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华富山工业园董事长胡海:墨西哥有望成为中国制造业全球布局的新据点
拉丁美洲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不可或缺的参与方,而拉美市场更是被不少出海人士称为“最后一片蓝海”,成为各大出海企业重点发力的潜力市场之一。那么,在这片距离中国大陆最远的土地上,正在发生着哪些变化?有什么独特魅力吸引着全球资本入局?价值链中各个环节存在着哪些痛点与契机?未来还有哪些发展潜力,又有怎样的局限?

2023年12月7日-8日,出海全球化顶级智库EqualOcean主办的「2023出海全球化百人论坛」(GGF2023)在上海长宁区圆满落幕。100+上台嘉宾、2500人次+到场观众,共同打造了2023年末出海方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活动。
其中,在12月8日的海外洞察论坛,北美华富山工业园董事长胡海、Klavi 创始人郑华、Solarever集团联合创始人兼大中华区总裁吴家芳、Tiendamia 中国出海业务负责人朱敏豪四位在“拉美是个值得关注的市场”的环节展开了热烈讨论,共同探讨了在这片距离中国大陆最远的土地上正在发生着的变化,以及该市场的吸引力、痛点以及未来发展潜力。
以下为北美华富山工业园董事长胡海先生的发言,经EqualOcean编辑后发布:
主持人、大家好。刚才主持人介绍拉美离中国很遥远,大家觉得很神秘不太了解,同时提到海上丝绸之路,大家看大屏幕我所在的项目或者机构叫北美华富山工业园,我们的位置在墨西哥。墨西哥似乎更遥远了,可以说是拉美,也可以说是北美,地位非常有意思。美国大家都觉得非常熟悉,从上海飞13个小时就到了,觉得美国没那么遥远;但是从美国转机一个小时就到的墨西哥,大家却觉得墨西哥好像在月亮上,非常遥远。这可以证明,地理距离上的远近和信息透明度有关系。
我们在那边做工业园区,用容易理解的语言就是开发区。每个工业大国在海外都有本地投资、经营、管理的园区。日本开发商在中国上海的园区叫工业团地,韩国人在海外投资,他们主机厂带着一群零部件供应商也都有工业集聚地。我们在墨西哥开发的工业园,主要为中国出海的制造业在全球进行产能布局时提供制造业的基础平台,每个企业不需要到海外单打独斗、从地主手上收地做起,而是像在国内开发区一样,由我们园区来解决。中国人运营管理的开发区,给入驻的中国企业提供中文的一站式服务,解决他们所有的后顾之忧,这是我们在墨西哥做的事。和前面讲的电商、互联网、金融赛道稍微有点不一样,很高兴有机会给大家做介绍。
Tiendamia 中国出海业务负责人朱敏豪:今年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第十年,拉丁美洲在近这几年也迸发出非常大的魅力;然而,拉丁美洲的文化或者当地的风土环境和东亚地区非常不同,尤其是和国内创业生态非常不同。请问您对于在拉丁美洲的创业环境、营商环境,以及当地消费者的习惯有什么看法?在您的经验当中对商业文化有什么理解?
讲到商业文化,我先介绍下我所在的国家墨西哥和我对拉丁美洲文化等理解。我是八年前去了墨西哥做项目,当时我也和大家一样,一点不了解墨西哥,唯一的印象就是来自于新闻媒体、好莱坞电影和电视剧;著名的美剧《毒枭》看的我心惊肉跳,我甚至考虑能不能买个保险保障我在那边的安全。
当时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后来把这个概念延伸到拉丁美洲,定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衍伸,其实和拉丁美洲的殖民文化有关。西班牙统治拉丁美洲三百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西班牙在那里建立了新西班牙帝国,首都在墨西哥城,除了巴西之外,讲西班牙语的都属于当时的新西班牙帝国。菲律宾也是属于新西班牙帝国的领地,所以菲律宾和拉丁美洲借助墨西哥太平洋海岸线上的港口就形成了贸易物流;当时非常著名的西班牙大船,把拉丁美洲的银、铜等资源运到菲律宾,然后从菲律宾进入中国,而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等传统商品也通过航线卖到拉丁美洲,并进一步通过这个港口发展到中美洲、南美洲,形成海上的丝绸之路贸易。
中国和拉丁美洲不管是文化还是贸易联系,可以一直追溯到15世纪、16世纪初;拉丁美洲一直是中国传统的地缘关系密切的地区,墨西哥也是中国投资和贸易介入拉美的重要中转站。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是巴西,第二大贸易伙伴就是墨西哥;墨西哥这个国家有1.3亿人口,国土面积是中国的五分之一,历史渊源上来看,美国和墨西哥之间是又爱又恨的关系
