿保有量,现在的渗透率只有0.2%,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未来的发展还是很可观的,这个趋势我们还是比较看重的。

蒋舜:我特别赞同黄总的观点,TikTok是比较明确的红利。我们去看当初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之后,国外包括欧美向我们输出的是什么?品牌是非常大的一块,我们接触了大量的日用品、食品,有非常多的海外品牌通过各种经销商的方式进来,我们有专门海外商品的超市,可以买到这些海外用品。同样的道理,因为中国现在的生产制造能力,一定是全球的高地,他们也会向其他的地方输出这类品牌,但输出方式未必会像曾经欧美国家向我们输出的方式是一样的,我们可能会通过线上的方式,或者通过TikTok这种新的流量红地洼地去辐射东南亚,这些方式都是有可能的。而且我更加相信,今天TikTok的品牌有可能比我们曾经中国的淘品牌、甚至是抖品牌会更有机会。原因是什么?无论是Lazada还是Shopee,都是商城模式、购买心智,但凡在购买心智下,所有的消费者都会比较在意性价比,更care价格,所以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但是TikTok其实是娱乐性质,你要在娱乐性质上形成购买,品牌的心智占比就会变得非常高。当然现在从TikTok上走出来的品牌还比较少,TikTok兴起也不算很久,所以未来肯定会有很多领域在这个板块出现。包括中国的线下连锁,也被国外的很多机构,像麦当劳、星巴克等等,这些国外企业在中国连锁业的扎根也非常深,包括我们也看到一些印尼的蜜雪冰城这样的企业,在海外也做出了非常好的案例模板,我相信在线下连锁业态当中,有会有比较好的发力点。包括新能源板块,因为中国也是生产制造高地、技术高地,他们向外的辐射和赋能,也是比较强的一个点。

我上个月去AC Ventures的办公室拜访过他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分享另外一点。在整个东南亚,我觉得To B服务还是有机会的。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因为东南亚的发展速度太快了,很多创业者都会聚焦在C端上,对于C端的服务我觉得是ok的,是够的,但是对于线下各种B端服务,包括线下业态的B端,包括企业,针对这些B端的服务,我觉得还是比较少的,没有中国这么丰富。中国的B/C端是比较均衡的,B端也有大量的服务,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服务。因为我当时去东南亚的时候,是带着上海一个工厂老板的问题去的,他们做的是美容仪。这个美容仪非常难卖,定价是1000美金,这个定金在东南亚基本是不可能销售的,但是他认为,他可以送这个仪器。比如泰国有很多按摩店,可以送给他们,但这里面可能有一些耗材,因为这是轻医美。但是有没有这样的服务机构能够服务这样的店?找不到,没有这样的机构。我当时特意去东南亚找了,也问了很多当地的人,这块可能有所缺失,覆盖的不够,暂时还没有找到,但我觉得这是个机会。 

郑芳:我的视角更多会从行业的机会,向新能源、IoT/物联网、5G为主,这是我在东南亚看到的一些机会。刚刚前面几位老总也提到过,他去泰国看到曼谷不远的地方就有三四个新能源工厂,确实是这样。在东南亚市场,新能源的趋势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它的速度以及重视程度,都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另外是物联网,它的比较大、比较泛的方向,也覆盖黄总和蒋总刚刚讲到的TikTok行业,因为物联网是从物到网,有物的存在,覆盖的领域非常广,包括大小家电、电工、照明,所有的电子类产品都可以统称为智能设备、智能家居。物联网的趋势,也能够带动周边所有的产品领域,包括我们这次去到泰国,就发现整个泰国的智能家居地产板块非常活跃,因为他们所有的地产商都在规划部署自己的物联网平台,我们也合作了一些地产商,帮他们部署了一些私有化的物联网平台。他们物联网平台的背后,就是所有的物联网智能设备,包括智能家居、智能照明、智能电器等。还有5G,大家在中国非常熟悉5G,在整个东南亚,泰国应该是走在最前列的,如果大家去泰国就可以看到,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5G广告牌,这是非常令我震惊的。虽然他们国家很小,但每个人都知道5G,虽然说5G的大批量应用还没有落实,但整个市场的趋势,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种科技的力量。在整个东南亚,这三个行业板块,是我们接下来带动周边及相关产业的主要方向,尤其是像新加坡,新加坡政府一向把IoT/物联网视为该国迈向智慧国家的重要基础。包括马来西亚,一直把物联网作为他们国家下一个阶段发展的重要经济成长。

