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Chinese Author:张天翔 Editor:钱一如 Oct 03, 2023 10:00 AM (GMT+8)

正如历史上许多初露头角的概念和流派,在经历了早期的摸索和不完善之后,总会逐步走向成熟。“漂绿”问题将随着制度和监管的完善逐渐消失,真正的绿色和可持续将成为企业和投资者的共同追求。

esg

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企业责任和可持续性已经逐渐从企业社会责任(CSR)的边缘议题,转化为投资者和消费者关注的核心。在此背景下,ESG被广泛提及并融入了企业战略中,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商业伦理和对未来的规划。

在近年来,尤其是在“碳中和”、“碳足迹”等绿色议题的引领下,许多企业开始更积极地宣传自己的环境友好性。不仅是出于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真正关切,也因为企业认识到,展现自身的绿色属性能够赢得消费者的好感和投资者的偏爱。这种转变标志着企业在竞争中寻求差异化,同时也反映出当前消费者和投资者对于ESG的日益增强的意识和要求。

随着ESG理念的推广,一个难以忽视的问题逐渐浮现——“漂绿”。尽管很多企业大肆宣扬自己的环境、社会及治理成果,但其中不乏有只图表面功夫,实际行动甚微的。一些企业过分宣扬其对环境友好或可持续性的贡献,而实际行动却远远达不到其声称的水平。这种现象逐渐被公众和监管机构所关注,并开始成为市场上的一个热点议题。

漂绿与背后的原因

1986年,“漂绿”一词被美国环境保护者杰·韦斯特韦德首次提及,初衷是针对那些在名义上主张环保,但实际上出于降低成本目的的商家。例如,旅店业者鼓励游客重复使用毛巾,声称这是为了减少对生态的影响,而实际上可能只是为了节约运营成本。

随着时间的推进,漂绿的定义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拓展和深化。如今,许多组织和权威词典对此都有所定义。剑桥字典对漂绿的定义为:“企业夸大其环保行为,并误导消费者”。这样的行为不仅局限于小规模的营销策略,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大型企业和他们的产品线。

2007年,美国Terra Choice环境营销公司对漂绿现象做出了深入的剖析。他们列举了所谓的漂绿“七宗罪”,其中包括流于表面、无凭无据、含糊不清、混淆视听、名不副实、虚假陈述以及虚假标签等环境表现。

从数据上看,漂绿现象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巨量算数指数显示,相较于2021年,2022年关于漂绿的综合关注度指数已经同比增长了100%,搜索指数也有了54.55%的增长。这足以反映出公众对于真正的环保行为与仅仅为了市场策略的漂绿行为的关注和分辨能力在逐渐加强。

日前,伦敦大学学院(UCL)可持续基建转型首席教授梁希在企业ESG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高峰论坛上发表演讲,认为当前的漂绿问题出现主要有五种原因:

1. 政策性的“漂绿”:

在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则时,对于“绿色”的定义可能不够严格和明确。这种不明确性可能导致某些有争议的或高碳排放的项目被错误地标记为“绿色”。例如,在欧盟的可持续分类目录中,天然气和核能最终被视为可持续的,这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争议。

2. 为了一种绿色活动而打破其他环境、社会和治理的底线:

在追求某种绿色效益时,可能会损害其他的环境、社会或治理要素。例如,为了建设水电项目可能破坏生态环境或生物多样性,或者可能影响当地社区。即使从一个角度看项目是“绿色”的,但从更广泛的角度看,它可能会对环境或社区造成不利影响。

3. 不全面的信息披露:

企业或机构可能会为了展现其在绿色领域的成就,而选择性地只披露其正面的绿色投资或活动,而避免提及不那么环保的方面。金融机构可能宣称支持可再生能源,但没有披露其为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融资活动,这可能会误导投资者和公众。

4. 在信息披露中未能准确表达:

涉及到如何计算和报告减排量或其他环保指标。项目可能会夸大其碳减排效果,或仅计算直接排放而忽略间接排放。这种不准确的信息可能会误导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使他们错误地评估一个项目或企业的环保性能。

5. 涉及到额外性(additionality)和双重计算的问题:

额外性是指某个项目或活动实现的环保效益是否是真正“附加”的,即是否是因为该项目或活动才实现的。双重计算则是指同一笔减排量被多方声称。例如,如果一个风电项目的减排量被建设企业、投资企业和融资企业都声称,那么这就是双重计算。这可能会导致减排量被高估,从而误导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2022年“中国漂绿榜”上榜企业盘点