我们当时去的这个地方尽管听起来很可怕,但是过去主要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全球最大的市场在美国,而中国又是世界工厂;制造中心产生的产品实际上是为全球服务的,那么从产品的制造和全球营销的趋势来看,一定需要把制造中心向市场中心靠近,这是客观规律,这个规律可以从英、美、日、韩等所有的全球品牌在中国设厂得到验证。如此看来,我们认为中国企业一定有需求,只不过是发展阶段、国际化程度、市场营销、人才队伍的成熟发展会有一个过程;我们2015年准备干这件事,2016年就在当地买了十平方公里的土地。
讲到文化,到了墨西哥发现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墨西哥贩毒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媒体上的报道以及和美国之间的问题其实都是基于毒品;而所谓的暴力和安全问题都有非常特殊的行业特点,和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以及我们投资建厂没有联系。美、墨、加三个国家于1994年签定了《北美自贸协议》,前两年升级为美墨加协议,规定这三个国家成为一个关税区,就像上海和杭州产品自由流通没有任何关税一样。这个协议的签署,促使美国制造业向墨西哥转移,因为墨西哥的工资是美国的十几分之一,而且一定条件下没有关税,所以墨西哥就成了美国制造业的后花园。
在这个背景下,有了我们的园区,这也给出海墨西哥的中资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所有的基础设施需求、第三方专业服务、法规工会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园区平台解决,中国企业进去以后直管自己的获取订单、招聘工人、组织生产就好了,这就客观上方便了带动了中国企业到那边投资的热潮。这几年这股风潮越来越热,就像前几年的越南一样。我们的园区,让中国企业尝到了贴近市场扩大份额的甜头,让北美、墨西哥、拉美看到了中国制造业的水平和实力,因此得以吸引更多的中国制造业。我们2016年刚到那里的时候,统计中国到墨西哥的投资存量只有区区6-8亿美元,现在来看,仅去年一年都达到了十几亿美元。
Tiendamia 中国出海业务负责人朱敏豪:北美华富山工业园坐落在墨西哥北方第一大城市蒙特雷,中国企业在墨西哥投资建厂也是如火如荼。有一些观点认为墨西哥有取代东南亚或者东亚制造的趋势。您是怎么看待这个说法的?您觉得墨西哥有什么机缘或者内在逻辑能在全球供应链格局当中脱颖而出?从您的观察来看中国制造业工业出海到墨西哥有什么机会吗?
我认为墨西哥并不能完全取代东南亚。墨西哥最近几年吸引中国企业去投资形成的热潮,更多是基于中美贸易摩擦和美国的去中国化大背景,使得中国企业本已启动了的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提速。而东南亚距离中国很近,既能把产品在那边制造出来卖到美国,也能卖到欧洲、非洲;且东盟本身有6亿多人口,是一个大市场,东盟10国也有自贸协议,所以对东盟区域的辐射和对欧洲的辐射是墨西哥不能取代的。
墨西哥独特的战略位置,处于中美、南美和北美之间,它离美国很近,像我们所在的城市蒙特雷,是墨西哥第一大工业城市。同时它和拉丁美洲其他国家是同宗教、同语言、同文化,都拥有西班牙的统治历史,在古代都是印第安民族文化,所以更容易做生意。并且,它和中南美洲国家有各种自贸安排,贸易通道畅通且经商文化也是相通的。企业在一个国家落户进行区域辐射,需要相对综合的选址,如果不能兼顾最南端的巴西,和最北端的美国、加拿大,选在中间是比较合适的。
东南亚对于中国出海企业相对容易一点,地理很近、文化很近、饮食习惯非常相近,你在泰国、越南感觉和中国南方差不多,但是到了墨西哥、南美就非常不一样了。中国企业的出海可以从易到难,东南亚离的近,遇有什么问题,零部件、国内技术团队支援都非常方便,所以这可能是第一步练兵;但是第二步,当企业想进入美国市场,按美国所谓的“近岸外包”,一定不能选太远的地方,国际化的路要一直走下去。
Tiendamia 中国出海业务负责人朱敏豪:有一句流传非常广的一句话,“墨西哥这个国家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您在墨西哥深耕很多年,怎么看这个国家整体的宏观状态?刚才提到很核心的一点,在墨西哥很多中国企业出海是冲着美国去的,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墨西哥主要是靠外资支撑起来其工业和出口经济,美国在墨西哥投资占全部外资的50%以上。前几年,中国制造业的投资非常少,比重几乎可以忽略。我们都知道中国是全球的制造工厂,在中国从加入WTO以后,很多年间我们都是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但是这几年发生了变化。现在墨西哥是美国第一大伙伴,中国落到了第二甚至第三位,这是这几年的巨大变化。但是,中国企业现在壮大了,开始探索资源全球配置,即使没有这些百年未有大变局,中国企业也将像欧美、日韩等企业,在全球布局产能插上“中国制造”或者“中国创造、全球制造”的旗帜。产品的研发、资金、品牌是中国的,但是产品的生产不一定非要在苏州、浙江生产,客户喜欢快速交货、看得见、安全可控,那么我们就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生产,同时考虑资源怎样最高效的利用,实现效率、成本、服务的有机融合。