从这几个维度来看,整个东南亚大的行业赛道,应该会围绕这几个方向去走。

何维:我们刚刚讲了机会、趋势,说一说国家吧。东南亚这么多核心的国家,刚刚你们讲了趋势,从哪一站开始机会更大、胜算更大呢?

黄佩华:因为我们大部分的人员都在印尼雅加达,所以我们肯定觉得印尼是最好做的事情,因为它是人口大国,我觉得在印尼还有几点是值得大家关注的。首先是市场比较开放,确实有很多外资,很多西方国家很喜欢印尼,经常有外资、中资过来,所以从整个国际形势来看,印尼是平衡的比较好的国家,确实他们也是G20的host。另外,印尼的资本市场更为成熟,尽管是疫情期间,也有很多国际大牌的风险机构会到雅加达做投资,但越南这方面比较少。第三,股市。印尼交易所已经开放了,科技公司也可以在印尼交易所上市,这两年有三家比较大的公司,像GoTo,都上市了,他们都是10亿美金以上的市值。我们感觉,至少IPO的窗口打开了,后面有更多的科技公司可以在印尼交易所上市。大家可能也会问流动性怎么样?我们看了一下,GoTo的流动性跟美团差不多。

从这几个角度来看,我觉得印尼市场其实是最好的。如果你们做整个电商品牌,可以展开来推,做整个东南亚,因为你还是在其他的平台上进攻,平台已经是区域性的,这样你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何维:其实上一场,大家也在说,东南亚是单一国家。我之前和某一个投资人聊,他也这么说如果这家企业只做单一市场,可能他就不会选择投,他觉得视野不够广阔,一定是按照整体算的,所以我们在这里只是说这样做的机会更大。

蒋舜:站在投资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印尼绕不开,其他的可能可以绕开。这里面还要分机会,如果今天你是愿意深入本地的,比如我是长期主义,我愿意all in在一个国家,发现机会,那你的首站肯定是印尼,因为其他地方的本地机会,其实都是很小的生意,因为一个越南就相当于广西,比如你在广西做个生意,其实还是很小的。

当时疫情的时候,我们都是电话会议,跟很多项目交流的时候,我们都会问这个问题,为什么你的首站选在泰国,后面国家拓展的顺序是什么样的,你为什么以这样的顺序拓展?基本每个创始人给我的答案都是一样的,但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包括对于国家、民族、宗教、环境、人口、GDP的理解,各种各样的东西,告诉了我一个顺序。

创业来说,泰国相对简单一些,民风也比较温和;然后是越南,这个半岛相对来说,离中国还是更近一些的;然后是两个海南国家;然后是印尼跟菲律宾。

这些顺序,我觉得跟每个创业者的人脉禀赋或资源禀赋是极其相关的。你如果做一个相对来说偏线上的工作,你的天花板本身需要靠扩张形成的话,那你就不用太考虑了,我甚至觉得你可以再想开一点,把旁边的南亚也吃了,那是最好的。还有一点,东南亚真的不是一个整体,虽然他们长得很像,但其实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文化、人,都非常不一样,我建议每个国家都有用自己当地的团队,这是最好的。