经过多年对“漂绿”现象的深入观察,南方周末发布了“2022年中国漂绿榜”。该榜单揭示,漂绿行为不仅存在于公司层面,还渗透到产品与服务中,从行为模式上可以划分为“主张漂绿”与“行为漂绿”。

本次评选覆盖了大量知名企业,包括上市公司、中国500强以及在华运营的全球500强。最终,共有9家企业上榜:包括特斯拉(TSLA:NASDAQ)、三元食品(600429:SH)、华统股份(002840:SZ)、新华制药(000756:SZ,0719:HK)、新希望(000876:SZ)、中铁股份(601390:SH)、中国神华(601088:SH,1088:HK)、SHEIN、H&M,这些企业分布在乘用车、食品、化学制药、养殖、建筑及服装等多个领域。

此前,我们发布了《盘点|2022年“中国漂绿榜”上榜企业》相关文章,对评选出的9家漂绿企业及其ESG方向上的动作做了盘点,欢迎点击链接查看。

如何避免“漂绿”?

EqualOcean认为,为了避免漂绿的风险,科学的ESG评价体系和完善的内外部监管机制将是两个有力的抓手。在ESG概念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不仅需要确保评价标准的持续迭代与完善,还需确保有强大的监管力量在背后确保这些标准不仅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得到执行。

多方面完善ESG相关标准

首先,在涉及到绿色或可持续的行业定义时,应当确保概念清晰且精确。不同的行业是否真正归属于“绿色”或“可持续”,都应经过深入且审慎的分析。欧盟在天然气和核能的分类上引发的争议,无疑说明了明确分类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和《社会责任债券原则》(《Social Bond Principles》)可以作为相关分类的参考资源。随着行业和研究的深入发展,我们应期待这些文件能够持续迭代,以反映最新的认知与实践。

其次,应当建立一个更为客观的ESG评价体系。针对来自于不同行业的企业,应该结合行业特点,在具体的评价项目上各有侧重。传统能源行业在节能减排上的细微改变可能给它们在ESG评价上带来的效用要远超其他行业,这可能会打击其他行业企业改善自己ESG表现的积极性,而去选择“漂绿”来快速提升自己的在该方面的表现。

最后,ESG评级体系应该由虚向实。对于企业ESG的表现应当从考察企业“做没做”向“做的怎么样”进行转变。但这项工作并不简单。对于环境相关的信息,如排污量、碳排放量等,可以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考察,当面对企业在社会和公司治理的表现时,如何对企业“做的怎么样”进行界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ESG的评价体系能在该方面取得进展,那么对于减少“漂绿”现象将是非常有帮助的。

加强内外部监管

在ESG评级体系完善过程中,需要监管来减少“漂绿”的出现。首先,应该加强外部监管。外部监管涵盖的领域较多,比如有关部门强制的信息披露、对信息披露包含的信息量进行要求等。这些相关政策需要监管部门来推动,当前中国已经要求上市的国企、央企进行ESG信息披露的全覆盖。但是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这可能仍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对于一些体量较小的公司,过于严格的披露要求可能会成为企业经营的负担。

外部监管也应该加强对于相关信息的审计工作。比如对于碳足迹的核查、对于碳排放的审计,通过这些手段来减少上文中所提到的额外性和双重计算问题。这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可能需要建立区域甚至全国性的审计平台,保证信息共享来避免多重计算问题,保证披露信息的准确性。

另外,应当加强内部的监管,将相关信息的披露和宣传作为内部合规的一项要求。实现内部监管并不容易,需要公司所有的管理人员和员工对ESG理念深入的认识。这本质上是企业从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向ESG管理的转变过程,需要整个社会、市场、监管和经营主体多方面的努力。

结语

在ESG概念逐渐获得广泛关注的当下,“漂绿”成为了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这一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前ESG评价体系和监管的不足所导致的。然而,正如历史上许多初露头角的概念和流派,在经历了早期的摸索和不完善之后,总会逐步走向成熟。随着我们对ESG的深入了解、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增强,我们有理由相信,“漂绿”这一问题会被逐渐削减,甚至消除。

未来,ESG信息披露有望达到与财务信息披露同样的重要地位,并且被纳入企业治理的常态化流程中。正如财务信息披露经过多年的演进,成为了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做决策的重要参考,ESG信息也将为我们提供更加全面的公司画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社会、环境和治理表现。通过这种方式,企业不仅仅是追求利润的实体,还将成为真正承担社会责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在这样的格局下,“漂绿”的现象将被历史所淘汰,真正的绿色和可持续将成为企业和投资者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