最近几年,中国企业不局限于墨西哥、拉美,开始走向欧洲、中东,其实这都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几年向全球布局的热点。刚才谈到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等北非国家包括埃及,也都有中国的海外工业园区,未来将成为中国创造走向全球的布点。
Tiendamia 中国出海业务负责人朱敏豪:刚才讲到团队的本地化、本土化问题,我非常感同身受。在拉美这个地方,它的文化、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经营企业碰到的人和人之间的问题,跟国内或者东亚完全不一样。不知道您在出海拉美过程中,有没有间接或者直接的感受?以及在本土化团队搭建或者人才全球化方向上有什么心得体会或者经验可以分享?
首先,出海企业一定要尊重本地员工文化,尊重人格,入乡随俗。我们看到,园区很多成功的中国企业做的好的一定是本地化;我们通常建议企业要派个总经理来,把总部的战略、业务计划、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带过来,但是最多不超过三个人,即总经理、财务总监和负责产品质量的工程师,我觉得这就足够了。虽然墨西哥法律规定外国人可以占到10%,但其实越少越好,这是尊重文化、管理本地员工的成功经验。
第二,用本地人管本地人。前面嘉宾谈到,中国团队和海外本土员工的理念和文化背景不一样,你说的和他理解的相差很远造成冲突,而且执行不到位。
第三,尊重宗教,不谈政治,同时要注意和工会搞好关系。中国可能不存在工会问题,然而在国外,除了大家谈的合规问题,在很多国家工会力量很强,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工会流派,你要选友善的、帮助资方服务或管理员工的工会,以及和所在社区搞好关系,这个非常重要。
Tiendamia 中国出海业务负责人朱敏豪:展望2024年以及未来,您觉得出海拉美还有什么机会或者投资点?对于未来对拉美市场有更大兴趣的出海创业者,有什么过来人的忠告吗?
我所在的墨西哥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出海的热土,在最近一至两年之内形成热潮,我的判断,这个热潮还会持续五年。在墨西哥市场,不管是华人还是中资企业,相对于美国、欧洲、东南亚人来说少很多,竞争不像中国和其他区域那么卷,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是一片非常好的蓝海市场。我建议大家不妨飞十几个小时去看一看,中国企业在那边大有可为。
关于「出海全球化百人论坛」(GGF)
「出海全球化百人论坛」(GoGlobal Forum of 100, GGF)由EqualOcean和「出海全球化百人会」主办、每年6月份在深圳、每年12月份在上海举行,每次大会为期2-3天、参会规模2500+、总监级参会者占70%左右,是出海全球化方向规模和规格最高、最受关注的行业大聚会。GGF2024-深圳大会预计在6月中旬、GGF2024-上海大会预计在12月上旬举办,欢迎联系EqualOcean的工作人员了解合作方式。
关于EqualOcean
EqualOcean是一家专注于服务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帮助海外公司或机构把握中国发展机遇的新型智库与核心资源链接者。以"连接中国与世界为使命",EqualOcean的核心优势是拥有业内最强的团队、连接官方和民间、打通科技互联网和"传统行业"、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全球资源网络。
成立于2018年11月,EqualOcean旗下目前有业内头部的媒体、智库、社群组织、活动等产品,提供中英文深度报道和分析、全球化战略咨询、海外市场研究、出海标杆研学营、海外游学营、出海大会、出海闭门会等服务。对EqualOcean产品和服务感兴趣的朋友,欢迎联系EqualOcean工作人员。
EqualOcean中文站:https://cn.equalocean.com/
EqualOcean英文站:https://equaloce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