郑芳:说到东南亚或者是某一个国家,让我们去选择、去主攻。我觉得倒也不是说选某一个国家,因为大家决定做东南亚市场,肯定是布局整个东南亚。刚刚大家也提到,其实东南亚确实不是一个整体,不管是从宗教信仰,还是从一些high-level人群背景来说,都有不同。从人口结构来看,肯定是越南和印尼,这两个国家的人口基数足以支撑让你开展业务。结合我们目前的市场反馈或市场表现来说,我可能会更倾向于以泰国这个地点为核心的发射点。刚刚大家也提到,泰国确实是比较中性的国家,比较友好,比较温和,对任何新的事物、业务以及新的high tecnology的东西也都比较拥抱。从我们目前泰国业务发展来看,物联网这块是整个东南亚区域跑在最前列的,包括政府以及民营企业,对IoT、物联网及智能家居板块,都非常了解,认知也非常深入。有一些明星,lisa,大家应该很熟悉,前不久BP刚好在澳门开演唱会,这个明星在全球的影响力也非常好。我们当时去泰国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合作伙伴,他们是泰国第一大宽带运营商,他们跟我们的合作很深,合作了好几年,物联网设备也做了很多。他们在泰国非常大的一个商场里打了一个广告,当时这个广告的代言人就是lisa,我看到了我们的产品,当时确实还是有点欣慰,我看了一下lisa在全球的知名度,包括泰国政府以及民众对她的热捧度,确实非常高。我由此看到了泰国对IoT/物联网板块的前景,泰国的企业很简单,大家手指头掰过来,就那么几家大的,从上到下都有覆盖,包括电信运营商行业,包括线下的零售行业,基本属于垄断性行业,他们也是泰国的第一大财阀集团。为什么我说选择泰国这个市场?它是很好的发射点。包括在新加坡,我们也有分公司,服务于东南亚的技术中心和服务中心,因为整个地理优势更方便。包括印尼,我们也有很好的业务拓展,包括C端和B端。但唯独泰国这个市场,我们深耕到各行各业,从上到下,从政府到民营企业的领域。从市场表现的维度来说,我们可能会先以泰国市场为核心辐射点。

何维:感谢几位。刚才蒋总提到本地化这件事,说还是得用当地的。我们在东南亚开展业务的时候,有哪些维度是一定要思考的,或者说你们在践行本地化的时候,有什么坑可以提前给大家讲一讲,或者你们背后企业的故事,也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黄佩华:最近大家关注的,可能是政策方面,国内有些行业受到政策的影响还蛮大的。到了东南亚,也要真正去了解,包括有的行业,比如电动车,肯定跟政府的补贴是息息相关的,因为其实日资的两轮摩托车,已经渗透率非常高了,价值已经非常便宜了,所以要真正有竞争力的话,现阶段还是需要政府的补贴,其实这也是我们基金比较强的一方面,我们有一个合伙人,他舅舅就是投资统筹的部长,专门负责招商引资,他很多事情都可以搞定,也会经常去全球拜访一些大企业,邀请他们去印尼投资,这方面需要关注。

另外,需要关注文化的差异。因为中国出海的公司给当地人的印象,有时候觉得不够尊重当地人,我之前还介绍了一家中国出海的电动车公司,以及跟我们想投的一家本土公司交流,他们可以合作,甚至是合并。因为中资那边的供应链非常优秀,包括管理,懂科技、懂电池。另外,他们本土的公司是Go-jek团队,如果要走进go to market,是非常厉害的,可以让他们转换去买两轮电动车。但我发现文化差异真的太大了,中国出海的创业者一开始就批评对方的方案,会说这个肯定不行,后面肯定会吃亏。印尼那方本土的创业者会微笑,给人的感觉是很客气的,然后会说,我们后面再约,去拜访你的工厂。但再到后期,他们就会说,不用接触了。

首先,我觉得中国这边的创始人太直接了,没有真正地尊重别人,或者真正去了解对方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案。另外,本土的创业者不喜欢say no,但他们又太过含蓄,没有把事情讨论得非常透彻,会导致很多误会,坦白说这还蛮可惜的。因为中国出海创业者的优势很明显,非常勤奋,又懂供应链。本土的创业者优势也很明显,他们很了解市场,管理员工肯定是没问题的。但为什么他们找一个完美的团队这么难?我觉得这也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问题。    

