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院长任颋:了解跨文化的复杂性,企业才不至于“瞎出海”

China&Chinese 作者: EqualOcean 2024-07-04 23:15

2024年6月26-27日,由出海全球化新型智库EqualOcean主办的「2024出海全球化百人论坛」(GGF2024)在深圳机场凯悦酒店成功举办。136位上台嘉宾、3000+人次到场观众,共同打造了2024年中出海方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活动。 在6月26日的“专家学者纵论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大战略"圆桌讨论中,复旦大学西班牙文系教授程弋洋、中央财经大学可持续准则研究中心主任刘轶芳、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院长任颋、俄罗斯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吴东方共同带来了真知灼见,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学者余文琦主持本场论坛,以下为任颋的发言:

1

大家好,我是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的任颋,非常高兴受EqualOcean邀请,来跟大家作交流。汇丰商学院本身座落在深圳,是一个办学非常国际化也非常结合中国实际的一所商学院。我们在高等教育出海领域也做了一些事情,主要是在英国牛津郡开办了英国校区,所以说在出海方面也有一些探索经验,希望跟大家进一步交流。

从产业经济方面来看,我们的出海理念经过了一些阶段性变化。5年之前,我们谈的是“企业走出去战略”。更往前一点来看, 2001年中国加入WTO,我们讲的是“全球化战略”。“出海”这个概念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拿出来也就是最近这几年的事情,特别是2023年以来被提及最多。

谈到“走出去”和“出海”,大家脑海里会浮现什么样的场景?就我来讲,“走出去”可能指的是针对某些特定的企业。一些头部的企业承担了国家战略任务,或者说它有自身的独特优势,比如TCL、华为等。讲到“出海”我们脑子里会想到什么样的场景?可能更多的是想到“千帆竞渡”的情景。所有企业——可能是中小企业,可能是民营企业,可能是各行各业,更多地从自身商业或者市场机会探索的角度,在寻求一个“走出去”或者是“出海”的机会。“走出去”在英文里边就是Go Abroad或者Go Global,“出海”这个词没有英文对应,我们站在中文这个语境下看这种形势,我觉得就是一种“千帆竞渡”的状态。

任1.jpg.jpg

第二个问题,“出海”为什么来到了中国企业面前?工业革命以来,真正掌握“出海”条件的国家或地区其实并不多。工业革命在西方兴起,从欧洲到北美,基本上以西欧、美、加,后来也包括大洋洲的澳新等地区为主导经历了几百年。在二战之后,产业的趋势是往东亚进行了一定的转移,首先是日本,以及当时并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它们承接了产业转移,成功进入了发达经济体的行列,也实现了产业和投资的全球化布局。

接下来就是中国,特别是大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接力棒以后,我们通过自加入世贸组织后20年的积累,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达到相应的高度以后,具备向海外、向全球出海的机会和能力。这种能力是以企业走出去作为引领,现在进入到千帆竞渡的形态,所以这就是我们现在能够观测到的一种趋势。

就北大汇丰商学院而言,我们相当多的学员和校友都拥有非常成功的企业经营经验。我发现在学员企业里边,“出海”这个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这几年,各行各业都在探索“出海”。当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出海”讲的就是一个全球市场,原来这些企业做得成功是在国内市场,有一套非常完善的打法。这些打法都是既有的基础,在开拓新市场的时候也应该把这些做法复制出去,运用到新的市场。但是由于是全球化的运营,所以它会叠加跨文化领域这一重要的复杂性,在原有的打法上必然要叠加跨文化的研究和分析,这需要根据每个具体的市场特征进行具体分析。这可能涉及多个层面:大的层面可能是意识形态,再往下可能是制度,然后是法律、习俗,最后到个人的行为习惯,这是一整套非常复杂和立体的分析流程。

任2.jpg.jpg

即使在国内市场,当我们异地经营时也需要考虑区域文化差异带来的商业影响。比如说南方人到北方去,你尚且要了解北方的习俗,包括消费者、供应链,等等。更何况你去的是一个异域文化环境,背后又代表了文明的传统,都有自己独特的差异性,整个背景体系非常复杂,所以需要做一个非常深刻的、系统的研究。刚才李双总讲到“瞎出海“,我相信就是由于不了解市场导致“瞎”的状态。

而进行跨文化研究,恰恰就是出海最重要的基石,这不是一个个别的问题,而一定是系统性的问题。其实80年代西方市场经济体的企业来到中国时,他们也做了大量的研究,这种跨文化分析是有现成的方法论的,我相信也要被当前中国企业去学习和吸收以后,再转化为我们自身“出海”的武器。