蒋舜:我觉得东南亚的坑特别多,我就提几个。首先最大的坑,很多人都会说,就是管理上的坑。因为你要去管一波印尼人、越南人或者是海外人,我相信在座的都听过,他们都很懒,中国人特别勤奋,中国人感觉在那边很难适应,像在胡志明市,下午到点了必须要喝咖啡,作为中国的老板,他们比较难接受。

很有意思的是,我接触了两家在东南亚超过十年的企业,他们其实在东南亚管理的团队基本上接近1000人,是近1000号本地的员工,我跟他们一些中层干部做交流的时候,我发现其实管理层面并没有那么难,他们管理的精细化颗粒度已经非常高了。他们也说,你让当地人做很多发散性的事情,相对来说没有像中国人那么强,但他们是可以做事情的,你只要把很多东西清晰地告诉他们就可以了。我了解下来,这其实是管理上的坑,不是说不能解决。

街头智慧,肯定也是不一样的。虽然我们都经历过中国灰度比较大的年代,但是在东南亚,一定是拥有很强灰度的地区。你在拥有很强灰度的地区,怎么在商业层面上跟别人打交道,以及怎么在政府层面跟别人打交道?这里面有很多你需要掌握的尺度。我曾经跟一家东南亚非常大的物流公司交流,我问他,你们的门槛是什么?他说我们的门槛就是,当一个本地人躺在我们物流货车前面的时候,我们搞得定,这就是他们的门槛。当然他们这个回答,可能是玩笑性质,但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他们遇到过大量跟本地人、本地商业、本地政府打交道的过程,无论是黑的还是白的,他们知道该怎么去做。我觉得这也是很多需要做本地化团队需要蹚的过程。

当然,我觉得中国的创业者,其实脑子都特别聪明,我也接触过很多,他们特别喜欢去找一些制度上的红利,我觉得你们还是要去尊重每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或政策,相对来说在制度层面,中国严格一些,你在中国没有实现、被禁掉的东西,想在东南亚走一遍,吃一波这样的红利,我觉得这可能也是会交学费的事。

郑芳:刚刚两位从投资人的角度讲了讲,我从业务布局的角度来说,IoT/物联网业务为什么会选择布局东南亚市场?目前整个东盟已经超越了欧盟,成为了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跟东盟也步入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的新阶段。大家都知道,东盟主要的核心国就是东南亚六国。我们把东盟看作一个国家的话,它的总人口将近6.8亿,总GDP可以达到3.66万亿美元,意味着它可以排名世界第五,人口仅次于中国跟印度,接下来预测,2027年会达到世界第三,仅次于中国跟美国。从这个维度来看,这也是大家都积极踊跃布局东南亚市场的一个理由。

从我们的维度来看,我们这次去东南亚考察市场,也受到了很多东南亚本地政府的欢迎。这次中泰有一个促贸会,代表中泰两方的明星企业,我们也受到政府邀请,作为代表参会。物联网在整个东南亚,尤其是目前在泰国的发展,接下来会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个点的布局。刚刚也有提到,目前IoT/物联网在东南亚是十分热门的话题,不管是政府还是民营企业,大家都在非常积极地致力于研究IoT/物联网的实际应用和发展,接下来的市场预测规模也在不断发展。从这几个维度的人口红利,以及东南亚技术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优势来看,都促使我们积极响应或布局东南亚市场的业务。从其他的维度来讲,市场呈现的面貌很吸引中国企业,尤其是东南亚的政治因素,相对目前的欧美局势来看,还是非常友好以及温和的,所以很多中国的出海商家,很愿意把高科技技术产业以及中国的优势产品引入到东南亚本地的市场,包括我们公司的物联网行业,我们也非常愿意布局整个东南亚在物联网的发展,以及整个东南亚国家物联网发展时代的布局,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选择东南亚市场去布局的原因。

何维:最后问一下两位投资人。站在创投的角度,今年你们看好的赛道和趋势是什么?我们最后做个总结。

蒋舜:我今年比较看好的,流量肯定是我现在比较关注的,我觉得可能跟很多投资人不太一样(我关注的是正经流量,现在很多流量可能不是特别正经)。在全球国际化的进程当中,中国互联网企业在流量话语权上是偏弱的,除了TikTok之外,阿里、腾讯等,其实在流量生态上很弱。我们现在去看这些竞争的时候,我觉得在未来全面的生态竞争当中,流量可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今天我们相对偏早期,我们也希望在中东、东南亚,在我们所谓的这些“一带一路”的地区,能够找到一些比较好的流量生态,当然这些流量生态,我们也希望它可以是内容驱动或工具驱动的,都ok。当然我们希望这个流量生态的体量要大一些,我说的MAU至少是几千万级别,甚至是上亿级别体量的东西,我们会想要看一下这样的东西。

当然,东南亚的基础设施我们是肯定看的,无论是物流还是资金流相关的,我们都会看。再提一下TT生态,我们肯定还是会看TT品牌。

黄佩华:我最近花更多时间的,其实就是两块,一块是AI,因为今年确实也很火。我们讨论很多东南亚的机会,我有一个投资的主题,我想投资一些东南亚可以走向全球的公司。比如新加坡,其实是一个人才聚集的地方,所以有很多新加坡的公司,他们做SaaS、AI,其实是面向全球的,AI可以带来很多新的机会。另一方面是气候科技,不单单是新能源,比如我们最近要投一家可追溯供应链方面的碳排放跟踪,有很多的外企,像雀巢,他们上游的供应链其实在东南亚,比如咖啡豆,都是在印尼。有家公司可以提供SaaS给这些国际大企,帮他们跟踪这些农场到底在哪里,他们在做什么,他们施肥的习惯是怎么样的,帮助他们以非常可持续、环保的方式去做,我觉得这方面还是蛮有机会的,后面这家公司也被一些外企邀请去了其他的地方,比如拉美等地,因为他们的供应链就是全球的。这种公司还蛮有意思,它可能出生在东南亚,但可能它可以走到全球。

何维:再次感谢三位嘉宾的分享,相信我们通过这个沟通,对东南亚的新趋势也有更深的了解了。做一个期待,期待正在东南亚扬帆起航的各家企业可以快速地跑起来、飞起来,再次谢谢大家。

关于EqualOcean和EqualOcean全球化峰会

EqualOcean成立于2018年11月,是一家专注于服务中国品牌全球化、帮助海外企业或机构把握中国发展机遇的商业信息平台和智库。针对中国做出海全球化的客户,EqualOcean提供宏观政经分析、海外市场与行业研究、品牌国际定妆照、海外资源搭建等。

EqualOcean旗下有中、英文网站,是国内极少具备英文深度报道和英文深度报告撰写能力的机构;EqualOcean的英文内容授权发布到Bloomberg Terminal、Refinitiv、SeekingAlpha、Nasdaq等平台,EqualOcean的商业分析师常年接受Wall Street Journal、New York Times、Financial Times、SCMP等知名媒体的采访。

EqualOcean全球化峰会(EqualOcean Summit for Globalization, ESG)是EqualOcean打造的出海全球化方向最顶级的行业峰会,每年6月上旬举办,邀请国内外头部的创业者/企业家、投资人、学者、外交官参加。在"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由中国主导的"新全球化"正在加速到来。源自中国的全球化品牌和人才,将越来越多地登上世界舞台中心。

EqualOcean全球化峰会(ESG)上固定发布一系列的报告和榜单,包括"EqualOcean全球化青年30人"、"EqualOcean出海全球化投资30人"、"EqualOcean全球化新锐公司50"等,广受各方关注和好评。

EqualOcean中文站:https://cn.equalocean.com/

EqualOcean英文站:https://equaloce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